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年6月28日電 -- 近年來,老百姓“錢袋子”被戳破的事情頻頻出現,這些事件主要集中在非法金融廣告、非法集資、電信詐騙、銀行卡盜刷以及校園不良網絡借貸等領域。為幫助老百姓運用正當途徑守護好自身的“錢袋子”,易生金服旗下易生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生支付”)于近期積極響應中國人民銀行號召,在各地分公司通過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普及金融知識,守住‘錢袋子’”宣傳活動。
目前暴露出金融網絡詐騙呈現頻率高發、犯罪成本低、資金轉移快,場景模擬逼真等新特點,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老百姓掌握的金融知識少,風險識別與防范能力差。為此,易生支付建議老百姓在選擇金融產品和服務時,可以通過勤學、多思、慎行、善改、明責五步驟來增強自身的辨別能力,堅決遠離非法金融活動。
作為支付機構的主力軍,易生支付表示,除了加大宣傳幫助老百姓加強風險防范能力,公司本身也會堅守打擊金融詐騙防線,依靠領先高科技,建立從風險識別、風險評估到風險監測、風險控制、風險檢查、風險預警等全套的硬件防范壁壘;同時對內加強員工培訓,提高內部風險意識,對外樹立良好信用,勇于承擔反金融詐騙的責任與義務。
目前易生支付已簽署全國多地警企合作協議,共同防范打擊金融詐騙,據統計易生支付年度協助警方保全資金共計281萬元,并獲北京市公安部、安徽省公安部感謝信。
以下為易生支付提出的“金融詐騙識別五步法”:
一、勤學
廣泛學習金融知識,提高自身識別非法金融活動的能力。
涉及非法金融廣告,應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了解互聯網金融基本知識,掌握常見非法金融廣告類型及識別方法以及被非法金融廣告誤導的救濟途徑。 涉及非法集資,應明辨常見的線上、線下非法集資方式,例如“金融互助為名的傳銷”、“畸高年化收益率的P2P圈錢”、“存單變保單”、 銀行“飛單”、高額貼息攬儲”等。 涉及電信詐騙,應了解常見的電信詐騙手段、識別方法、防范和補救措施以及注意事項等。常見的電信詐騙手段包括但不限于:郵包詐騙、冒充熟人詐騙、中獎信息詐騙、網購詐騙、電話欠費詐騙、退稅詐騙、假冒匯款或催還借款名義詐騙、貸款詐騙、以“假車禍或摔傷住院”為名的詐騙、虛構綁架事實的詐騙、QQ詐騙、發送虛假招聘廣告詐騙、發送預測彩票信息詐騙、發布敲詐勒索信息詐騙等。 涉及銀行卡盜刷,應掌握銀行卡、移動支付、個人信息保護等基本知識。 涉及校園不良網絡借貸,應學習網絡借貸、助學貸款等知識和相關法規政策,了解和掌握合法助學信貸渠道。二、多思
多多思考,提高警惕,避免盲目、沖動地進行金融交易。當金融廣告的收益高到讓人心動時,應思考廣告中的金融產品的風險在哪里,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有多大。當我們面對投資高收益的誘惑時,請保持清醒的認識,不要妄想“天上掉餡餅”,對“高額回報”、“快速致富”的投資項目進行冷靜分析,避免上當受騙。涉及校園不良網絡借貸,請樹立正確的消費理念,想一想使用有害網絡借貸是否有能力償還高利息,是否會給自己帶來嚴重的影響,對不良網絡借貸應有抵制能力。
三、慎行
規范自身金融行為,謹慎使用金融工具,避免自己陷入預先埋伏好的非法金融陷阱中。預防電信詐騙,不輕易將個人信息留在不熟悉或不正規的機構、網站中;網銀賬號、普通社交賬號密碼要區分;密碼定期修改,謹防信息泄露。預防銀行卡盜刷,養成規范使用銀行卡、自我保護個人金融信息的良好習慣,正確使用和管理支付工具,防范銀行卡盜刷等不法侵害。
四、善改
發現自身固有的行為偏差和錯誤交易習慣后,要積極改正。一旦發現或經人提醒意識到自己參與到了非法金融活動中時,要堅決停止。不規范的經濟活動蘊藏著巨大風險,尤其是參與非法集資的金融消費者應認識到非法集資行為不受法律保護,受到的損失由參與者自行承擔,并果斷退出。青少年金融消費者也應果斷中止校園不良網絡借貸,防范校園不良網絡借貸對自己經濟、精神甚至生命的侵害。
五、明責
明確掌握自身在金融交易中所承擔的責任。在正常的金融交易中應樹立責任意識,明白“自享收益”的同時要“自擔風險”。
易生支付倡導老百姓自覺遠離非法金融活動,避免盲目投資和沖動交易,承擔正常的金融交易風險,提高自身的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
中國北方度假勝地:山東長島
長島漁家樂 點擊鏈接 >>> http://www.www-999lt.com 去長島旅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