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島列島位于山東煙臺市長島縣以北50公里處,由許多小型的礁石和小島組成。礁石受海潮的長期侵蝕,變化出許多的樣式。其中,姊妹礁、燈塔島都是十分著名的海岸奇石風光。


廟島列島,古有蓬萊、方丈、瀛州海上三神山之稱。據《史記》記載,秦皇漢武都曾不辭跋涉,停步歇馬于丹崖山畔,望海中神山,乞求長生。有海市時,長山的開頭又變幻莫定,方士們就對皇帝說海中有仙山,這仙山指的便是長島。唐詩曾云:“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宋朝的大文學家蘇東坡,當年站在蓬萊海岸上,北望長山諸島,不由得贊嘆道:“真神仙所宅也!”《西游記》、《鏡花緣》等神話小說更把這里描繪成為一個虛幻縹緲、超脫凡塵的世外桃源,海上仙境。 廟島列島歷史悠久,考古學家和地質學家曾考證:早在舊石器時期,即約1萬多年前,這里使有人居住。商代時人們在此穴居的遺址、古人的墓葬貝(左土右冢)、古城墻上城的廢墟……均有出土和發現,證明廟島列島具有悠久的歷史。 廟島列島迷人的風景,吸引著無數的游人前來旅游觀光。這里有著名的海上幻景——海市蜃樓;有各種海蝕地貌和海灘;有石島、鳥島、野兔島、蝮蛇島等;有各種海產品和工藝美術品;更有迷人的海景和宜人的氣候……。在諸多景色中,以海市蜃樓最為奇特罕見。據歷年的記載報道,出現海市蜃樓最多的是長島一帶,如在1981年和1984年分別在廟島、水欽島出現了神奇的海市蜃樓景象。不僅可見島嶼上的層層山巒、叢叢棣樹,而且可見島嶼上的建筑物、街道、車輛、游人等,出現在海面之上的半空之中。 那么,如此奇麗的海蜃樓景觀,是如何形成的呢? 海市蜃樓是大自然的一種光學現象,在特殊的條件下才會出現。當近地面或海面的空氣層中,存在著幾層不同折射率的空氣層,由于折射率的不同,導致光線的折射與彎曲,使得原來直線傳播的光線,變為折線傳播,產生全反射現象,因此,遠處本來不能看見的“市樓”,現在可以見到了。古人因不知其因,誤認為這種幻景是由蜃吐氣而成的。據說蜃是一種蛟,能吞云吐霧,故稱其為海市蜃樓。 由于海市蜃樓的形成條件較為特殊,所以平時極為罕見,游人難得去蓬萊及廟島列島一趟,更是不易看見海市蜃樓現象。但是,據以前的有關記載,海市蜃樓的出現也不是一點規律沒有,而是可以初步掌握其出現最多的時間。大多海市蜃樓出現在盛夏的7月份左右。尤當雨過天晴,海面上還有云霧海氣,刮起微微的東北風時,最有可能出現神奇的海市蜃樓景觀。 古人對海市蜃樓早有記載和贊美。北宋大科學家沈括在其名著《夢溪筆談》一書中,對蓬萊海市蜃樓現象作了科學描術:“登州海中,時有云氣,如宮室、臺樓、城堞、人物、車馬、冠蓋,歷歷可見,謂之‘海市’?!彼未笪膶W家蘇東坡曾亦作詩吟海市奇景: 東方云海空復空, 群仙出沒空明中, 蕩搖浮世生萬象, 豈有貝闕藏珠宮, 心知所見皆幻影, 敢以耳目煩神巧,
…… 據傳,蘇東坡登蓬萊閣時,不是海市出現時節,東坡也不曾觀賞到海市奇景,這首《詠海市》詩,是根據人們傳說而作的。經過詩人豐富的想象,獨特的加工,好像寫的如真一般,何況蘇東坡系一代名豪大家,故此詩仍被鐫刻于蓬萊閣的石壁之上,傳至后世。 海蝕地貌奇觀也各有特色:有的突兀群聚,有的孑然孤立;有的像鋒利的寶劍,直插云霄;有的像威武的雄獅,昂首伏波;有的像一對情侶摩肩擦臂,親密無間;有的像窈窕少女,凝神靜坐,若有所思……這些奇礁怪石或雄渾粗獷,或古樸清幽,或玲瓏剔艇,神韻各具,形成了廟島列島的奇景。海灘之景,以北長山島上的半月灣為最,此灣內卵石渾圓,有的潔白如美玉,有的鮮紅如瑪瑙,有的橙黃如蜜桔,有的絳柴油如雕檀,有的晶瑩如琥珀,有的漆黑如黛墨。顆顆卵石,均為佳品。至于大黑山島的蝮蛇和古墓,砣磯島上的石塊,大、小竹島的翠竹,車由島上的鳥群,大欽島上的蝎子等等,均是島島有景,景景各異。 如此奇美的廟島列島是怎樣形成的呢?據考證,廟島列島原是山東半島的一部分,與大陸連接在一起,后因地殼運動,山地海面升降的變化,造成了廟島殃島與大陸的分離,成為海中之島群。組成廟島列島的主要巖層是震旦系的變質巖,局部有燕山期的花崗斑巖,在大黑山島的頂部有上第三系到第四系的玄武巖。在構造上,這些島嶼排列在北北東向的斷裂帶上,巖層走向近于南北。它們大抵與渤海海峽斷陷同一時期形成,可能為第四紀時期。在各島上,還見有第四系堆積物,如中更新統的紅色坡堆積物,上更新統的黃土堆積,黃土以大欽島、大黑山島保存最為完好,其上限達到海拔60米左右,黃土中夾有海相和陸相軟體動物化石。在晚更新世冰期低海面時,黃、渤海海底變為陸地,廟島列島只是陸地上的小丘。在渤海和黃海南部的海底,發現了屬于那個時代的大型食草動物殘骸,也證明了這一點。冰后期海侵以來,廟島列島地處潮流、海流的進出通道,海底受到了強烈沖刷,在老鐵山水道的最大深度可達79米。 復雜的地質構造和地貌形態,蘊育了豐富多彩的海邊奇景;宜人的氣候和潔凈的海水,生長了眾多的海生動物和植物。廟島列島地處渤、黃兩海之間,是多種魚蝦回游的必經之地,有對蝦、鲃魚、鮐魚、刀魚、鱸魚、鯧魚、鲆鰈、黃花、螃蟹等20多種主要經濟魚類。加上廟島列島海域遼闊,港灣眾多,水質肥沃,是一個良好的天然海上牧場,盛產海帶、紫菜、裙帶菜、貝類等貝藻生物。珍貴的海產品有鮑魚,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被譽為海味之冠。扇貝也是一種珍貴貝類,其肉質鮮美,富含蛋白質、鈣、磷、鐵、核黃素等,是食用和醫用的良好海產品,經濟價值極高。扇貝的閉殼肌,制干后就成為干貝,是美味佳肴。此外,海參、海膽也是十分珍貴的海產品。海參營養豐富,可以補胃壯陽、益氣滋陰、通腸潤燥、臺病健身、延年益壽等,自古以來被視為海中珍品。海膽不僅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且是人們喜愛的觀賞動物。 住宿:
山東長島四面環海,碧波浮翠,風光旖旎且物產豐博,旅游食宿接待設施完善,目前擁有高、中、低檔賓館、飯店113家,床位近4000個,其中,6家旅游定點賓館擁有接待床位650余個,縣內65家個體旅館,擁有床位近1800余個,全縣共有14個村經營“長島漁家樂”項目,業戶達600余戶,床位近8000個。游客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賓館和飯店。
交通:
濟青高速——濰烏高速——蓬萊西下——蓬萊碼頭乘船,可達景區,大約需要60分鐘; 美食:
長島四面環海,碧波浮翠,不僅風光旖旎而且物產豐博。綿長的海岸,肥沃的黃、渤海水質是多種魚蝦回游的必經之地。這里自然生長的貝藻類多達200余種,其中扇貝、鮑魚、海參、海膽、赤貝、蝦夷貝等名貴海珍品享譽中外。不必說種類頗多的海珍名肴,只說漁家的風俗小吃,足以讓您垂涎三尺、回味無窮。而長島的秋季正是您吃百種海鮮的最好季節,鮮活蹦跳的上網魚蝦等著您來品嘗來酣飲。
更多長島旅游資訊:去長島旅游網 www.www-999lt.com 長島漁家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