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下午,山東省對接“一帶一路”戰略 推進“海上絲綢之路”申遺工作座談會在煙臺市舉行。
10月28日,山東省“海上絲綢之路”申遺工作座談會在煙臺召開。記者從座談會上了解到,山東將多舉措助力“海絲”遺產保護與申遺,把“海絲”申遺納入全省文物博物館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山東省副省長季緗綺出席會議并講話,省文物局局長謝治秀介紹了“海絲”遺產保護申遺工作情況和下步工作安排。青島、淄博、東營、煙臺、濰坊、威海、日照、濱州8市分管副市長、文廣新局和文物局長參加會議。
山東: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之一
絲綢之路沿線文化遺產保護和海上絲綢之路申遺工作,長島漁家樂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陸上絲綢之路去年6月已經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海上絲綢之路”申遺,是繼陸上絲綢之路、中國大運河成功申遺之后,國家文物局啟動的又一項重大線性文化遺產保護戰略工程。在此之前,國家文物局已經先后兩次將海絲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今年3月召開了“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會議,組織沿線各省進一步申報轄區內遺產點。沿線各省份都高度重視,迅即展開了申遺工作。目前整個“海絲”申遺已是形勢逼人,時不我待。
山東北臨渤海,南接黃海,擁有3345公里的海岸線,占全國海岸線的六分之一,近海海域面積15.95萬平方公里,與全省內陸面積相當。山東自古以來就是海上貿易的重要通道,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也是陸海兩條絲綢之路的交匯點,在絲綢之路的起源和發展過程中占有重要位置。
考古發現證明,山東半島與朝鮮半島、日本列島的文化交流早在史前時期就開始了,廟島群島是中日韓文化最先交流的紐帶。日本的水稻即是由“山東半島傳到日本中部地區的”。從文獻記載看,從春秋時期齊國就非常重視與海外的商業活動。齊桓公時期與朝鮮有了商業往來。《管子》記載,管仲曾建議齊桓公以商貿作為發展國家的主要措施之一,包括主動開展與朝鮮的貿易,山東黃、腄、瑯琊港是沿海南北航路的中樞港口。漢武帝時開辟了由山東半島、遼東半島經朝鮮半島通往日本的海上絲綢之路。唐宋時期登州是北方最大港口,密州板橋鎮是宋代北方唯一設有市舶司的港口。元代海運成為南糧北運主要通道,主航線三次變更,到明代增開蓬萊掖縣至遼東、天津至遼東兩條航線。清代雖實行海禁,煙臺、金口、青島口仍是海上貿易和南北貿易中心。
山東推進“海上絲綢之路”申遺 將納入“十三五”規劃
經調查發現,山東沿海有大量的古代港口、碼頭、航標、沉船、古建筑等文物點,與“海上絲綢之路”相關的遺產點約50處,長島旅游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7處。
歷史上的山東地區以開放包容的氣度,既吸收了多元世界文化,又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往外輸出絲綢、瓷器、銅鐵器以及茶葉等大宗商品,尤其是與日、韓等的交往尤為密切頻繁,形成了中外文化交融獨有的“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特征。
山東成立全國首家省級水下考古專業研究機構
謝治秀介紹,省文物局高度重視“海絲”遺產的保護和申遺工作。組織沿海各市開展了水下文化遺產、沿海近代建筑遺產及海防設施的調研考察工作。2012年11月,我省蓬萊與寧波、泉州、廣州、揚州、北海、漳州、福州、南京等八城市聯合申報“海上絲綢之路”,項目順利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海上絲綢之路”有諸多遺產屬于水下遺產,而水下文化遺產保護是一個涉及多學科、多部門的行業。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和山東藍黃經濟區戰略的實施,“海絲”保護申遺和水下文化遺產保護成為山東文物工作的緊迫課題?!澳壳?,我省的水下考古力量分布相對分散,亟需整合力量和資源,建立專門機構,強化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敝x治秀說,為此,今年2月12日,山東省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復成立山東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
山東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已于今年6月份掛牌成立,據悉,中心主要承擔全省水下文物的調查、保護、發掘和研究工作,內設辦公室、水下考古研究室、技術與裝備室、出水文物修復室。謝治秀表示,這是全國首家省級水下考古專業研究機構,標志著山東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和“海絲”申遺邁出了實質性步伐,意義重大,“中心成立后,立即組織沿線各市遴選推薦申遺遺產點,目前已組織專家從56個申報名單中,嚴格遴選29個上報國家文物局?!?
多舉措為“海絲”申遺提供科技支撐
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中,山東文物部門共調查水下疑似點100余處,確認沉船遺址2處,線索14處。通過引進與聯合,山東在沿海和內水進行了多次水下文化遺產調查和發掘工作,蓬萊古船、菏澤沉船等的保護利用已經顯示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謝治秀表示,目前正在進行的明清沿海海防設施保護總體規劃及東平湖水域調查、蓬萊海絲遺產資源調查、廟島水下遺產資源陸地調查,都為“海絲”申遺工作提供了科技支撐。
目前,山東省文物局正在積極組織省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補助項目資金。全省文物保護和大遺址保護資金每年都對相關遺產點給予了重點支持,指導各地開展了文物保護規劃編制、文物本體修繕、展示設施建設工作。針對水下遺產保護嚴峻的安全形勢,山東省文物局、省海洋與漁業廳簽署了《關于合作開展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框架協議》,合作建立了山東管轄海域內文化遺產保護聯合工作機制。
“海絲”申遺將納入山東文博事業“十三五”規劃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長島旅游攻略蓬萊市作為聯合申報“海絲”世界文化遺產的9個城市之一,已啟動了文物保護規劃編制、文物本體修繕、展示性設施建設以及環境整治工作。謝治秀表示,目前,登州古港(蓬萊水城)保護和綜合整治工程累計投入近7億元,疏浚了古港港灣,完成水城內村莊搬遷、小海清淤、城墻內外綠化等工程。
謝治秀要求,全省文物部門要學習借鑒大運河申遺工作經驗,充分發揮“海絲”申遺工作牽頭作用,制定實施工作方案和責任分工,科學確定申遺范圍、技術路線和工作要求,加強技術指導,及時交流信息、溝通情況,要把“海絲”保護申遺納入全省文物博物館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及時協調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山東將加強“海絲”保護申遺的調查研究
在談到“海絲”申遺下一步工作時,謝治秀表示,下一步,全省文物部門在遺產點遴選和價值評估方面,要基于山東“海絲”價值的整體性研究,全面、歷史、客觀地評估相關城市與“海絲”的關聯,還原古代山東海上交通、商貿往來和多元文化融合的真實面貌。
“未來文物部門將更關注港口、航路和造船技術的研究,關注航海貿易、市舶機構及海外貿易大宗貨物產地,關注‘海上絲綢之路’已有的國內外研究成果,關注考古實證的作用。”謝治秀介紹說,下一步,山東省文物局將委托山東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等單位,全力做好沿海水下考古工作,開展“海上絲綢之路”主題研究,厘清山東“海絲”的主題概念、時空范圍、價值特征及線路圖等。
據了解,山東省文物局目前已會同山東省財政廳,組織開展“山東半島沿海文化遺產保護規劃及類型技術規范”課題研究。謝治秀表示,目前已初步確定了6個分課題,“下一步,省文物局將組織設在山東的兩個國家文物保護科研基地、有關科研機構和相關市展開課題調研工作?!?
規劃建設“山東海疆歷史文化廊道”
據悉,“十三五”期間,省文物局將組織規劃建設“山東海疆歷史文化廊道”?!斑@是山東文物系統在總結實施‘七區兩帶’文化遺產片區基礎上,貫徹落實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山東藍黃經濟區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山東開展“海上絲綢之路”保護申遺工作的具體步驟。
據介紹,“山東海疆歷史文化廊道”規劃區域范圍主要是山東沿海和近海區域,從北向南分別是東營、山東長島濱州、濰坊、煙臺、威海、青島、日照等七個地市的沿海地帶,海域包括渤海及黃海的北部。歷史文化遺產主要包括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沿海海防設施、沿海近現代建筑、近海水下文化遺產、黃河三角洲地區鹽業遺產、日照沿海龍山文化(含大汶口晚期)遺址群等。
“山東海疆歷史文化廊道”建設工程,將整合文物旅游資源,做好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展示工程,形成山東海疆歷史文化展示廊道。重點實施海上絲綢之路申遺工程、沿海海防設施的保護與展示工程、近現代建筑保護與展示工程、山東近海水下文化遺產保護與展示工程、黃河三角洲鹽業遺產保護與展示工程、日照沿海龍山文化(含大汶口晚期)遺址群保護與展示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