其實長島是我心中一直想去的一個地方,前年的五一我們家就準備去那里,為此我當時也做了不少準備,可后來老公和孩子都有咳嗽最后不得不放棄。這次大家一起討論去哪里玩時,我們也曾提議過這個地方,但對方認為沒有意思所以未被選中。突然間又成了我們自己的獨行,老公幾乎是在第一時間內做出了更改目的地的決定,大連酒店的情況讓我一直擔心那里游人太多,而且因為女兒后3天有活動,4天我總覺得游玩大連太匆忙,所以我馬上同意了老公的建議。因為我老的機器被病毒感染,所有過去收集的有關長島的信息都不復存在,長島旅游憑著記憶我在新機器上很快進入了長島漁家樂的網站,并且馬上電話聯系了網站上的第一家,對方告訴我們只能安排29日一晚的住宿,我們答應晚上七點半前一定給他最后答復。在之后20分鐘不到的時間內,我用最快的速度收集著有關當地的旅游信息,因為時間有限我只找了有關去長島的路線以及長島和蓬萊的信息,后來的事實證明有準備和沒有準備的游玩差距真得很大,這是后話。
仙境長島是我心中一直想去的一個地方
后面的路程十分順利,我們按照前人路書的推薦路選擇全程高速,而沒有聽從GPS的提示走國道,雖然路程多了100多公里,但開起來省心,特別是最后的烏威高速幾乎無車,開得那個痛快,兩個人輪換開著900多公里的路程倒不覺得有多累。中途在濰坊休息站加了97號汽油,趁老公加油時候我和女兒四處逛了逛,在這里休息的人很多,上廁所排隊,不過賣食品的點很多,所以不用等什么時間,看見很多人買一種青蘿卜吃得特別香,忍不住也買了一個,咬一口甜沒有感覺到,辣得受不了。買的老玉米味道不錯。為了趕時間餓了基本都在車上吃的。下午2:37終于下了從蓬萊西下了高速,3點多就到碼頭,經過驗車等手續,3:25車和人都上了開往長島的輪船,一路除了睡就是吃的女兒也精神煥發地進入她的活動期。
站在輪渡的最上層,秋意濃郁的海風讓人覺得有點冷,陽光似乎無法給人太多的暖意,但卻照得海面波光淋漓,讓人頓感神清氣爽。因為不是那種晴空萬里的天氣,所以天藍得不夠透徹,云飄逸的不多,但海就是海,它的氣概所帶給人們的震撼絲毫不受任何的影響,依靠著欄桿我們盡情地感受著海的魅力,偶爾遠處飛過幾只海鳥、駛過幾艘快船都讓我們興奮無比。每次外出都只有高興一個表情的女兒這次卻多了幾分深沉,看著她安靜地坐在那里在本子上寫著、看著她在霞光中依欄而立望著遠處的海不知在想著什么的時候,挽著老公的胳膊在一旁欣賞風景的我心里突然多了一份欣慰,吾家有女在長大的感受油然而生。
長島終于到了,不是想象中的那種原始島嶼,遠看過去竟然是樓房林立,儼然一個小城市,這點讓我有些意外。漁家樂的小哥如約在碼頭等我們,另外一輛山東的車也是他的客戶。跟著他的車我們開始了長島的第一段行程。因為是島所以馬路上下坡路很多,島上馬路不寬,但因為人少車少所以依舊感覺很空。到了目的地,感覺像是一個大家庭而不是旅館,這倒是我喜歡的。簡單放好東西我們決定外出逛逛,本來還打算去看個什么景點,可已經5點多,房東告訴我們景點馬上都會關了,所以目標就成了海鮮市場。走在馬路上發現雖然不到六點可基本上見不到什么本地人,遇到那些在路上逛蕩的人們一看就知道是和我們一樣游客。真是冷清的馬路、冷清的街道,我在想:難道這個島上住戶很少?這些建筑都是為了接待游人?在一路詢問下終于找到了傳說中的海鮮市場,萬輝大廈門前的小馬路就是市場所在地,一筐筐的螃蟹、蟶子、小海魚等,相貌很一般,不似北京的海鮮光亮個大,但后來我終于明白這其貌不樣的海產品味道絕對不輸北京,因為它們都是漁民直接從海里打撈上來的,而不是養殖的。一問價格我基本覺得沒有任何還價的必要,螃蟹、小黃花魚。據說往里走還有賣海星、海膽和海參的,但我和女兒都感覺有些餓了、也感覺有些累了,所以不想繼續逛這個市場而是要求直接回住處,對此老公有些不滿足,卻也依了我們。山東長島漁家樂回去把買的東西交給老板娘,我就直接躺床上休息去了,老公則是和其他房客聊天并直接進廚房觀看我們的晚餐制作過程,當然還負責指導,沒辦法他能在車上睡好的優點讓他比我有精神頭。聽到老公那聲‘可以吃飯了’的叫喊,我和女兒幾乎是沖出了房間,餓的感覺不好受,可也不愿意用帶的零食充饑而放棄吃海鮮的機會(其實還是吃了些)。
這次上島發現街上豬肉、蔬菜、水果等供應充足,雖然品種無法與北京比,但量夠,所以晚餐除了扇貝、鲅魚等,蔬菜也不少,主要是黃瓜。我們那小黃花魚外加我們給的一個西紅柿做成了一滿盆鮮美可口的湯,8個螃蟹最后是無力吃完(加工一道菜收4元加工費),不過山東的大饅頭讓女兒吃了個夠,外加棒子粥,拿出我們自己帶去的醋,晚飯吃了個肚兒圓。老公本來還建議晚上繼續外出逛,可考慮到明天7點就要趕到海邊出海我們還是決定休息。在網上知道這里都是太陽能燒水,所以擔心晚了沒有熱水,吃完飯馬上開始洗,這個時候也發現了住漁家樂最大的麻煩,淋浴在廁所倒也還能接受,但水量很小,也基本沒有什么地方好掛衣物等,因為這里的夜晚相當涼爽,估計這樣洗下來人會被凍病,所以放棄洗澡的念頭,簡單的洗了一下后上床休息,真是累了。女兒白天休息最好,所以沒有睡覺,看電視后還做了30分鐘數學。半夜要上廁所發現外面的燈都被關了,好在自己帶了手電,所以也懶得找開關,回來倒頭繼續大睡,一覺醒來到天亮,迷糊中知道房東很早就起來做早飯了。
船終于開動起來,突、突的馬達聲并不讓人覺得厭煩。剛駛出碼頭不久就是一大片養殖區,海面上隔不多遠就有一座建在漂浮木排上的小木屋,顯然是養殖人的居住地,最有意思的是在那樣小的地方,我們還在一座小屋前看見了一條小狗,真是一條不怕海浪、不會發暈的小狗,只是在那生活它連跑的可能性都沒有,如此下來這條狗最后會不會只會跺步了?可能還是晃悠著跺著走吧?離碼頭越來越遠,山頭的風車在視野中越來越小,船在海中向前行駛著,到了海水深的地方還停下來撒網,拖著網船行不久又開始往上收網,看來送游客的這路上漁民依舊不會放棄打魚的機會。開船前和碼頭工作人員聊天時了解到,這里對組織出海游玩是有嚴格限制的,所有載游客的船都必須經過檢測,只有這種駕駛倉外是白色的船才可以載游人出海,其它的那些蘭色船的船齡都在十年以上是不允許開展栽客出海旅游活動的,而且每個假期每條船能出海多久好象也有規定,至于我擔心的大風問題,他們笑曰:他們都會聽天氣預報,長島旅游網只有氣候合適的時候才會出海,否則可不敢開玩笑。每位游客上船都被要求馬上穿好救生衣,一路航行感覺很好,但遇到大一些的顛簸我還是有些緊張,只有緊緊抱著老公的腰心里才塌實,女兒和老公兩人卻是一直未有懼色。
在經過一片片海域和一些小島后,我們到了第一個游玩地點:小黑山島的寶塔礁。船在一大塊礁石前拋錨靠岸,抬頭望去島上有一座燈塔,還依稀可見一些草從。不少人下船就開始準備釣魚,雖然我還沒有感覺到島上能有什么風景,但心想不管怎樣先爬上去再說。當沿著一塊塊石頭爬上小島頂部時,我呆住了:天啊,太美了!我們都情不自禁地大叫起來。誰能想到那光禿禿的礁石后面竟然掩藏著這如仙境般美幻景致?漫坡都是齊腰深的蘆葦,海風一過蘆花隨風而舞。蘆葦的盡頭是一片險峻的懸崖峭壁,更遠處還有一座孤獨的礁石屹立于海水中,形狀宛如一座燈塔。初登此島我以為因為島上那座人建的燈塔這里被命名為寶塔礁,可現在我想這個島的名字一定來源于那不知已經經歷了多少風吹雨打的礁石。大叫幾聲后,我們一頭沖進蘆葦從中,盡情地擁抱著這美景。我把一大片蘆葦攏在胸前細細看著,其中夾雜著的少許其它不知名的花草也一樣讓人喜歡。這些生長在這荒無人煙的平凡植物卻因這片空凈而多了一份脫俗的氣質,在這無人居住的島上,站在這密實的草從中,我絲毫不覺得這里有荒涼、寂寞的感覺,或許是它們生長得太茂盛、太緊密,所以他們不會有寂寞感,所以看到如此有生命力的它們我感受到的也是大自然的活力。當時真的不愿意離開,就想一直站在這幾乎看不見什么人的草中?;貋砗罄瞎粗谶@里給我照的照片說我笑得太開心了。是的,至今我想到那大片的蘆葦臉上依舊會自然地流露出愉快的笑容。繼續前行,看見了蘆葦從中的一塊大石頭,靜靜地坐在上面看海、聽風,還有那時不時傳來的海浪拍打著巖石的聲音,偶爾駛過的漁船在這座島邊顯得好小,對面島上的風車雖不十分清晰,但卻可見它們在風中轉動著的身影。天空其實是沒有陽光的陰天,可我的心里卻是一片愉悅。前面的懸崖峭壁顯然吸引著具有冒險精神的老公,他很快站到了那伸向海中的巖石上,然后興奮地招呼著我們趕快過去。我起身不久女兒也坐到了一塊大石頭山,我走了很遠回頭一看:蘆葦從中有一塊淡黃色大石頭,穿著白色運動服的女兒安靜地坐在上面,正埋頭在筆記本上寫著什么。那一刻我不想叫她,因為那真是讓人陶醉的畫面,晃動的蘆葦,堅實的巨石,青春的少女,周圍再無他物、他人,我想女兒一定也是沉醉在了其中吧。
走近小島這盡頭,才感受到這一片礁石的險峻。站在那幾乎是筆直的峭壁邊,探頭朝下一看卻是一堆亂石浮現在海水之中,一波又一波的海水涌向這些礁石,形成層層浪花,也許沒有了任何植物,也無法看見任何具有生命力的活物,望著那礁石、那海浪我心中突然有幾分森然、恐懼感,我不再多看下面,還是遠眺海面的感覺讓我更舒服。
我知道踏上那片巖石一定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所以雖然有些膽怯,在老公的幫助下我還是爬上了那塊突出去的巖石上,但我實在沒有勇氣像別人那樣站起來,也不敢再往前走去感受更多的驚險??指叩男睦碓僖淮纬霈F,我看著四周的陡峭心中開始發慌,我知道我應該克服這種心理,但最后我還是放棄了,我大叫著要回去,老公趕緊又一路把我護送回去,女兒則是對我的這番行為大笑一通,本來我想讓女兒小心為好,可最終沒有出聲,我不想因為自己的恐懼讓她也變得膽小,我知道在這方面她隨老公,比我大膽,這不是壞事。在這里遇到一位穿著高跟鞋的大膽女士,她顯然被眼前的景色所感動,一個人在那里不停地說著:“太漂亮了,太漂亮了,比九丈崖漂亮太多了”,相對我的膽怯,這些女士卻是敢于邁向任何一個可以邁過去的地方,結果倒是讓我們看著倒吸涼氣,生怕那鞋跟一個不穩把她摔下去,畢竟從這摔下去幾乎沒有活著的可能性,不過她依舊如故,最后還請女兒做她的模特好讓她照相。離開了這片危險區,在回程中我們又一次撲進了蘆葦之中,最后在依依不舍的心情中我們下到了水邊。發現其他的人早已經釣得如癡如醉,于是我們也馬上投入了釣魚的行列中。
女兒簡單地拿了根漁民為游客準備的魚桿:一根破舊的小竹竿,頭上纏根魚線,然后是魚鉤,我當時想這設備能釣到魚?實踐證明我犯了“以貌取人”的錯誤。我和老公用的是我們帶去的魚桿,但問題出在過去這是在魚塘里掉魚用的,所以魚墜等的長度不如那些土魚桿合適這片海水。女兒的簡易魚桿最先掉到了魚,我們卻遲遲不見動靜,一位領隊者告訴了老公這里的水深和魚的情況,做了一些調整后我也釣到一條小魚。其實釣魚快樂的是過程,所以我們依舊快樂地釣魚,每當有人釣到魚,大家都會高興一陣,一個多小時過去老公沒有開鉤,接我們的船來了趕緊收拾煙臺長島,結果因為人多沒有上去,只好等下一條船,不料我們卻在這并不算太久的等待中找到了不少樂趣。

船剛靠碼頭我就知道這是個比較大的島,已經一點多碼頭上還有一些剛回來的漁船在整理自己成果,碼頭上不少廢棄的小魚,終于明白為什么長島那小黃花魚那么便宜,還有一輛裝滿小魚的拖拉機,老公說應該是做肥料用,一問才知道這些小魚是準備做魚粉用的。整個碼頭海腥味十分重,游人中有個別幾乎受不了這個味道,不過對于喜歡聞海味的我卻沒有任何不適感,只是這個碼頭真有點臟亂的感覺。從碼頭就可以看見不遠的村落,走近一看感覺還不是個小漁村,估計怎么也有上百人住在這吧,在進村子的路上,知道我怕蛇,女兒每見一處菜地或有植物的地方就問我是否敢進,因為按照我的性格,我是最喜歡往這種地方鉆的,但在這里我只走在光禿禿的路中間,不敢去碰任何有草有樹的地。我們被帶著往海邊的一座看起來并不怎么高的山走去,我們爬的這面朝陽的山坡上滿是在北京最常見的松樹,所以在我的眼里沒有任何特色,也許上午太興奮,一路上大家都顯得有點懶散。上到一座小屋前大家都要求停下來,原來這是龍爪山的售票處。說實話剛才在爬山的路上看見寫在巖石上的什么龍爪山公園那一行相當難看的字時,心中很有些懷疑這的風景,進入入口發現這后面就是大海,一巨型紅褐色的巖石倒是有些氣勢,在這巨大的天然石面上又人工立了一石頭上書“龍爪山”,面對大海觀望了一下才仔細看右手邊那臨海的龍爪山,發現與陽面的山勢截然不同,應該是千百年海風吹蝕的緣故,這邊的山基本都是陡峭的巖石,山腰處有一條供人行走的棧道,站在這里只可看到這一側的山崖,雖然感覺好了不少,但景色遠不到打動人心的地步,難道這就是我們下午要游玩的地方?會不會好的風景又被這側山崖所掩蓋,想到這突然有了一探后面風景的欲望,于是不再站在這巨石上觀風景,而是沿山邊的石階而下走向那棧道。剛步入棧道就感到習習涼意,原來有水從頭頂上的巖石縫中滴下,依舊是褐色的巖石,人行走其中感覺有些遠離了現代,回頭再看那些還站在石頭上的人群發現以為不遠的距離卻已經將那些人縮小了許多,心中不知覺涌出幾絲歡快,剛才的失望在漸漸消失。沿這側不長的棧道走到頭,抬眼一看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或許就是為了讓人驚嘆,所以剛才那側山壁才故意把眼前這讓人心曠神怡的景色遮掩???呈現在我們眼前是遼闊的海洋,陽光下的海水由遠而近變換著色彩,到臨近海邊的巖石時又轉身變為一群嬉戲的浪花不斷地和大小不一的礁石歡快地玩鬧著,這里的海如此純凈,突然讓我想到了圍州島那里的海。棧道在陡峭的山崖下繼續向前延伸著,海風把我們剛才上山時身上積累的燥熱全部驅散一空,面對這海、這山、這片陽光我的心中空靈一片,那一刻真得沒有什么思想,只是靜靜地看著、看著。。。。。雖然同行的人不多,可我覺得在這里最好只有家人,一點的其它聲音和身影好象都會破壞我眼前的景致,放過后面追趕上來的游人,我又靜心觀賞起來,突然發現眼前的巖石美麗無比,淡黃色、淡褐色。。。一層又一層色彩不同的巖石緊密地挨著構筑起蜿蜒的巖石斷層面,什么畫家能畫出如何和諧的色彩呢?我努力地看著這細膩的巖石層面,并用手輕輕地去撫摩著,只想把這或許是億萬年的風雨杰作刻在我的腦海中,舍不得讓它們從我眼睛里離開,于是讓老公從各個角度去拍攝這讓我有些癡迷的巖石層,卻發現沒有辦法能完美地把它們留入在那沒有生氣的平面中,突然有些感悟或許這就是自然的吸引所在,任你人類如何聰明也無法拷貝出它的魅力。終于安心地放棄了拍照的念頭,離開時只在嘴中貪婪了一下:“我要能把這段巖石帶回家該多好?”。棧道并沒有一直延續到底,最后的一段行程我們是在海邊的亂石中穿行,卻也是別有一番情趣,這的許多石頭竟然是粗玉,長島漁家樂旅游一些大的石頭隨意交錯著也不時形成個門洞等一可由著人想象的景觀,到了最后終于有峭壁阻止了我們腳步,于是轉身向山上攀爬,卻聽見海在留客,聲聲海浪越來越急,于是又停下來轉身看了好一會的浪花拍石才調頭走開。
又回到長滿松樹的山坡,這次是在樹叢中行走才發現滿山的松樹下竟然全部是野菊花,可惜眼下全是花苞,如果再晚半個月豈不是滿山黃菊?該是何等的燦爛?我幾乎都看到了那一切,我抑制不止心中的激動告訴老公和女兒這里未來的景色,嘴里不停地說著:“要是晚半個月該多漂亮?。 毕碌缴降孜覀冇值搅舜迩f的后面,我們繼續繞山而行,這次我心中沒有任何懷疑,我相信前面一定還有美景在等著我們,事實也的確如此。
步行不久我們到了龍爪山的另一側。這邊沒有剛才那側那樣野味十足的棧道,而是在山腰底、海邊修了一條供游人行走的小路,剛轉到山的這側就可看見不遠處有一座大礁石,一座鏈橋將那礁石與這邊連接起來,已經有不少人在海邊的淺礁石灘上玩耍,海水一波又一波地沖向那一片黑色的石灘上,引得游人陣陣歡叫聲。不過想由礁石底爬上那座大礁石很難,礁石底部很陡很滑,看來要上那礁石只能過那座橋。我這邊還在琢磨著這些,抬眼卻不見了老公他們,趕緊往前走幾步,發現山邊有一小洞,老公已經開始叫我進去,入口不大,進去卻發現是別有洞天,里面空間很大,最讓人驚嘆的是山洞底下與外面的海連通著,而且正前方的山體是一線天,站在洞里透過那條不算太寬的縫隙可看見外面的天空和海面,海水從外面通過這狹小的通道涌進時會在山洞里形成不小的海浪,所以想依著欄桿照相必須把握好時間,否則那高過人的海浪一定會把人淋個透濕,這真是給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感受。出了山洞沿階梯而上,走到礁石島的正側面才發現這座礁石的特色,礁石的前部是一個天然的大圓洞,宛如人工園林中的圓形拱門,不過要過這個石門需要點勇氣。必須沿著礁石中腰那不寬敞的石頭往前走,然后下到石門的正下方那塊雖然平坦卻孤立在海面上的礁石上,然后可以繼續踏著石門與礁石連在一起這一側的底部的石頭走到這個大礁石的后面,至于石門立于海中的那側只有看的份,沒有人有膽量或許說有辦法跨過去。無法抵擋這獨特的礁石的誘惑,我過了橋,雖然是懸空的橋因為距離不長所以基本沒有搖晃的感覺,這讓想看我笑話的女兒坡感遺憾,過去后本來就打算在安全的礁石上坐坐,可看著那門洞實在想近距離接觸一下,在心里給自己加了無數次油后終于小心翼翼地爬了過去,當坐在那塊石頭上時,自己心里還真有幾分得意感,回頭通過石門望著遠方的海,真是不可思議,不過十幾米的距離,可那邊的喧鬧就這樣被徹底地隔絕開了,這邊安靜地只有海水的聲音,坐了一會我還是放棄了繼續繞到后面的行動,沒有那個膽量。

回到了岸上,坐進了車里,我和老公都決定繼續住在長島,女兒因為肚子的問題決定留在房間看電視,我和老公決定開車環島游。買了張長島地圖,首先到了九丈崖風景區,因為已經停止賣票所以也沒有進去,在船上我們其實看到了它的背面,在周圍看了看終于明白為什么那位女士說無法與寶塔礁相比,如果單純在長島的景點中進行比較我想這里或許還是不錯的,但感覺與寶塔礁還是差距不小。又到月牙灣那里看了看,站在馬路邊的圍臺上,整個月牙灣一覽無余,這里的海灘全是鵝卵石,據介紹這些石頭很圓很有特色,所以幾乎游人都會在海灘撿石頭,目前已經呼吁大家不要把石頭帶走,否則來的人再多點,估計總有一天這里的石頭真得會沒了。覺得還是盛夏時節去月牙灣比較合適。我們開車繼續繞島而行,我干脆站在座椅上從天窗中探出身子,一邊看著兩邊的景物一邊用攝像進行拍攝,直到天色暗下來才停止。路上車很少,長島的夜晚安靜而詳和,直到又回到縣中心才多了許多燈光和聲音。

又是一夜好覺,清晨睜開眼發現窗外遠處是連綿的山脈,已經有太陽光從山后映向天空,近處的房屋和遠處山都還沉睡在黑色之中,只有天邊那一線云在晨曦中蘇醒過來,風車也在這微弱的光線中露出它們的身資,好一幅長島黎明圖。老公一下從床上蹦起來,拿出他的相機開始拍照,然后沖著我小聲說:“多美的景色!”

又上了輪渡,今天是一個艷陽天,所以天空很誘人,海面更是蔚藍一片,長島的一切都變得清晰無比,站立在甲板上我開始有些留戀這里,想著將來或許還會在來的。因為天空做美,在航行中海岸邊的蓬萊閣、遠處的山脈以及天邊的云層猶如海市蜃樓般浮現在遠方,讓人感覺不出是真是假。清晨的海風透著些須寒意,但我們依舊在甲板上流連著遠處的風景。蓬萊是絕對沒有長島那種安靜的感覺的,雖然我們到達蓬萊閣也不過8點多一點,但停車場里已經有很多車了。這里不賣單獨的景點票,只能買通票,而且學生證也享受不到任何優惠,這里的旅游局看來夠黑。拿票進去首先就是一個大湖,發現湖對岸也停了不少車,路邊是一群正在建設的仿古建筑,一看名稱知道是未來的水師附。在這里還不見太多游人,所以信步走著感覺還輕松。
這里有關于長島的游玩攻略,必須要了解的奧!
點擊鏈接 >>>http://www.yjldp.comhttps://www.yjldp.com/lvyou/ 長島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