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長島海域最西端有個海島叫大黑山島,海島的地理坐標是東經120°36′北緯37°58′.島陸面積7.4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89米,主要地質狀況為西高東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繪制出海蝕崖、海蝕洞、海蝕柱、海蝕礁及海蝕巖等自然景觀,長島漁家樂海蝕卵石幾乎覆蓋島上全部海灘。島上1個鄉7個自然村1500人口。森林覆蓋率達到70%以上,特殊的地理環境和自然生態成為候鳥遷徙、覓食理想的停歇地。
帶你走進猛禽的天堂大黑山島(組圖)
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和優越的自然條件成為我國猛禽保護、調查、環志與研究重要基地。1984年成立全國候鳥保護環志中心站以來,科學的利用當地傳統網具捕捉鳥類,環志調查各種猛禽2目4科39種8萬余只。其中晝行猛禽31種,夜行猛禽8種,屬于我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Ⅰ級保護的3種,Ⅱ級保護的36種。長島旅游攻略優勢種6種,普通種10種,稀有種23種。占中國猛禽92種的42、3%,占我國遷徙猛禽48種的81、2%。屬于“中、日、奧政府候鳥保護協議”的7種,并已全部列入世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長島秋季的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是猛禽集中遷徙最多的季節,來自西伯利亞、俄羅斯、外蒙古或中國東北地區的大小興安嶺、長白山、黑龍江、內蒙古等地區繁殖的猛禽途徑長山列島到南方越冬。每年上百萬只猛禽飛徑大黑山島,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猛禽是鳥類中最重要的類群之一,它為凈化環境、平衡生態系統方面占有重要作用,長島漁家樂旅游在消滅農林鼠害保護莊稼方面做出突出貢獻。隨著我國鳥類學研究工作快速發展,對猛禽的認識逐漸深入,積累了大量有價值的數據和科研資料。由于環境的破壞和過度獵捕,使猛禽的生存受到日益嚴重的威脅,有些種類正瀕臨絕跡,應該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希望全社會一定要加強宣傳力度提高保護認識,為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豐富多樣的生物物種,長島旅游使人與自然的關系達到完美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