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壯士斷腕”整治近海漁業后,長島漁家樂煙臺市將漁業發展轉到了深海,并推進人工魚礁項目。
山東煙臺向深海進軍 人工魚礁讓漁業更生態
煙臺市萊山區逛蕩河口海域生態修復工程以河口環境整治與岸線修復為基礎,結合人工魚礁建設、濕地恢復,長島旅游攻略以環境保護和生態型產出為主要目標,構建生態修復示范區,未來將在入??谶h處的海域建設人工魚礁等內容。
12公里長的逛蕩河是萊山區內的一條主要防洪河道,發源于萊山區初家街道辦事處鳳凰山塔頂,上游建有鳳凰水庫,河流自西北流向東南方向,在軫大路北側拐向東北方向,在煙臺體育公園北側入海。河口附近自然屬性改變較小,水流暢通,海域水質肥沃,海洋功能完善,自然條件優越,灘涂資源種類繁多,是多種海洋生物良好的棲息地。
“將來,魚群會更多的長島漁家樂旅游新人工魚礁和以往魚礁不一樣,它形狀有方形也有三角形,并且每個魚礁都帶有‘卡扣’,將來不用時還方便從海里撈出來。”萊山區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指著逛蕩河入??谶h處的海域說,目前,他們正在選擇一處適合的海域,建設新型的人工魚礁。人工魚礁建好后,相當于給魚類建個新“別墅”,以后再投放人工苗種,增加魚類、貝類的攝食,能有效減少浮游生物,同時減少發生赤潮的幾率。
通過實施增殖放流、人工魚礁、藻類移植等海洋生態修復措施,煙臺在全市建立了北部沿海人工魚礁產業帶,形成了萊州灣東部、廟島列島、牟平養馬島近海、芝罘崆峒島近海四大人工魚礁片區,建設海洋牧場養殖示范區20余處。
未來煙臺市還將與山東省海洋水產研究所共同編制全市海洋生態紅線劃定報告,在濱海濕地、特殊保護海島、山東長島重要砂質岸線等重要海域劃定邊界線,建立海洋生態紅線制度,初步擬劃定海洋生態紅線區面積為4945平方公里,占煙臺市海域面積的40%,確保海洋生態得到有效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