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村”就是位于砣磯島西部的磨石嘴村。(王成軍/攝)

“石頭村”景象。(王成軍/攝)

“石頭村”景象。(王成軍/攝)
地處渤海深處的砣磯島,至今還保留著規模不小的近百年時間的石頭房子。令人奇怪的是,建房子的用料竟是一種越來越稀少的珍貴美石——砣磯島金星雪浪硯石。
山東渤海深處探仙島:百年“石頭村”有故事(組圖)
金秋時節,煙臺媒體采訪團踏上長島開往砣磯島的客船,去探尋一下大海之中的“石頭村”和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砣磯島,位于廟島群島中部,北長山島與大欽島之間,島陸面積7.11平方公里,長島漁家樂轄8個行政村,5個自然村,常住人口8000人?!笆^村”就是位于該島西部的磨石嘴村。
踏進磨砣磯島石嘴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由青石和條紋石壘起的石墻和石頭房,住房用的石頭大部分都有精雕細琢的畫紋,院墻石則保留原石模樣壘在一起,雖然百年的滄桑,但這些石頭色彩依然可人。這些石屋依山而建,青石鋪地,形成了寬約3-5米,長約100多米縱橫交錯的多條石巷,給人一種曲徑通幽神秘莫測的感覺。
隨行的山東民間手工藝制作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砣磯硯傳承人王守雙說:“這些建造房屋的石料有的產自該村西山泉眼處的洞內,洞內石色青黑,質地堅硬,又因石內含有小金屬顆粒,呈現金星閃爍雪浪騰涌形狀,故稱‘金星雪浪石’。北宋熙寧年間始以砣磯石制硯,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
王守雙帶領采訪團來到砣磯“金星雪浪硯”展覽館,只見館內擺滿了造型各異,雕刻精美的砣磯硯。他說砣磯硯的突出特點是:石質均勻,軟硬適中,研墨如油,平滑如玉,不滲水,不損毫,細中有鋒,柔中有剛,由于在研墨中將硯臺上金星研入墨中,所以寫出來的字,如五月的夜空金星閃耀,條條細浪似層層白雪,極富立體感,深受文人墨客的親睞。由于砣磯硯有著優良的質地及較高的欣賞和實用價值,到了清代,它已成為地方官吏敬獻皇帝的貢品。
目前,故宮博物院尚收藏有清代內府遺留下來的砣磯硯一方,為乾隆年間所制。該硯石色清間碧,中凝白,發墨佳,周圍刻螭蹯五,長島旅游攻略覆手鐫乾隆皇帝手書七言詩一首:“砣磯石刻五螭蹯,受墨何須夸馬肝,設以詩中例小品,謂同島廋與郊寒”。在乾隆看來,砣磯硯和端硯如同賈島與孟郊的詩一樣,各具千秋,互有特長。
近年來,砣磯硯石資源枯竭,市場呈現供不應求的現象,這時有很多外地人,想花高價購買這些石屋石墻,結果都被村民拒絕了。一位漁民這樣告訴記者:“古輩留下東西,可也不能毀在我們手中?!?
砣磯鎮黨委于書記說:“今年鎮黨委和村兩委非常重視對文物的保護,投入對石巷石路進行了維護,并將村中部分住房改成了漁家樂,讓游客游在石巷吃住在漁家,親身感受漁家風情?!?
采訪中,天空不時地飄下陣陣細雨,大家驚奇地發現:經過雨水沖刷的石墻霎時被溝勒處多姿多彩的圖案,長島旅游有的似彩云追月,有的似江河奔流,有的似龍飛鳳舞,有的似野獸嘻戲......此時此刻,我們恍如置身于天然的藝術回廊之中,久久不愿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