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長島位于中國黃海和渤海交匯處,是中國黃渤海的門戶,擁有極為重要的戰略地位。近年來,神秘的中國長島逐步對外開放,長島漁家樂并依其獨特的文化資源、自然風光和地質地貌漸入旅游佳境。
黃渤海門戶揭開神秘面紗 對外開放漸入旅游佳境
“特別是‘十一’和春節黃金周的時候,長島旅游攻略每天的游客數量都能達到4萬人次?!遍L島縣公安局政委沈德江告訴記者。
沈德江說,山東長島因獨特的戰略地位,在1982年之前僅有少量居民在島上居住。中國居民要上島,必須有所在村、社區或者居委會開具的證明,因此長島也被蒙上了神秘的面紗。
近年來,長島逐步對外開放,特別是2008年11月20日,長島縣所轄的南長山島、北長山島、黑山島和廟島4座島嶼開始向外國人開放,人們逐步掀起長島神秘的面紗,并為獨特的魅力所吸引。
廟島上的“媽祖官廟”是長島最為著名的文化資源,這是中國北方最早和最大的“媽祖官廟”,山東長島原來也被稱為“廟島群島”。
“每年祭祀媽祖的時候都會有來自日本、臺灣和福建的信眾來參加儀式,今年端午小長假也來了很多外地游客。”“媽祖官廟”的工作人員說。
據長島縣旅游部門介紹,長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地質地貌是吸引眾多游客的“法寶”。全縣森林覆蓋面積達到55%,是天然的“氧吧”。
其中,大黑山島更是林茂草盛,森林覆蓋率達到56%以上,是中國鳥類南北遷徙的主要棲息地,每年都有大量鳥類經過此地。同時,這個島上還繁衍生息著大量的蝮蛇,是中國第二大蛇島,特別是一些黑色的玄武巖為蝮蛇提供了天然保護色。島上有蝮蛇、白條錦蛇和虎斑游蛇等,最多的是黑眉蝮蛇,約占70%以上。每年7月至9月,是蛇類活躍時期,常會發現蛇入室或在房屋周圍活動。
在現已對外國人開放的北長山島上,游客可以一腳跨越黃渤海,而且這個島上的礁石景觀也十分罕見;龍爪山更是大自然巧奪天工的杰作,遠遠望去,似五根巨大的巖石“長島漁家樂旅游手指”屹立于大海,而巖石中間則有海蝕形成的天然棧道,長島旅游顯現出不同時期的巖石層。
除了自然景觀外,黑山島上還有一處面積約22400平方米的原始社會遺址,距今約6500年至4500年,被譽為“東半坡”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