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公路網規模進一步擴大,總里程突破2萬公里,高速公路突破675公里,高速公路密度位居全省前列。普通國省干線中二級以上公路比例超過95%。農村公路突破1.8萬公里,建制村通硬化路率達100%。公路管理和養護機制基本建立,國省干線公路優良率不低于90%,農村公路優良率達到70%。在《煙臺市“十三五”交通運輸山東旅游網發展規劃》中提到,公路方面將繼續完善高速公路網布局,全面提升國省干線服務能力,提高農村路網通達深度和網絡化程度,逐步形成以高速公路為主骨架、普通國省道為補充、農村公路為基礎的“布局合理、結構優化、安全暢通、四通八達”的公路網體系。
規劃建設東起煙威邊界、西至煙濰邊界濱海旅游觀光路
根據《規劃》,“十三五”期,全面建成“四縱三橫兩聯”高速公路網布局,重點推進文登萊陽高速,加強煙臺市與榮成方向和濰坊方向的高速公路貫通,提升萊陽市高速公路服務能力;加快建設蓬萊棲霞高速和龍口青島高速,加強煙臺市域內部組團間高速聯通,提升主要港口高速公路服務能力;加快開展棲霞海陽高速、G18高速外移和牟平萊州高速融合的前期研究工作,做好項目建設儲備工作。
“十三五”期,繼續加強國省干線公路斷頭路建設,促進國省干線貫通,重點推進S303(玉林店立交-徐村立交)、G517(長島段)、G228沿海公路(萊州濰坊界-三山島)、S505與沿海公路連接線等項目;進一步完善海陽和萊陽等繞城公路建設,加快推進S202(海陽城區)、S209(棲霞城區、萊陽城區)和G204(山東旅游線路山前店-馮格莊)等項目;研究G228煙臺境牟平至開發區段線位規劃調整方案,在部省公路專項規劃調整時統籌納入。
另外,推進國省干線公路提檔升級。加強區縣間國省干線公路通道升級改造,基本實現煙臺市區與其余各縣市區至少有一條一級公路連通,各縣市區之間至少有一條二級及以上普通干線公路連通;推進G228煙臺長島漁家樂、G206、G204、G517、S208、S209、S306、S308、S210等國省干線不達標路段升級改造;加快推進主要旅游景區的國省干線升級改造。規劃建設東起煙威邊界、西至煙濰邊界濱海旅游觀光路,統籌國省干線與重點方向國防交通網絡建設,有序推進國防公路建設工作。
實施一批旅游路、資源路、產業路等縣鄉道改造
《規劃》提出,進一步提高農村公路的發展質量和服務水平。繼續推進“四好農村路”示范縣、“重要農村公路”和“通村油路”項目建設,實現建制村100%通硬化路;改善聯系經濟新區、工業園區、農業經濟區、礦區、新建港口的農村公路路面通行條件,推動農村公路整體技術等級水平提升,盡快實現農村公路達到三級及以上技術等級標準。
按照建制村通客車的要求,加強農村公路不達標路段(路基寬度小于等于4.5米、路面寬度小于等于3.5米)改造,改善農村客運通行條件;加大農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設、危橋改造、渡口改造(渡改橋)實施力度,積極開展安全隱患治理,不斷提高農村公路抗災能力和農村交通安全水平。
針對人口規模、經濟發展、產業開發等具備條件的自然村實施道路連通工程,重點推進鄉鎮及建制村和一定條件的自然村之間農村公路網絡化發展,進一步提高農村公路網密度和服務水平,力爭實現“村村互連互通”。實施一批旅游路、資源路、產業路和新型村鎮出口路等縣鄉道改造,發揮農村公路對小城鎮建設和農業現代化的引領作用。統籌好農村公路和部隊進出口道路建設。
公路變局
完善便捷通暢的公路網絡
1、繼續完善高速公路網布局。“十三五”期,全面建成“四縱三橫兩聯”高速公路網布局,重點推進文登萊陽高速,加強煙臺市與榮成方向和濰坊方向的高速公路貫通,提升萊陽市高速公路服務能力。
2、全面提升國省干線公路服務能力。“十三五”期,繼續加強國省干線公路斷頭路建設,促進國省干線貫通。
3、推進國省干線公路提檔升級。加強區縣間國省干線公路通道升級改造,基本實現煙臺市區與其余各縣市區至少有一條一級公路連通,各縣市區之間至少有一條二級及以上普通干線公路連通。
4、提升農村公路服務能力。按照“四好農村路”的要求,適應保障改善服務民生的需要,進一步提高農村公路的發展質量和服務水平。
5、夯實農村地區出行安全基礎。按照建制村通客車的要求,加強農村公路不達標路段(路基寬度小于等于4.5米、路面寬度小于等于3.5米)改造,改善農村客運通行條件、
6、有序完善農村公路網絡。繼續推進農村公路網化示范縣建設,重點推進鄉鎮及建制村和一定條件的自然村之間農村公路網絡化發展。
7、推山東省旅游進實施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加強對現有公路的安全隱患排查,加強對臨水臨崖、坡陡彎急等重點路段的安全隱患治理;結合國省道和縣鄉公路新改建山東旅游景點工程,同步完善安全防護設施,全面完成鄉道及以上行政等級公路安全隱患治理,實現交通安全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安全防護水平顯著提高。推進公路生命防護工程向通公交、通校車等重點村道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