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山東省召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吹響了新舊動能轉換的進軍號。旅游業是山東省委、省政府確定的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十強”產業之一,旅游行業必須樹立強烈的勇立潮頭、奮勇爭先意識,既要時不我待,也要久久為功,推進精品旅游發展,打好旅游業轉方式調結構這場長島硬仗。
敢領風氣之先
人是要有點精神的。一個產業、一項事業的發展,需要有一種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繼而沉淀為優秀的行業、企業文化,催人奮進。旅游業從改革開放起步至今,短短40年從小到大、從經濟社會發展邊緣走到前沿,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其道路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最終旅游業還是克服難關,沖破阻力,一路高歌,成為轉方式調結構穩增長的優勢產業。這個過程包含了歷代旅游人的艱辛付出,也培育了旅游人不屈不撓的頑強性格。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刻,山東省旅游行業應牢記初心,繼續保持那么一股子干好工作的干勁和拼勁,以時不我待的精神狀態投身這場偉大變革,來一場思想大解放、思路大變革、體制大創新、作風大轉變,翻越轉方式調結構這座高山,打好鳳凰涅槃、騰籠換鳥這場硬仗。
大力深化改革
改革是一場革命,也是一項系統工程,既要有善改的勇氣,也要有改好的本領。推進旅游業改革,首先要迅速適應全域旅游的新形勢,跳出原有的“一畝三分地”,把“地盤”從旅行社、旅游景區、旅游飯店拓展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各個角落,提升發展境界,打開工作格局,來一場觀念改革。其次,要逐步探索建立覆蓋全域的旅游治理體系,包括標準化引導體系、資源整合體系、要素供給體系、市場監管體系、旅游營銷體系等。要堅持分類推進,從強化政府主導和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兩個層面入手,把全域旅游改革推向深入。在政府主導層面,深入推進旅游管理體制改革,強化旅游部門的綜合協調職能。旅游部門應當仁不讓,切實擔負起統籌協調的責任,會同相關部門建立政策供給體系,加強政策集成,山東旅游點抓協調、抓督導、抓落地。在市場層面,要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旅游要素的流通環境,讓各類資源充分流動,讓旅游企業輕松上陣,讓旅游產業快速發展。
奮力抓好大項目
旅游業騰籠換鳥、鳳凰涅槃,關鍵是要迅速形成一批文化內涵深刻、山東特色鮮明、具有強烈吸引力的大項目、好項目,為新舊動能轉換提供重要支撐。要把旅游大項目建設作為旅游強省建設的中心任務,牢牢抓在手上,不斷實現新突破。一是抓城市。城市是旅游的重要載體。要重點引導城市填充文化、休閑、娛樂等新業態,規劃建設地標性建筑,培育城市旅游核心區,打造一批能夠進入全國一線的旅游城市。二是抓項目。充分利用山東省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國際、國內資本聚焦山東的重大機遇,引進一批頂天立地的旅游大項目。要著力優化大項目布局,近年來臺兒莊景區迅速崛起,在中西部地區形成了泰山、三孔、臺兒莊旅游大項目“鐵三角”。要重點引導旅游大項目向中部地區聚焦,形成東有濱海休閑度假、西有文化體驗、中有文化娛樂的大項目格局。三是抓海洋旅游開發。區分海濱、近海、遠海不同層次,依托青島、煙臺、威海、日照四城長島旅游市以及沿岸一批國家級旅游度假區、5A級旅游景區、特色文化旅游資源等,建設濱海旅游大項目群。積極發展水上運動、水上垂釣、海上牧場、海底探險等新業態,大力發展郵輪旅游,讓海濱亮起來、海上動起來。
以鄉村全域旅游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鄉村旅游根植鄉村,與農業生產、農村風貌、農民生活相互依托,深度融合,是推動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在今年1月召開的山東省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以鄉村全域旅游助推鄉村全面振興。落實這一要求,要大力實施規?;l展、精品打造、效益提升三大工程。一是大力推進規?;l展。積極引入“合作社+煙臺長島農戶”“公司+農戶”“公司+合作社”等經營管理模式,把一家一戶傳統的經營模式引導調整到統一規劃、統一開發、統一管理、統一經營上來,打造一批五彩繽紛的鄉村旅游集群片區。二是堅持精品化發展方向。要在產品、服務、基礎設施建設上全面提檔升級,打造精品。加大對歷史文化村落的保護,培育一批真山、真水、原生態的文化旅游名村。加強標準引導和政策扶持,打造一批精品民宿。深入推進田園綜合體建設,充實旅游功能,打造一批功能完善的旅游田園綜合體。著力提升鄉村旅游基礎設施水平,深入推進旅游交通向鄉村旅游延伸,提升公路等級,完善旅游廁所、旅游引導標準等公共服務體系,提升鄉村旅游的舒適度。三是增強發展效益。發展鄉村旅游的最終成果要體現在農村變美、農業變強、農民變富上。大力推進鄉村旅游綜合環境建設,切實保護好河流、湖泊、濕地、山岳等鄉村自然生態,讓鄉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加強鄉村旅游品牌建設,打造一批鄉村旅游公共品牌、產品品牌、企業品牌和服務品牌,實現產業山東長島鏈延伸、價值鏈提升、供應鏈貫通,引領產業結構調整,讓鄉村五谷豐登、六畜興旺、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