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長島前做了功課,島上游有二條線,一條陸地游,九丈崖、月亮灣、烽山林海、仙境源。另一條線路就是海上游,從長島乘游船前往萬鳥島,猴磯島,大黑山島,廟島等多條海上航線。不巧的是我們上島時,碰巧受臺風影響,海上游停運2天了,一般來說,海上陣風到達8級,游輪便停航。因此,我們調整了一下時間,9月11日先陸上游,上午玩九丈崖,月亮灣,中午回旅店休息1小時,下午在民宿旁邊的烽山林海公園游覽。如果9月12日海上游仍不開通,我們上午在仙境源轉轉,下午出島,幸運的是12日一大早,民宿老板告訴我們,今天游輪復航,于是立即決定趕最早的8點30分游船海上游。早餐后老板用車送我們來到碼頭。
長島的客運碼頭和海上游碼頭是各自獨立的,來長島的最大愿望是看萬鳥島,但事不如愿,看鳥的季節已過(最佳時間是5一8月),前往萬鳥島的航線已經停運,我們便買了大黑山島和廟島的船票。一張船票200元,含導游服務。網上或找黃牛買每張可以便宜20元。

我們乘坐的游輪——海神15號

9月中旬,秋高氣爽,不冷不熱,是最佳的旅游季節,但島上的游客并不多,乘本次游輪的旅客只有20人左右。

開始起航駛離長島港,長島是一個海島縣,有32個島嶼與8700平方千米海域面積組成,其中有居民的島嶼10個。南長島和北長島是長島縣唯一相連的兩個島嶼,其他均為獨立島嶼。今天我們的路線是長島——大黑山島——廟島。

由南北長山島、廟島、大小黑山島、釣魚島、螳螂島等一系列島嶼圍繞而成的海灣稱為廟島塘,這里是天然良港,每當四周海面白浪排空時,這里卻風平浪靜,歐陽修有詩云:“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庇捎趶R島塘特殊的地理環境,這里非常適合海水養殖。

海上的一座座360度“海景房”是漁民養殖戶居所,用來看海的,就如陸地上瓜農的瓜棚一樣。


海面上一排排黑色的、紅色的浮漂是漁民用來養殖各種海珍品的,就像陸地上種莊稼一樣。稱為海上牧場,一般最上面的是海帶,中間是扇貝,海底是海參和鮑魚。由于其產量大,所以長島被稱為扇貝之鄉,鮑魚之鄉,海帶之鄉。






種植海珍品的船只


從海上遠望南、北長島




下圖是長島著名的陸地景觀九丈崖,稱其九丈不是說崖高九丈,它的高度為69.7米,已經遠遠超過九丈了,古人認為,萬物分陰陽,單數為陽,雙數為陰,九為至陽,比如一言九鼎,九重天等,所以用九丈崖形容它的高大。

遠遠望去可見九丈崖上的燈塔和珍珠門遺址標志。





釣魚島和海豹礁:釣魚島也叫擋浪島。是無人島,旁邊的礁石就叫海豹礁,每年的2、3月都會有大批的太平洋回游過來的野生斑海豹在礁石上曬太陽。


螳螂島也稱仙鶴島。仿佛一只臥在海中的仙鶴,拍攝角度和位置不同,效果也不一樣。

小黑山島和寶塔礁:小黑山島是個無人島,現在是漁民的養殖基地。因此周邊可見不少漁船。



一座寶塔拔海而立,這是長島著名的自然景觀——寶塔礁,寶塔礁真像寶塔一般,“突兀壓四海之氣魄,崢嶸如鬼工之神韻”。



大黑山島坐落在廟島列島的最西邊,面積約7.47平方公里。有6個行政村,是群島里的第三大島嶼。它還是一座火山島。




大黑山島在大約五百萬年前,由于劇烈的地質運動和火山噴發,巖漿形成的黑色玄武巖復蓋,所以被稱之為黑山島。

導游介紹說:大黑山島上北莊曾發掘出多處古墓葬,并伴有大量古代文物,經考證屬于6500年以前的母系氏族村落。在考古史上可與西安的半坡遺址齊名。真想像不出那時的人們如何在這個孤島上生活。


船到大黑山島???個多小時,上島后乘景區接送車,車行數分鐘后下車,經土島村,前往龍爪山地質公園。

土島村人口稀少,現67戶,186人



土島村里除了我們游客外,難得見到村民。路上導游說大黑山島是中國第二大蛇島,島上蝮蛇總數估計已超過1萬多條,蝮蛇有劇毒,但其藥用價值極高。導游反復提醒大家,不要走到草叢里,盡量走大路。


路邊的觀賞石榴,很漂亮,但很酸
土島村村民委員會

前面的這位灰色衣服的老人,今年84歲,步履矯健,總是走在我們前面。

龍爪山因山下的龍爪潭而得名,因遠望其如一方巨大的玉印,所以又叫玉印山。龍爪山有中國“大陸嶼”發育最典型的石英巖群,中國最大海蝕洞——聚仙洞,由于特殊的地質地貌,被評為國家級地質公園;

棧道修建于山崖腰間部。

這對夫妻送孩子到煙臺上大學后,一身輕松出來旅游。


海蝕地貌,奇礁異石。


龍爪山怪石嶙峋,黑色的玄武巖像一層層的積木搭建起來,堆積于海上。







石門:以前是三塊巨石橫在路中間,景區修建時將前面的一塊巨石撬開后便出現了這個三角石門。

將軍石:真可謂是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

崖壁陡峭,層層疊加如千層酥。







前面塌方,繞道上山。

沒有海島暗礁,哪來浪花飛卷激起千堆雪?


五百萬年前的地殼運動造就了今天的龍爪山,膠東半島的行程換來了與你擦肩而過。




層層疊巖像摞起來竹卷經書一樣,故名經卷崖。傳說八仙過海中的曹國舅成仙后不忘修身,來此定居,每日閱覽經書參禪悟道,所以給世人留下這滿山崖的經卷。





上山臺階,稱88級天梯:表達步步高升,恭喜發財之意。

忙碌的漁船成為海上的風景。


從88級天梯爬到崖頂放眼望向月芽狀海岸邊。
下山臺階共99級,中間有一平臺將其分二段,上面一段66階,象征著順利下龍山。下面一段33級象征發財大滿貫
下山后走向大黑山島的西端,有一個叫作石樓的巨礁。

這塊樓宇一樣的巨礁,孤礁突起,四壁如刀砍斧削,極陡峭險峻,與海面呈九十度,通過鐵橋與主島相連。當地人稱之為石樓。


聚仙洞被譽為“北方第一海蝕洞”,此洞高出海面20米,深50多米,入口較窄,里面豁然寬敝,當地人稱“聚仙堂”,傳說是當年八仙相聚的地方。因為怕蛇,我只在門口探頭看看,沒敢進洞。


過了聚仙洞沿臺階往上走通過仙人橋便到石樓。


石樓有二層平臺,據說當年呂洞賓和何仙姑在此下棋,因此石樓了還有一個名字叫“棋盤石”。



站在仙人橋,也有飄飄然的感覺,莫非真的沾上了仙氣
站在天邊揮揮手,風景這邊獨好!


石樓上有一天然通透的窗戶,隔窗望海也有一番情趣。



從龍爪山下到村口,有一對老夫妻賣無花果,5元錢10個左右,多汁很甜,這是上島第一吃水果。

在大黑山島港口處看見一座有中國石化標志的小房子,據說這個一座小加油站已有12年的歷史了,為島上居民及過往漁船加油。店主的名字叫王忠英,他的妻子叫于雙香,屬于中國石化煙臺長島公司第4加油站。

下一站前往廟島


一艘小船蕩在海上,孟浩然的那句詩“孤帆遠影碧空盡”非常應景呢。


??吭趶R島港的漁船


遠遠就能看到廟島上的顯應宮建筑

一上廟島碼頭,便見媽祖賜燈引航塑像。漁民們都供奉媽祖保佑出海平安。媽祖為救海上遇險者時不幸罹難,當時年僅28歲,尚未出嫁。因此這尊雕像是一個年輕女子。
廟島在宋代稱沙門島,為犯人流放地。宋宣和四年(1122年)福建船民在島上修建“天后宮”,又稱娘娘廟,供奉媽祖。明朝元年皇帝賜廟額“顯應宮”。廟島之名由此而來。

廟島曾是宋代流放犯人之地,也是八仙過海的發源之地。傳說當時島上犯人不斷增多,糧食有限,島上管事將犯人壓縮在300人之內,每多出8人就要被扔到海里。有8人事先選好路線,各自找好過海物體,在一個漆黑的夜晚,跳入海中游到蓬萊丹崖山下的獅子洞內。次日晨一漁民遇到8人,見是生人,漁民問及何處而來,8人答曰:從天上來,聞者以為神仙,便一傳十 ,十傳百,便有了八仙過海的神話。

廟島村以島為名,清道光年間,王姓與金姓從青州府遷至建村。

廟島村現有村民90多戶,200多人。以海洋捕撈和海水養殖為生。

顯應宮之所以建于廟島,是因為廟島形若鳳凰,其身北的燒餅島形如太陽,兩島相映,狀若“丹鳳朝陽”,屬上上風水寶地。顯應宮是北方最著名的媽祖廟,漁民船只在此避風休整,祈拜媽祖娘娘保佑海上風平浪靜,賜佑平安。幾百年來這里香火不斷。

進入大門右手廣場上陳列著甲武海戰的戰船殘骸及火炮。




顯應宮山門



偏院

站在顯應宮望向景區大門

穿過顯應宮的門洞是前殿,上懸“百谷王”匾額,系清朝康熙年間一些紳士捐款重修前殿時制作。

前殿之后是萬年殿,是人們朝拜媽祖的主要場所。

萬年殿內有臺灣國民黨名譽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的所提匾額。

壽身殿的對聯是林則徐所作: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

顯應宮內有3座媽祖,壽身殿供奉的是北宋年間的金面媽祖像,東邊莆陽殿內的粉面媽祖,來自福建湄洲島,西面朝天宮內的來自臺灣的北港黑面媽祖。這3座媽祖象征著和平、勇敢、關愛。

正中神龕內供奉著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的銅身媽祖像,國家級文物,為鎮宮之寶。神龕金璧輝煌,雕工精美。

廟島的活動時間是30分鐘,顯應宮不大,加之對廟堂之類的建筑并不十分感興趣,走馬觀花,時間足夠。


離開廟島回程



長港島游輪碼頭

中午12點海神15號返回長島港,海上游至此結束,也為我們本次膠東半島之旅劃上了圓滿句號。無論住在哪里,長島海上游是有接送車的,前題是從漁家樂買票。我們事先不知道,自己跑到港口買票,下船后看到其他旅客都乘車離去,先生反應快,找到調度說了一下,一輛旅游大巴專程送了我倆回前村。返回民宿取行李,再到客運輪渡碼頭乘船返回蓬萊。
用賀敬之的詩做為長島之行的總結:“踏歌海市蜃樓境,握手靈異神仙群,朝見海田展畫卷,夜聽濤聲數足音,此情此景不須酒,長島醉我動歌吟。”
在45分鐘的客輪上再次享受海鷗逐船飛翔的美景。





前面就是蓬萊田橫山,也是黃渤海分界線的標志。

到蓬萊港提車,49小時寄存費70元,每24小時30元,還是很便宜的。開車直奔G18榮烏高速,晚17點到達青島,住花溪花園酒店,這里離機場很近近,從早上5點每半小時有一班送機車,非常方便。
早上5點的青島機場







今天是年9月13日,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早晨5點鐘的青島機場客流量已經開始明顯增加,人們步履匆匆向家的方向奔趕著。



山航客倉內都是孔子論語,不愧是孔孟之鄉的航空公司。

在飛機下降過程中,我用手機拍到了大同火山群中的三座。

高空下的塞外古城——大同

我們的航班是6:55,預計飛行2小時,提前21分鐘落地,在中秋節早晨8:35到達目的地。本次膠東半島行程9天之旅順利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