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充分發揮農業的休閑觀光功能,努力打造“旅游+農業”產業發展新模式,著力做大鄉村旅游產業,實現旅游產業與休閑農業的有機融合,使鄉村旅游成為群眾休閑消費的新去處、旅游產業發展的新亮點。
魚山鎮以深厚的文旅底蘊為依托,大力發展休閑觀光旅山東省旅游游農業,以小店金龍木瓜觀光植物園為依托,沿旅游路自南至北重點促進房奇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提檔升級,打造農業采摘百果園;牛角店鎮將擦亮“東阿草莓”金字招牌,打造聊城最大的草莓采摘基地,把基地打造成集采摘、餐飲、住宿、休閑于一體的草莓采摘觀光園,實現一二三產業相互融合。在《東阿縣鄉村旅游提檔升級工作方案》中,提出大力爭取財政投入扶持、金融支持、土地優化等政策,明確了旅游、國土、水利、農業、林業、住建等多部門的職責,營造合力,全方位打造田園氣息濃厚、環境優美、服務功能完善的農業旅游園區,以滿足游客的旅游觀光休閑需要。
“旅游+農業”:東阿旅游產業發展的新亮點
2017年,東阿縣劉集鎮新眾家庭農場借助東阿創建“國家全域山東旅游景點旅游示范區”的契機,成立了青少年農耕文化教育基地,并積極與各旅行社進行對接,將采摘葡萄、體驗傳統農耕文化納入東阿3日游線路,去年共接待4萬多名游客。該農場已經成為東阿“旅游+農業”融合發展的成功典范。
發展旅游觀光農業,必須建設獨具地方特色的品牌基地。東阿縣根據轄區地域和交通條件,因地制宜,合理規劃,構建起了嶄新的農業旅游發展框架。積極發展現代農業示范園山東長島漁家樂、精品采摘園、好客人家農家樂等項目。圍繞黃河沿線發展特色農業,擴大油用牡丹種植規模,打造“百里黃河百里牡丹、百里黃河百里核桃”觀光長廊。在沉沙池濕地公園片區,推廣種植特色農作物,發展農家樂,引入休閑度假項目,打造集黃河文化、農耕文化、灌溉文化和池區原生態民俗風情于一體的國家4A級濕地生態旅游區。
東阿縣依托農業生產條件優越、農業種植資源豐富的優勢,充分挖掘鄉村生態休閑、旅游觀光、文化教育價值特色,用豐富多彩、別具一格的體驗吸引游客,使各種特色農業園區在東阿“遍地開花”。目前成功打造了銅城街道艾山村艾山精品牡丹園、新城街道大王村康源家庭農場、牛角店鎮黃起元村草莓采摘園、姚寨鎮棗科楊村百合觀光園、劉集鎮陶莊村新眾家庭農場、魚山鎮周井村草莓采摘園等一批特色農業觀光園區。其中,艾山精品牡丹園景觀被省農業廳、省旅游發展委員會評選為“齊魯美麗田長島民宿園”,新農藝園獲得山東省“十佳觀光果園”榮譽稱號,艾山牡丹園、新農藝園也被納入2017年聊城市鄉村旅游綜合體。康源家庭農場創新方式,種有芹菜、韭菜、西紅柿、草莓、蘋果、梨、桃、柿子、西瓜等多種蔬菜、水果,確保了游客一年四季隨時都可以采摘和品嘗不同美食。
目前,東阿縣已創建星級農家樂3家、特色農家餐館300余家、特色鄉村旅游點30多處、旅游強鎮2個,越來越多的農民享受到了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帶來山東旅游景區的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