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臺全市領導干部會議提出,要干字當頭抓落實,走在前列譜新篇,長島縣委書記劉樹軍表示,作為山東唯一的海島縣,長島將緊緊抓住省、市高度關注支持長島發展這一重大歷史機遇,堅持高標定位、彰顯特色、干則一流,加快長島由傳統漁業縣向高品質的生態旅游度假島轉型躍升,努力打造綠色環保、宜居宜游的美麗和諧家園和國家戰略安全屏障。
山東長島縣委書記訪談:加快從漁業縣向旅游度假島轉型
深化改革創新和爭取支持,長島漁家樂著力激發生態旅游度假島轉型活力。全力配合、謀劃助推省、市對長島的功能定位、發展方向、實現路徑進行綜合專題調研和頂層設計,努力在全省、全市新舊動能轉換的大戰略、大格局中找準位置、借勢借力發展,努力爭取一攬子解決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生態保育、基礎建設、軍民融合、留人聚才、民生保障等關鍵領域支持政策,全力推動長島科學發展邁向更高水平。創新縣域行政管理體制,優化產業發展機制,重點創建全國軍民融合發展示范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國家公園(海洋類)、5A級旅游景區,有序推進“一票制”改革等重點事項,建立健全適合生態旅游度假島發展的體制機制。按照精準招商、整體運作、精品一流理念,堅決摒棄急功近利、零打碎敲開發,堅定不移圍繞大局謀劃推動長島發展。
培優做強市場主體,著力增強生態旅游度假島內生動力。按照“旅游集團+戰略合作+資本市場”模式,做大做強旅游集團,力爭全年投資3億元、五年內投資40億元,加快打造出幾個只有長島擁有的全國著名旅游產品。組建運營城投公司,著力打造成為全縣統一的城鄉建設開發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平臺,下半年重點啟動城區舊村改造、街區立面改造和特色小鎮建設。推廣“漁戶+基地+合作社+龍頭企業”模式,打造全生態鏈、全產業鏈、全服務鏈“三鏈融合”的現代漁業模式,為漁業產業振興提供強力支撐。
改造升級主導產業,著力提升生態旅游度假島發展質量。牢固樹立“以項目看發展論英雄”理念,重點在總投資50億元的旅游和漁業產業項目上集中發力。在休閑度假服務業方面,年內全面建成南北長山環島慢行旅游服務系統,打造“百里慢道·山海仙境”旅游品牌;長島旅游攻略建成運營智慧旅游、南城民宿客棧和海釣基地等項目,示范引導“漁家樂”改造、漁家風情園建設等項目,逐步實現觀光旅游向休閑度假旅游跨越提升。在漁業產業振興方面,年內完成智能深水網箱、全國頂級扇貝加工生產線、國家級海洋牧場多功能平臺等現代漁業系列項目投運,持續推動“海生·長島”漁業科技精準對接項目,加快傳統粗放養殖向智慧化、裝備化、標準化、品牌化的現代漁業轉型升級。
堅守生態保育優先,著力優化生態旅游度假島綜合環境。堅守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理念,大力推進海底森林、人工魚礁群建設和生物種群恢復工程,長島旅游確保海域生態安全;積極實施沿岸破舊建筑拆除、綠化美化、山體治理、推行火葬和殯葬改革、移除風機、污水垃圾集中處理工程,以全省、全市最嚴標準鐵腕治理環境污染,年內完成廟島、小欽島和北長山半月灣等岸線整治修復工程,建設南北長山島地埋式污水處理站11處,補植林地3萬畝,持續放大海島生態文明“金字招牌”優勢。
堅持基礎設施先行,著力提高生態旅游度假島承載功能。堅定不移改善海島生產生活條件,交通方面,加快長島港16個千噸級碼頭基礎建設,年內新上8艘豪華旅游船舶投入運營,規劃論證開辟“長島—旅順”航線和水上飛機場建設,構建高效便捷的立體化海島交通體系;供水方面,推進蓬長跨海引水城區管網全覆蓋,實現北部島嶼新上海水淡化、船運淡水工程投入使用,保障游客和居民用水需求;供電方面,加快實施雙回路雙主變電網工程、老舊配電臺區低壓改造和北四島微電網項目,建立安全可靠的供電網絡;教育醫療方面,山東長島重點借助“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醫療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