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研究,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是海洋生物進化而來,據說第一個生命就是誕生于大海之中。海洋,永遠都是一個神秘且神奇的生命搖籃。在大海里,各種珍奇生物數不勝數。在這之中,長島漁家樂能夠為人所用的數目也是十分龐大。比如說有“海中人參”之稱的海參,有“長壽菜”美譽的海帶等等,都是我們餐桌上常見的海鮮美味。
在山東長島有一家企業,他們二十幾年來堅持為消費者提供原生態野生的海參海帶等海產品。而這家企業的創始人在創業初期是靠著4000元創業,如今卻成就了近億元資產的財富傳奇。
張巧英,長島縣長山海珍品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她和采捕把頭來到媽祖廟祈福,祈求風調雨順,恩賜豐收。自四月底以來,長島將迎來一個月左右的海參捕撈期,長島旅游每次采捕張巧英都要親自跟船出海監督捕撈。
張巧英,長島縣長山海珍品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根據資料顯示,長島旅游攻略長島位于北緯38度,處在膠東半島和遼東半島之間,黃海渤海的交匯處,水深流大,底硒硅藻豐富,為海參的生長提供了豐富的餌料。更為重要的是,長島一直是以發展旅游業為主,這里是一個沒有工農業污染的一片藍海。這些條件為野生海參的生存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
在捕撈之后就需要對海參進行加工。對于海參加工,張巧英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和經驗。特別是,在海參的十幾道加工工藝中,整個過程不添加任何其他輔料。用張巧英的話來講,就是要保證長島野生海參原汁原味的品質。
張董事長的方法讓欄目組明白,這個社會是始終有一批人,是對品質特別堅持執著的。張董事長的創業完全扎根于長島區位的生態優勢,和倡導海島純樸文化的再現,其他人在其他地方是倒騰不出來的。
對于張巧英來說,做好海參產品是對消費者負責,做好海參菜肴是為了讓人們的餐桌上多一道人生美味。美味的背后,其實是漁民們在海上風吹日曬勞作的辛苦和獲得這份自然的饋贈的喜悅。
張巧英白手起家的奮斗故事令人感動不已,用她的話來講, 創業靠艱苦奮斗,興業靠創新靠品質。多年來長山海珍品公司源產地建廠,因高品質和價格公道的產品及誠信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期待她和她的團隊能將來自長島的原生態綠色海鮮食品帶給更多的消費者,讓原汁原味的海鮮美味走上更多的百姓餐桌。
關于品質:
《品質》欄目是一檔以記錄成長型企業為主題的大型專題紀錄片欄目,時長15分鐘。《品質》紀錄片以全球化和國際化視野為背景,以真實企業為創作素材,從“產品品質”這個獨特的角度切入,形式上結合外拍、專題報道、電視專訪等方式,通過影像化的敘述,用具有故事性和啟發性的內容吸引觀眾,多角度、全方位、深度細致的挖掘產品背后的故事,詮釋產品品質內在含義,傳播品牌文化,展示企業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