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旅游局把“美麗中國——全域旅游年”作為全年旅游主題,近日,“美麗青島——2018全域旅游年”也正式啟動。鄉村旅游作為發展全域旅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不斷拓展旅游發展空間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于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帶動農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就業增收也起到重要作用。
經過多年培育和發展,青島市鄉村旅游漸成規模。截至目前,已經培育國家級、省級、市級鄉村旅游品牌610余家,其中,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4個,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戶4個,中國鄉村旅游金牌農家樂28個,國家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4個;國家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13個;國家休閑農業精品景點21個,中國美麗鄉村6個,中國美麗田園2個,涉及漁家風情、休閑山林、濱河生態、溫泉養生、田園休閑、歷史民俗等多種業態。
未來青島鄉村旅游將拓展市郊成為海濱旅游和休閑度假的重要空間,構筑內容豐富、高中低端組合、長短線結合、特色化發展的市郊休閑度假產品體系。近年來,為發展鄉村旅游,青島市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旅游業率先科學發展若干政策的意見》和《關于加快鄉村旅游發展的意見》,建立完善推進機制,在加大資金投入、土地規劃支持、給予稅收優惠、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明確的規定。通過鄉村旅游品牌創建,形成了漁家風情、休閑山林、濱河生態、溫泉養生、田園休閑、歷史民俗等六大旅游產品體系。近年來,培育了“山海人家”“山里人家”“茶鄉人家”“惜福人家”“膠東漁家”等鄉村旅游品牌,推長島漁家樂出了嶗山綠茶、北宅櫻桃、金鉤海米、沙子口鲅魚等30多個特色產品。
嶗山區:新增四個省級鄉村旅游特色點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17年,嶗山區加快實施“上山下?!薄懊利悕魃健焙汀班l村振興”戰略行動,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開展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旅游方面,繼曉望社區、東麥窯社區獲評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之后,省旅游發展委發文命名,嶗山區王山口社區獲評山東省旅游特色村,竹溪山居觀光園獲評山東省農業旅游示范點,碧海藍田生態園和山泉灣櫻珠園均獲評山東省精品山東省旅游景點采摘園。
嶗山區已將全面提升嶗山區旅游發展的產業品質、環境品質、生態品質和文化品質作為工作之重,力爭全域旅游格局、供給側結構改革、精細化管理、美麗嶗山建設取得新突破,再上新臺階。目前,嶗山區已有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2個,國家級工農業旅游示范點7個,中國鄉村旅游金牌農家樂7個,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戶1個,中國鄉村旅游致富帶頭人3人;省級工農業旅游示范點7個,山東省旅游強鎮3個,山東省旅游特色村19個,省級休閑漁業示范點1個,省級精品采摘園13個,省級開心農場4個,山東省省級農家樂44個。
嶗山區下一步將結合正在推進的新舊動能轉換工程,在嶗山區總體規劃框架下,編制全域旅游發展規劃和產業規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旅游龍頭項目,打造旅游產業集群,形成完整產業體系。還將以郊野公園建設為抓手,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加快生態田園綜合體建設,打造旅游生態系統。
西海岸新區:以旅促農,促進鄉村建設
近年來,西海岸新區依托良好的區位優勢和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條件,逐漸走出了一條“農業”與“旅游”融合發展的路子。新區因地制宜發展了觀光度假、住宿餐飲、康體養生、休閑娛樂、科技展示、研學培訓、滑雪垂釣、節慶等多種形式的鄉村旅游業態,截至目前,已創建各級各類鄉村旅游品牌共計137個,其中國家級鄉村旅游品牌4個,省級鄉村旅游品牌87個,市級鄉村旅游品牌46個。鄉村旅游已發展成為新區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重要渠道,成為鄉村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的傳承陣地,成為農村經濟中頗具特色和發展活力的新興經濟增長點。
新區王家臺后村利用緊靠瑯琊臺和龍灣海水浴場西岸的優越條件,充分利用旅游資源,積極組織村民從事旅游關聯產業開發,積極發展以家庭旅館、漁家宴為重點的海濱旅游業,目前,王家臺后村家庭旅館80余家,其中三星級漁家樂達十幾家。床位700余個,游客可以住漁家屋、吃漁家飯、游千古名勝瑯琊、趕海撿螺拾貝,享受漁家生活的樂趣。同時,新區還開展旅游名村評選,自2017年起,將連續三年,每年評選最多10個“旅游名村”。
下一步,新區將開發一批具有知識性、趣味性、競技性、娛樂性和參與性的現代農業觀光游、鄉村生活體驗游、鄉村民俗風情游、康體養生游等鄉村旅游產品業態,形成一批具有區域風情特色、知名度較高的鄉村旅游商品,突出傳統地方特色菜、農家菜山東旅游線路,通過旅游傳播新區的飲食文化。
城陽:旅游節慶覆蓋全域全季
2017年,城陽區舉辦了繽紛多彩的旅游節慶活動,大力發展了城陽東中西全域旅游,真正做到“全域四時有節”。立足本土的草莓、櫻桃、紅杏、葡萄等主要果品采摘資源,陸續舉辦了羊毛溝花燈美食節、草莓采摘節、山色峪櫻桃山會、少山紅杏節、宮家村葡萄采摘節、羊毛溝水上啤酒節、羊毛溝菊展等旅游類節慶活動。
2017年,城陽區接待游客數量與旅游收入的增幅分別超過15%和35%。羊毛溝花海濕地獲評國家3A級旅游景區,新增山東省“好客人家”農家樂5家,12個省級旅游特色村、工農業旅游示范點、精品采摘園;5個市級鄉村旅游特色鎮、特色村、特色點等。
,城陽區旅游局將重點推進旅游業與農業、工業、文化、養生等融合發展,打造魯邦風情街、徽商中醫養生文化館、何秦根雕藝術館、百福峽谷風景區等旅游新業態項目;探索開發以翠林云莊項目為依托的田園綜合體發展模式;推進民宿產業在東葛、云頭崮等社區取得新成果。
即墨:鄉村旅游帶動村民經山東半島旅游濟增長
2017年,即墨區通過推進旅游特色鎮村建設,加大鄉村旅游培育和旅游扶貧,推動“鄉村振興”計劃落地,旅游基礎配套不斷加強,加大對核心景區、龍頭企業、鄉村旅游點的重點扶持。同時,指導即墨區60處鄉村旅游點開展標準創建,其中周戈莊創建省旅游特色村,15處省級農業旅游示范點創建通過驗收。田橫溫泉被列入全國首批運動休閑特色小鎮試點。即墨成為青島地區唯一入選“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市”的縣市。
2017年,即墨鄉村旅游亮點紛呈。田橫島省級旅游度假區通過馬術+演藝+節會+體驗+采摘形式,打造寶湖馬術小鎮特色項目,填補青島空白;靈山鎮“2017中國·靈山玫瑰節”推出18項線上線下活動,共接待游客49萬人次。田橫島省級旅游度假區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田橫祭海節”民俗傳統為依托,開展“田橫祭海、開海”系列節慶活動。2017年祭海節、開海節吸引海內外游客50萬余人次。
即墨將按照旅游業總體規劃布局,推進全域旅游建設,堅持規劃引領、加快大沽河等重點區位旅游規劃制定完善;加大對玫瑰小鎮、田橫島省級旅游度假區等重點鄉村旅游區位的政策傾斜力度。加大對鄉村旅游公廁、信息咨詢中心、智慧旅游等公共服務設施方面的資金投入力度;引導扶持旅游景區企業開展標準創建,進行提檔升級,加快特色鄉鎮建設和省、市級旅游特色村鎮評定進程。
膠州:積極創建山東省旅游特色村
2017年,膠州市持續開展鄉村旅游品牌創建工作。為2016年度獲評的山東省旅游特色村、工農業旅游示范點、精品采摘園、星級農家樂等全部21家創建單位從省旅游發展委指定的公司定制了標準化標牌;組織創建省級旅游強鎮、特色村、示范點等,成功獲評特色村1家、工農業業示范點4家、采摘園1家、“好客人家”星級農家樂3家;順利迎接青島市級鄉村旅游扶持獎勵單位驗收,成功獲評特色鎮1家、特色村2家、特色點2家、鄉村旅游合作社1家。
同時,根據山東省農業廳、省旅游發展委聯合印發的《關于開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創建工作的通知》的有關要求,積極配合市農業局做好鄉村旅游示范點的篩選和推薦,以及申報材料的編制,成功獲評“山東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
,膠州市將繼續開展省級鄉村旅游創建,并積極組織好洋河慢生活體驗節、大沽河旅游節、吳家核桃節、旅游惠民月等旅游節會活動。
平度:民宿村建設突飛猛進
民宿村建設突飛猛進,依托景區,突出特色,重點打造了大澤山響山潘和北蔣家、云山西宋戈莊、舊店東石橋和九里夼、古峴一里和二里、仁兆鎮張家曲堤、店子下洄、田莊官北、蓼蘭楊家頂子、同和姚家荊戈莊12個民宿村,目前已投入資金2億元,山東旅游點村莊外部風貌整治已全面完成,民宿房舍的租賃、裝修等工作正在緊鑼密鼓推進,部分民宿有望在“五一”前開業,將成為平度旅游的引爆點,推動平度旅游發展進入新階段。
截至目前,平度共有4A級景區1處,3A 級景區4處,平度旅游提檔升級成效顯著,茶山、藍樹谷呈現出良好的龍頭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