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長島之前,因為更喜歡一些原始風貌的海島景色,在網上惡補長島漁家樂功課后,最后選了北島店子村。
下午2點55分,我們乘坐的興龍號客輪緩緩啟航,船上的游客并不是很多,除了幾個在倉內睡覺的游客,大家都興奮的涌到甲板上看海景,拍照。
雪白的浪花在船舷邊飛濺,潮濕涼爽的海風吹的人感覺微寒。漸漸的興龍號駛離了蓬萊港,茫茫大海除了幾個浮標外,什么也看不到了,只感覺海天一色。
經過40分鐘的航行,有游客開始又涌出船艙跑到甲板上,原來長島港已經漸漸出現在視線里了。
來不及欣賞南島的風景,下船后即離開長島港匆匆打車趕往北島的店子村。
的士司機是個很熱心健談的中年男子,他建議還是住在南島,然后自己去海鮮市場買些海鮮讓房東加工,這樣比較好。
但我們心記北島的自然海島風光,雖然被他說的心動,但還是依然奔向北島。
到了店子村,選了路邊的一家漁家,放下背包后直奔月牙灣。
站在月牙灣的西首東望,讓人眼前一亮的布滿五彩鵝卵石的海岸像一個彎彎的月牙環抱著蔚藍的大海。
海岸邊的鵝卵石,一塊塊珠圓玉潤,晶瑩可愛,像璀璨的寶石撒滿海岸,讓人仿佛誤跌進一個神話傳說中的藏寶洞。
慵懶的下午,你不必考慮任何事情,只管盡情的聽海浪沖刷著海岸的鵝卵石發出的嘩啦聲,忍不住像個孩子一樣在海邊翻弄尋找自己喜歡的卵石,貪婪的往隨身帶的腰包里塞,直到裝的盛不下為止。
對于自己喜歡的超大的鵝卵石,只能望“石”興嘆。
月牙灣的西首,有聳立的危巖和礁石,如斧劈一般,五彩色澤,軟硬質地層疊,想必海岸邊的鵝卵石,是有這些被自然風化和海水沖刷而坍塌下來的山石形成的吧。
與危崖之間,有一危亭聳立于山石砌就崖端,登亭憑欄臨風,有凌空戰戰兢兢之感,但卻是觀海的絕妙去處。
無垠的海邊,只有一老者悠然海釣,老者60幾歲,顯然不是漁民的裝束和氣質,和善開朗健談。在長島2日,總見到他下午在海邊釣魚,收獲頗豐。
看到滿滿一桶魚,想想回家后可以是一家人餐桌上的美味,倒杯白酒海侃一氣,不由不羨慕煞人。
長島的海釣上來的魚,大部分是當地人稱之為的“黑魚”和黃魚,兼或有海鰻或者海蟹。紅燒或者做湯,味道鮮美嫩滑自不必說,單是享受那份自己勞動后的幸福感和成就感,絕不是拿錢去市場買回家后所能體會到得。
天色減晚,西望紅日漸漸要隱進青山里了,暮色蒼茫中的月牙灣,寂寥無人,只聽到海浪沖刷海岸的聲音和耳邊呼呼的海風。
帶著淡淡的倦意回“家”了,“家”里有熱騰騰的晚餐早就準備好了呢。
海霧中,長島港漸漸顯示出了它的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