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島遠離陸地,其文化因海而生,以海為命。作為海洋文明的發源地,距今6500年的北莊史前遺址是中國漁獵文明的代表,被譽為東半坡文化,訴說著千萬年來人類與海洋休戚與共的歷史。
山東長島城市宣傳片發布:這才是真正的海島
“敬畏自然,感恩海洋”是世代海島人不變的信仰,在風雨中矗立900年的廟島顯應宮,見證了漁民對風調雨順、平安幸福的祈望。長島旅游香火繚繞中向媽祖叩首許下的虔誠心愿,就像那兩棵繁茂生長的千年銀杏樹一樣,深深地扎根蔓延到每個海島人的心底里。
金星雪浪硯是大海賜予長島的文化瑰寶。在匠人巧奪天工的技藝里,深藏洞底的海石變成文人雅士的案頭所好,乾隆皇帝贊其“砣磯石刻五螭蟠,受墨何須夸馬肝”,長島旅游攻略它是長島自然美景與中華文明相融的完美結晶。
守護在航道上的燈塔,歷經百年風雨,始終用光明指引著漁船回家的方向。當漁家漢子乘著大瓜簍船闖風破浪,喊著漁號拉一網魚蝦跳滿倉時,守在燈下的漁家婦女,把每一分思念都揉進針下的五彩繡線里,心事變成大紅布上一朵朵艷麗的花。眼見著漁人歸來,穿起彩衣抹上紅妝,跳起歡快的漁家大秧歌,一桌海鮮樂迎家人平安歸來,一壇老酒喜慶漁船滿載豐收。
屹立了千萬年的望夫礁,在滄海桑田的變遷里,用傳說和記憶來流溢著長島昨日與今天的光彩。碧海藍天之間,長島漁家樂一排排養殖架化為海中阡陌,一艘艘漁船在海上牧場里縱橫游弋,這片生態海盛產的230多種貝藻魚蝦,讓長島在人與自然的和諧中享有著大海的呈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