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蓬萊到長島,大約四十分鐘的水上路程,我們睡到自然醒,悠哉悠哉的吃了一頓美味的早餐,才慢悠悠的去買船票。船票30元,并未覺得有多貴,初次坐船,雖然只是小船,還是把它當成我們的泰坦尼克號一樣去期待。本來以為坐船也會像坐飛機一樣有人細致講究的為旅客服務,進了碼頭之后才知道完全想錯了。水里的那艘船看起來簡單的可憐,上層載人,下層則是各種貨物,看起來紛亂而嘈雜。但陽光很好,登上船,找了個靠窗的位置,我們并未坐下,全部都靠在窗上看外邊的風景。只是窗口很小,每一個見到大海頓生磅礴之心的人從這小小的窗子往外看,瞬間就失卻了半數的雄心。

陽光很好,海面上風平浪靜,船身前進,劃開翻滾的浪花,一層層蕩漾開去。遠處的長島若隱若現,把相機的鏡頭拉近,偶爾也能拍出比較漂亮的畫面?;蛟S是已看慣了北方海濱城市的藍天大海,所以即使感覺到海天一片蔚藍,很美很美,卻不會再驚嘆。船行的速度感覺并不快,然而在窗外細細的看著風景的過程中,船也不知不覺的靠岸了

下船之后卻突然的不知所措,之前聯系的漁家,價格太高,讓人無語。而一下船聞風而知的拉客車,讓我覺得我們像待宰的羔羊,等著被他們狠賺一筆。我們倆不約而同的,裝成似乎很熟稔的態度,表情淡漠,推說有人來接,就借機離開了他們的包圍。來到公交站牌前,我們卻傻眼了,這里的公交并不像蘇州杭州那樣有專門的旅游路線,正茫然失措間,一個出租車司機出現在了我們面前,問我們去哪兒,并且很詳細的介紹了旅行路線。我們半信半疑,不敢貿然接受,只好去便利店買了份長島地圖,并趁機問清楚了當地打車的價格。那個司機又突然在我們面前冒出來了,態度誠懇的給我們介紹旅行路線,在心里默默的計算了一下,他的價格并沒有過高,我們就答應了。
長島風景區有六個,比較有名的是九丈崖,九丈崖與月牙灣兩票通賣,而且兩者隔得很近,是游客必玩的景點。路上經過望夫崖,司機停車讓我們觀看,所謂望夫礁就是一個天然形成的形似一個女子的巨石,它靜默在那里望向大海,像一個女子在盼望打魚的丈夫早日歸來。
車子穿越跨海大橋,不久就到了九丈崖。買票進去,清新的海風迎面吹來,山石靜默,海水湛藍如洗。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刻出來的奇觀。拾級而上,俯視崖下的沙灘,有幾個游人在那里曬太陽,淡季旅游的好處就是人少,看風景多了一份自在與愜意。穿過珍珠隧道,站在山崖之上,陽光,海水,海風,礁石,觀海的一切風情,全都有了

沿著人工開鑿出的臺階盤旋而下,仍然覺得吃力且觸目驚心:一邊是堅硬陡峭靜默千年的山崖,一面是奔騰咆哮亙古不變的海浪滔天。這一處的石頭都呈凝重的深褐色,沾滿海水的腥咸氣息。

我最先到達懸崖下,抬頭看著笨笨穿著高跟鞋,幾乎是顫顫巍巍的爬了下來。懸崖下邊,又是別有洞天。在山崖的一處裂縫深處,人工雕塑了一個仙姑的雕像,如果不是石上那醒目的“仙姑洞”三個大字,恐怕會少人發現在這裂縫深處的雕像。從外邊往里看,會看見那是一個著白衣的少女,披著藍色的披風,一瞬間我想起了那個隱居在終南山下活死人墓的小龍女,又想起了那座神仙姐姐的雕像。小心的鉆進裂縫,終于可以近距離看到神仙姐姐了。回頭看看那道窄窄的縫隙,終于對自己的身材感到驕傲了。兩個人在里邊看了仙姑好久好久,她衣袂飄飄,神色從容嫻雅,左腳微微前邁,似在閑庭信步,又似欲隨風起舞。外邊有別的游客的聲音傳來:“仙姑洞,來看看仙姑在哪呢?”不多時又聽見他們充滿笑意的聲音:“原來仙姑洞里還有兩個美女呀!”我們不好意思的從縫隙里退了出來,滿臉同情的看了看這幾個五大三粗的男人,他們是沒辦法近前欣賞仙姑的了。

天氣晴好,陽光把翻騰澎湃的浪花映照的跟碎銀一般琦麗奪目,浪花一波一波的打在石頭上,笨笨跑到近處讓我給她拍照,在水漫金山之前提醒她趕緊跑掉,不想還是沒來得及。照片拍的極美,她的鞋子也濕了,所幸鞋子防水。不遠處有漁船行行走走,看著廣袤的海洋,背倚這靜立的懸崖,突然羨慕起那些吟游詩人了。他們終日漫游在不同的地方,看不同的風景,感受不同的陽光和風雨,他們詠嘆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他們臣服于大自然熱烈悲壯的畫卷里。如果這樣也是一生,那我情愿用我的三生三世來換這一世的十里桃花,半山煙霞。生命隨年月老去,隨夢境睡去,隨麻痹的心逐漸遠去,而我們終日的碌碌,始終敵不過這背山臨水一瞬間的意興遄飛。

再次沿著窄窄的石階攀爬回去的時候,低頭再望一眼腳下的海岸,兩側的懸崖,明明充滿了自然的兇險氣象,心里卻生出壯麗的不舍之情。
再從珍珠隧道穿回,便沒有了初次進入時黑暗的恐慌,長長的隧道里說笑的回聲環環繞繞,充滿了自由。
從珍珠隧道出來左轉,石獅,亭臺,再下去就是沙灘了。所謂的沙灘并不見沙子,而是大大小小的圓潤的鵝卵石。第一次見到整整一個海灘都鋪滿鵝卵石,內心只有一個沖動,想要帶回一大袋子回去把玩個夠。兩個人低頭撿了許久,終于忍不住要笑自己的貪心不足了。躺在滑滑的石子上,太陽明亮的晃人眼睛,從指縫里看海,看天,很快便傻傻分不清楚這同樣的蔚藍了。餓了,隨手打開背包,取了東西就吃,吃了休息了一會,就開始在這石灘上奔跑。跑了沒幾步就臥倒在這溜滑的石灘上,開心的大吼,大笑,惹得崖上賞景的人們紛紛向我們看過來。笨笨笑著罵我瘋了,我也覺得自己快瘋了,從來沒有這么肆意過,在人群中,多的是安靜的微笑,在生活里,多得是順服。而如今,在這熱烈的陽光下,在這呼嘯的海風里,面對著翻涌著的海洋,我終于可以自由自在,終于可以肆無忌憚的瘋狂了。我瘋狂,我張揚,我可以咧開嘴仰天長嘯,我可以不用顧忌路人異樣的眼光,因為在這邊石灘上,沒有路人,只有笨笨和我,只有海水,石子和陽光。
終于把風景看過了,也玩夠了,瘋夠了,戀戀不舍的離開,像每一次來到陌生而美麗的地方,從傾心,到沉醉,再到不得已的告別,每一次的心情,都是一樣,充滿了癡纏。
回到停車場,發現司機師傅正在打車里的蒼蠅,他一定等得很辛苦,沒想到我們兩個弱弱的小女子居然玩了這么老半天,看著他的精神萎靡,比一開始載我們時話少了很多,真的有些不好意思。不過既然花錢雇了他的車,我們自然想要玩得盡興。車子沒多久就來到了月牙灣,司機師傅開口說:“月牙灣應該玩得快,比較小”,我們笑笑就下車了。
月牙灣的確比較小,也沒什么可看的,月牙灣就得名于這個海灣像一個彎彎的月牙,海灘上同樣鋪滿了鵝卵石,比九丈崖的更小,但更精致,更圓潤。我們又貪心的多撿了好多,對眼前的風景,卻沒那么熱衷了。都是相距不遠的地方,風景大同小異,如果說九丈崖的風景主要表現了自然壯麗的一面,那么月牙灣就是表現了自然柔美的一面,二者看完,就覺得相互輝映,得天獨厚。在月牙灣待了沒多久就離開了,臨走之前還買了幾塊石頭。橢圓似鵝蛋,通體白白的,或者是綠綠的,賣石頭的大爺說是從海底打魚時打出來的,是海水天然打磨成這個樣子的,我們一聽,就更喜歡了,每人買了兩塊。
下一個地方就是國家森林公園了,司機師傅說那里沒什么可看的,除了黃渤海交界線。黃海和渤海的海水大概是密度鹽度不同,二者交匯處,形成了明顯的線條。我用相機拍了大半天,仍然看不清楚。師傅熱心的解說,我只好裝成虛心的學生,眼望遠處,似欣賞得津津有味。
三個景點,不到兩點就全部看完,師傅把我們送回原地,我們對他謝了又謝,就各自離開了。兩人錯過了午飯,早已饑腸轆轆,在大街上,走了好久,居然沒有發現一家開著的飯館。因為不是旅游旺季,路上都是本地人,生意清淡,所以他們很早就關門了。翻開背包,把所有的零食都拿來充饑,覺得這是最為狼狽的一次旅游了,看完了風景居然沒有地方去吃一頓本地大餐,真的有些遺憾,說好的螃蟹呢,說好的海魚呢,那些說好的海鮮呢……
下午四點左右就坐船回去了,短短的一天,船來船往,長島漸漸隱在浩淼的海霧里。回到蓬萊,只想說好累好餓,今晚我要吃掉一只雞,不,一頭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