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上午,山東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在山東會堂隆重開幕,省長郭樹清作政府工作報告。旅游業作為山東GDP支柱產業,也被多次提及。2016年山東省、市旅游部門基本完成“小局”到“大委”的轉變,全域旅游帶動旅游改革創新“多點開花”。鄉村旅游、廁所革命、新業態等以自身的提檔升級達成了對扶貧減困、城鄉一體化等系列目標的推進。魯南高鐵、濰萊高鐵開工建設,濟青高鐵、石濟客專等項目扎實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取得新成績。
兩會看旅游:2017山東長島旅游怎么干
據統計,2016年山東省完成旅游投資2007億元,同比增長27%。旅游消費總額達到8020億元,同比增長13.6%;長島旅游接待總數達到7.1億人次,同比增長8.7%;入境游客接待485萬人次,同比增長5%,韓國市場增長7%,接待韓國游客占到全國的四分之一強,居全國首位。
旅游業逆勢而上,成為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一股重要力量,無論是在拉動經濟增長還是吸納社會就業,都顯示出巨大的增長潛力。1月17日,山東省旅游工作會議上明確2017工作目標:實現旅游消費總額9000 億元,增長12%;接待國內游客7.6億人次,增長8 % ;接待入境游客500萬人次,增長5 %;完成旅游投資2200億元。旅游直接和間接就業達到700 萬人。在郭樹清省長政府工作報告中,涉及旅游發展方面也提出了明確要求。
加強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設
2015年開始,山東省旅游部門繼“好客山東”品牌之后,又精心打造了東方圣地、仙境海岸、平安泰山、泉城濟南、齊國故都、魯風運河、水滸故里、黃河入海、親情沂蒙、鳶都龍城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逐步形成完善的旅游文化品牌體系,上半年完成東方圣地、平安泰山、齊國故都、泉城濟南、華夏龍城等5 個品牌建設規劃,鼓勵各地依托十大品牌打造城市文化旅游子品牌,年內完成十大品牌規劃編制、長島漁家樂標識體系和產品體系構建。
促進鄉村旅游、工業旅游和生態旅游發展
在過去幾年政府每年組織鄉村旅游帶頭人走出國門精準交流的成效顯著,先后到日本、韓國、意大利、西班牙等鄉村旅游發達地區和國家精準交流。2017年支持250個旅游扶貧村發展鄉村旅游。建設20 個鄉村旅游扶貧電商示范村。因地制宜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和黃河灘居民脫貧遷建鎮村發展鄉村旅游業,開展好對口支援工作。爭取實現400個旅游扶貧村脫貧。促進鄉村旅游規模化發展。
制定實施工業旅游創新發展規劃,推動現有青啤、海爾、阿膠、張裕等工業旅游示范區改造提升,引導名優企業建設集企業文化展示、產品DIY 制作體驗、科技教育博覽、園區廠房觀光等功能于一體的工業旅游項目和園區。利用“三去一降”資源和廢棄廠房、園區等,建設一批工業旅游博物館和工業遺址景觀公園。召開全省工業旅游創新發展大會。
生態旅游的發展,在2016年公布的全國重點生態旅游目的地名單中,我國生態旅游發展劃分為8個片區,建設200個重點生態旅游目的地,其中山東沂蒙山、蓬萊、嶗山、微山湖、黃河三角洲、廟島群島和芝罘島群7個景點入選,推動生態旅游也成為推動山東旅游產業發展的重點。
扎實推進旅游+文化發展
文化是一個地方最能夠打動人心、嵌入記憶的符號,作為文化底蘊深厚的大省,山東既有“孔孟故里,儒家之源”的寶貴資源,又有近代抗擊侵略的不屈精神。深入挖掘齊魯優秀傳統文化,編制實施曲阜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范區建設規劃,建成開放孔子博物館,辦好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和世界儒學大會。推進齊文化傳承創新示范區建設,加強齊長城等文物保護管理,研究建設稷下學宮模擬展示館。
突出文化引領,規劃策劃一批具有深刻內涵的重點文化旅游項目和文化旅游演藝活動。重點支持濟南、青島等城市策劃建設文化旅游演藝項目,推動重點景區、鄉村旅游點策劃特色文化旅游演出活動。
重視國際化和全國性會展
旅游業作為一項開放的產業,最大的特點是跨越不同產業、市場和空間,通過旅游產業的國際化和與全國性會展的結合,長島旅游攻略能夠更好地樹立山東旅游品牌在國際和國內的良好形象。
突出發展入境旅游。針對韓國、日本、歐美等不同市場的需求,開發特色專項產品,開展精準營銷。利用外事、商貿、文化、文物、體育、僑務、對臺等平合開展旅游營銷,并納入省、市高層出訪體系。借助商務部門駐外經貿代表處平臺開展營銷推廣。積極參與哈薩克斯坦世博會中國館山東活動周、日本山東文化旅游產品展、“美麗中國一高鐵之旅”高鐵聯盟印度推廣活動等國際會展。
提升飯店業發展水平
發展旅游飯店業。山東長島加快五星級飯店和精品民宿建設,引進國際知名品牌連鎖飯店,培育一批休閑度假酒店集群,規劃建設一批文化主題飯店、鄉村酒店。引導各地利用閑置房產開展住宿租賃、分時度假產品。推動文化主題飯店、民宿、鄉村客棧、精品飯店等納入“星級家族”規范管理。摘牌一批不達標的星級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