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長島旅游直接收入達7000多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7億元。今年1—7月份,全縣進島游客達53.2萬人,同比增長27.8%;門票收入700萬元,同比增長70%。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長島歷來把養殖業作為第一主導產業,曾以櫛孔扇貝產量占全國75%而名聲大振,過去島上漁民年人均收入近萬元。1996年后,長島扇貝生產連年遭災,經濟收入銳減。開發海島風光旅游資源成了長島人拓展經濟新空間的新招式,但苦于缺乏特色旅游項目,一直難成“大器”。
1999年,該縣王溝村漁民率先嘗試了“長島漁家樂”旅游項目,把游客請到了普通漁民家里,吃漁家飯,睡漁家炕,體驗漁家生活。獨特的風俗及淳樸的民風中所包含的旅游價值,產生了強大的吸引力,僅三個多月就接待游客3000多人,直接收入近30萬元。
據經濟日報報道,長島縣的決策者認識到,不僅山水風光是旅游資源,就連漁風漁俗、漁家生活都是吸引游客的“賣點”。旅游產業如同商品經濟一樣,沒有特色難有大的作為。于是他們抓住休閑度假式旅游漸受青睞的時機,啟動民間資本擴大旅游經濟規模和領域,鼓勵漁民在休漁期投資或從事具有海島民俗特色的“漁家樂”家庭旅游業經營,適時引導漁民紛紛搞起“漁家樂”特色旅游項目,做起了特色旅游的文章。他們把游客請進漁家,與漁民同吃、同住、同出海,白天邊捕魚網蝦,邊欣賞山海勝景;夜晚圍著篝火唱漁歌看舞龍,漁家風味小吃更是風味十足,游客可以真真切切地過上一把當漁民的癮。
據了解,該縣僅南長山島和北長山島就有200多戶漁民從事“漁家樂”旅游項目,共有接待床位2500多個,占全縣旅游接待能力的1/3以上。
更多長島旅游資訊:去長島旅游網 www.quchandgao.com 長島漁家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