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最美的十大海島”中,廟島列島是其中之一。廟島列島為山東長島縣所轄,就在著名的蓬萊閣北邊的海灣里,它是由長島、長山島、廟島、竹山島、大小黑山島、猴磯島、高山島、砣磯島、大小欽島、南北隍城島等一串島鏈組成的,它最北邊的北隍城島隔著老鐵山水道,與旅順相望。廟島列島就像系在渤海灣脖子上的一串項鏈,古來是渤海灣的門戶,在軍事上素有長島要塞之稱。
山東砣磯島:一個海上的世外桃源
砣磯島處于廟島列島的中間。砣磯島之景,在于三絕:硯臺石、盆景石和彩色石。砣磯硯或稱“金星雪浪硯”,為魯硯名品之一,是歷代地方官吏敬獻皇帝的貢品。清代乾隆皇帝曾賦詩贊此硯臺:“砣磯石刻五蟠螭,受墨何須夸馬肝。設以詩中例小品,謂同島瘦與郊寒?!?
即使是山東本地人,大多也并不知道砣磯島這個地方。砣磯島的名字惟一一次被全國人民所關注,是在2003年的“2·22”渤海沉船事件中,熱情善良的砣磯島漁民因救助海難遇險人員,曾入圍央視“感動中國2003年度人物”評選。而這個小島本身的風景,以及能帶給人心靈的休憩的本色生活,卻是大多數人所不曾關注過的。
要論名氣,砣磯島遠遠比不上距離最近的長島,要論風景,它也只是普通的海島風光。但砣磯島的可貴之處在于,當山東沿海大多數島嶼都被開發成各式各樣的景區、漁家樂之時,砣磯島卻依然保留了最原始、最淳樸的漁家本色,宛如一片海上“世外桃源”,讓進入島內的人們在內心深處真正得到放松和休憩。
深海里的寂寞小島
5月2日中午12點半,我們自駕車從濟南趕到蓬萊,下車后看到的第一樣東西,就是四處密密麻麻的人頭。蓬萊的朋友告訴我們,這些“人頭”都是要去長島的,現在蓬萊渡口每半小時就發一班到長島的輪渡,但即使如此頻繁,現在除了跟旅行社,也已買不到去長島的船票,而到砣磯島只有每天13點一班船,不知道還能不能買到票。
但結果是虛驚一場,離開船只有10分鐘,我們竟然從容地買到船票。船上很空,沒有幾個游客,大多都是要回家的砣磯島漁民,他們身上還帶著淡淡的魚蝦味。
從蓬萊渡口出發,即使風平浪靜,也要在海上漂3個小時才能到達砣磯島。在輪渡途經長島時,我們清晰地看到了九丈崖上如同螞蟻般的人,頓時心中無限得意,暗自慶幸了一番。
3個小時過去了,海上那座縹緲的小島終于清晰起來,島不大,但有很多海鳥飛繞,一排排平房簡單地點綴在山腳和半山腰。船一靠岸,竟然有很多小狗跑上來聞我們的褲腳,熱情地大搖尾巴,看來這里因為少有人打擾,連狗都喪失了警惕的本能。
島上的出租車不掛出租車牌,都是由乘客和司機商量價錢。5元錢,我們被拉到了山拐彎處的一個漁民家里,他的家就是旅社。
天天魚蝦日日海鮮
砣磯島上的旅館很少,雖然有家鎮政府賓館,但由于島上很少有人來,賓館房間都閑得發了霉,此外還有幾家漁民在自家開的旅社,長島漁家樂生意反而要比賓館好得多。
漁家旅社沒有標準間,只按床鋪收費,一般是每人每夜20元。但事后我們才知道上了當,和我們住在一起的還有3位從天津來的攝影師,他們是每人10元。原因是他們是自己找上門的,要是由出租車送過來,司機就會每天從每個人身上提成10塊,直到你走為止。房東是一對年輕的夫婦,他們毫不掩飾對這一行規的極度厭惡,而他們的挽救措施是,盡量把我們的伙食搞得好一點。
我們的吃住標準是每人每天50元,頓頓全是海鮮。早飯是饅頭、油條、稀飯加小咸魚和幾碟小菜,中午是一條比臉盆還大的考拉魚燉粉條、清蒸鯧魚、鹽水硬殼蝦,涼菜是蝦米拌海帶;晚上煎了一盤鯽魚,還有蒸爬蝦、韭菜炒海腸、鹽水蝦,主食是女主人親自烙的玉米餅子,外焦內香,口味很不錯。
由于砣磯島是個名副其實的漁島,每隔一會兒就有漁船靠岸,所以這里的每道菜都有海鮮。我們曾給女主人提意見,要求吃點非海鮮的東西,于是女主人給我們做了一大盆面條,想不到用筷子一攪,竟然從面條下面攪出4條魚來。我們再提意見,房東總算大發善心,給做了一道蒜薹炒肉絲,我們迫不及待地塞到嘴里,哇塞,怎么蒜薹也一股腥味——他們竟然是用蝦來熗鍋炒菜的。
由于沒日沒夜地吃海鮮,一些身體差的同志也就開始沒日沒夜地跑廁所。為了強身健體保家衛國,我們開始大口啃大蒜、喝白酒。我們到島上最大的商場(其實就一間小平房)購酒,指著一瓶包裝還算“豪華”的白酒問:“多少錢?”店主回答:“兩塊。”嚇得我們差點兒一個跟頭摔出去,再問另一瓶酒,店主自信了些:“1塊!”“把你們最貴的酒拿出來!”最后店主戰戰兢兢地拿出一瓶“老村長”:“5塊,這酒是貴了點兒……”
徹底暈倒……
但5塊的白酒卻有效地遏止了拉肚子,從此又生龍活虎起來。
在海島吃了幾天海鮮,就變得嘴饞起來,海島沿岸都是養殖區,里面養著鮑魚、海參、扇貝,有時候饞了就去海邊拿點扇貝嘗嘗。經高人指點,我們一拿到扇貝就活生生放在嘴里,真鮮啊,而且有一種甜絲絲的味道,幾乎把牙齒給鮮掉了。
日出日落的海島生活
由于沒有人來,小島時時透著一股寂寞,長島旅游攻略島上沒有幾家像樣的飯店,就是有飯店也是經常關著門。據說最繁華的中心街上今年開了一家歌廳,但我們去尋找了好幾次,也沒看見蹤影。
砣磯島就像一個平靜的小山村,白天,島上的男人們出去打魚,女人們就留在家里做家務;下午,男人們的船返航了,女人們就一起擁到碼頭,從船上接下各種魚簍子,用最快的速度把魚分類放好,然后挑到島上惟一的市場上去賣。到了下午四五點鐘,海岸邊到處鋪滿漁網,男人們在用鞭子狠命地抽打漁網,他們要把網上纏繞的海草打下來,抽打完后,女人們就會坐在地上縫補漁網,拉著家常,神態安詳,腳邊不斷有狗跑來跑去。也許是因為海島的人們太寂寞了,家家都會增添幾只小狗、小貓來打破這分曠日持久的寂靜。
夜幕降臨,海風颼颼,走在小漁村里,除了聽到嘩嘩的海水聲,一切再無聲響。雖然幾條“大道”上都有路燈,但大多數都沒有亮,站在漆黑的海邊,心曠神怡之余又覺內心漸生寂寞。
海島上的房子已經空了十之五六,聽說年輕人因為耐不住寂寞,都移居到了蓬萊和煙臺市區,島上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所以砣磯島上的很多房子都在出售,3000元就可買3間平房加一個小院,但由于沒有房產證,很少能賣得出去,因此到處都是空房子,越發顯出海島的冷清。
砣磯島上沒有圈出來的景區,沒有喧嘩的娛樂場所,呆在這里的最大樂趣就是看美麗的日出日落。早上4點多,東邊的海上就開始發紅,映照得海面斑駁陸離,當一輪紅日從毫無遮擋的海面上跳躍出來時,感覺整個世界都是明亮的。
兩年前,在砣磯島上打魚是件很容易的事。我的一位朋友告訴我,那時候他們沒有地方買漁竿,就從房東家拿了一根竹竿,然后把一枚針燒彎,拴上繩子,隨便從岸上撿了些臭魚爛蝦鉤上,扔到海里,眨眼間就是一條大魚上鉤了,釣啊釣啊,直釣到手都發軟。
現在的海島周圍已經沒那么多魚了,因為沿岸都已被漁民承包,養起了鮑魚、海參。但你可以跟著漁民乘船出海,一網撒下去,有滿網的魚蝦上來,嘴饞的海鷗就跟在你身后,扔下一條魚,長島旅游海鷗就趴在船幫上飛快地吃掉了。
聽說砣磯島上有兩個比較好玩的地方,但都要租船出海才能找到。一是石林,里面有很多奇怪的石頭,海水在上面沖出各種各樣的花紋,千奇百怪而又栩栩如生;二是鳥島,島上有很多不知名的鳥,卻沒有人的蹤跡。但這兩個地方都是外地人介紹給我們的,在外人眼里,這些地方簡直是海上“天堂”,而當地人卻不以為意,長島漁家樂旅游他們見的海、山、島、鳥、石都太多了,他們對這一切不再抱著欣賞的態度,因為這就是他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