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海上糧倉·全國網絡媒體山東海洋行”抵達煙臺,30余家媒體的50多名記者對煙臺市海洋漁業、海洋旅游實地采訪,用數字解讀煙臺海洋產業發展。
數字解讀“海上糧倉”煙臺
記者了解,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海洋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和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海上糧倉”建設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煙臺市出臺了《關于推進“海上糧倉”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著力培育“六大產業體系”,構建“六大保障體系”,長島漁家樂推進“海上糧倉”建設,上半年,全市漁業經濟總產值307.5億元,同比增長10%,其中漁業產值98.5億元,同比增長12%;水產品總產量65.4萬噸,同比增長2%。
實施“八項工程”,多項發展全省第一
水產種苗業健康發展。上半年,全市1600家水產育苗場投入育苗水體200萬方,培育苗種近3000億單位,產值14.9億元,同比增長10%。水產新品種研發取得新突破,該市成功培育出海帶“東方7號”、刺參“崆峒島1號”、大菱鲆“多寶1號”養殖新品種,通過全國水產原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并推廣。水產原良種生產能力進一步提升,新增煙臺海益國家級蝦夷扇貝良種場,國家級原良種場總數達到7家(全省13家);新增東方海洋等7處省“海上糧倉”種業提升掛牌基地,數量居全省第一(全省20處)。
水產養殖業轉調取得新進展。上半年,全市海水養殖產量41.2萬噸,同比增長4%,產值49億元,同比增長13.2%。一是優化養殖區域布局。重點發展生態養殖,全市海珍品底播增殖面積達到66萬畝,新增6萬畝;沿海岸基工廠化養殖面積達到300萬平方米,其中全封閉循環水養殖面積26萬平方米,新增6萬平方米;全市深水網箱總數達到1160個。二是著力培植優勢品種。上半年全市海珍品和名貴海水魚產量4萬噸,產值34.2億元。山東長島三是加快現代漁業園區建設。新增萊州明波、山東海益寶2處“一園多主體”、全產業鏈、立體生態循環型省級現代漁業示范園區,總數達到43處,占全省近1/5。
漁業增殖業穩步推進。一是優化漁業資源增殖站布局,重新選劃39處省級增殖站和17處市級魚類增殖站。二是加大漁業資源修復力度。積極爭取上級放流資金2300萬元,計劃放流12個品種、13.5億單位。截止6月底,已放流對蝦、梭子蟹、海蜇、魁蚶等苗種14.5億單位,完成年度計劃的107%,預計可為漁民增收3億元。實施“放魚養水”工程,計劃10月下旬在門樓水庫、庵里水庫等重要城市水源地放流魚淡水鰱、鳙500萬尾以上。三是科學推進海洋牧場建設,全市各類海洋牧場總面積近70萬畝,新增人工魚礁項目3個,總數達到44個,累計投入資金7.9億元,成礁面積到達4.4萬畝,初步形成萊州灣東部、長島廟島群島、芝罘崆峒島、牟平養馬島等近海4大人工魚礁區。
海洋捕撈業平穩發展。上半年,全市近海捕撈產量22.3萬噸,與去年基本持平。遠洋漁業實力不斷增強,全市遠洋作業漁船總數達到51艘,產量7.1萬噸、同比增長18%,產值5.1億元。培植壯大京魯、煙漁、北京遠洋3家遠洋漁業龍頭企業,實行“船隊+基地”發展模式,建設薩摩亞1處集產供銷和后勤補給為一體的海外綜合性漁業基地,由京魯漁業承建的2艘美式金槍魚圍網船現已抵達巴新漁場開展遠洋捕撈作業,日均產量100余噸。
水產品加工業健康發展。全市水產品加工產值124.7億元,同比增長10.4%。促進加工業優化升級,推動水產加工由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海參肽、航天海洋食品等產品正在我市研發。培育壯大水產冷鏈物流,安德冷鏈物流中心累計投資2億元,新建5萬噸冷庫已投產、5萬平米交易展示綜合樓封頂。受國際市場需求降低、人民幣匯率上升、用工成本上漲等因素的影響,長島漁家樂旅游水產品進出口貿易額有所下降。據海關統計,1-5月份全市水產品出口10.4萬噸,同比減少6.3%,出口額5.3億美元,同比減少8.6%;進口水產品11.8萬噸,同比減少13.2%,進口額2.5億美元,同比減少16.7%。
休閑漁業快速發展.上半年全市休閑漁業產值達到14.5億元,同比增長84.1%。研究制定《煙臺市休閑漁業產業發展規劃》、《煙臺市市級休閑漁業基地認定辦法》、《市級休閑漁業垂釣釣場認定辦法》。新增海陽富瀚全國休閑漁業示范基地,總數達到2處。聯合膠東在線等網絡媒體,在省高鐵旅游城市網絡專欄發布會上,推介全市6個休閑海釣一日游旅游線路。聯合市體育局,成功舉辦2015年山東省“漁夫垂釣”系列賽——“牧海杯”煙臺市休閑垂釣淡水釣魚比賽。
漁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較快。上半年,全市漁民專業合作社總數突破261家,新增58家。入社成員7500余人,帶動漁民2萬余戶,帶動基地面積150萬畝,覆蓋漁業村190個,覆蓋率達到81.2%。截止目前,煙臺市國家級示范社有4家、占全省1/4,省級示范社12家。
漁業養殖保險取得新突破。與商業保險公司深入開展水產養殖保險調研,探索開展海參、海帶、扇貝等大宗優勢品種養殖保險試點。4月23日,牟平區扇貝養殖戶與中國太平財產保險公司簽訂了《山東省扇貝養殖風災指數保險(C款)》合同,填補了我市乃至全省在漁業保險領域的空白,提高了我市海水養殖業抗風險能力。截至目前,全市扇貝養殖保險面積達到390畝、海參2300畝,保費近66萬元,保險金額近1000萬元。
鮮活三文魚基地—東方海洋,中國第一個
如何讓中國的消費者隨時隨地吃到鮮活的三文魚,不再靠進口,如今在煙臺就有了中國首個鮮活三文魚基地。記者了解,煙臺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使得這里的海水常年恒定低溫(13℃~15℃),長島旅游攻略通過向地下深挖百米取水,也讓這里的水源優質。2010年,東方海洋從挪威引進了三文魚卵和苗種繁育的成套設備與技術。他們聯合國內著名科研院所,通過自主創新和消化吸收再創新,構建了穩定、可靠的大西洋鮭工業化循環水養殖系統,創造出適宜大西洋鮭生長的水質與環境條件。
“現如今,三文魚的成活率已經達到80%以上,下一步我們還將逐步改進設備。2015年上半年,銷量就已經達到400噸?!痹谌聂~養殖車間,全部采用封閉式循環系統,可以實現水下自動監控、報警系統,并自動投放餌料。不僅如此,在三文魚銷售上,他們還將鮮活三文魚、冷凍三文魚分成多種形式進行銷售,并開通網絡平臺。
東方海洋三文魚中心總經理王順奎說:“我們想要達到的預期效果就是,消費者隨時下單,我們在幾小時內將處理好的三文魚就能送到消費者手中?!北娝苤?,三文魚的肉質尤其肥美和緊實。同時,它還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能有效降低血脂和血膽固醇,山東長島對防治心血管疾病能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
記者在煙臺市海洋與漁業局了解,2015年力爭全市完成漁業經濟總產值850億元,同比增長9%;水產品產量穩定在190萬噸;漁業產值295億元,同比增長9%。漁民人均純收入突破2萬元,同比增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