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上級加快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精神,創新文化管理體制機制,長島漁家樂加快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煙臺市長島縣文化館理事會自組建以來,運行良好,文化館各項職責履行和服務效能有了明顯提升,法人治理結構試點工作初見成效。
煙臺市長島縣文化館法人治理結構試點工作初見成效
一是找準定位促發展。該縣文化館結合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探索建立以理事會及其領導下管理層為主要架構的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立足于推動業務工作更好更快發展,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創新體制機制,形成以公益目標為導向、長島旅游攻略內部激勵機制完善、外部監管制度健全的現代治理模式,組建理事會并召集全體理事召開2次理事會會議,就單位章程制定、管理層聘任、業務發展規劃等重大事項進行集中研究,進一步傾聽外部理事對文化館發展建設的意見建議5條,促進業務工作更好開展。
二是文化活動惠民生。文化館理事會組建以來,大力實施“文化惠民、服務群眾”工程,累計開展活動50余場次,組織開展的“2017年迎新春秧歌大拜年”、“長島縣慶祝建黨96周年文藝晚會”、“魅力長島消夏晚會”等一系列文化活動,覆蓋到我縣每個街道、社區、漁村及駐軍,極大豐富海島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同時,針對縣域內文化專業人才嚴重匱乏的現狀,縣文化館克服專業人員少、工作任務重的困難,舉辦基層業余文藝骨干培訓班2次,長島漁家樂旅游累計培訓基層文藝骨干100余人,覆蓋每個行政村,有利提升基層文化水平。
三是多措并舉強服務。文化館理事會為進一步滿足我縣群眾文化需求,克服資金緊張、交通不便、天氣惡劣、無專業演出團體等困難,發揮外部理事作用,積極爭取縣財政專項資金10余萬元,并協調港航部門保障交通船只,邀請市歌舞劇院進島輾轉10余個島嶼,惠及全縣8處鄉鎮、山東長島2處開發管理處,共計40個行政村,舉行“一村一年一場戲”公益性演出12場,服務群眾5萬余人次。同時長島旅游,文化館理事會在群眾調研的基礎上,加大文化公益課培訓,增設少兒閱覽室、成人閱覽室、尼山書院、電子閱覽室以及錯時開放等服務項目,贏得海島群眾“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