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膠東半島的渤海海峽上,有一個鑲嵌著32顆蒼翠如黛的明珠,這就是被人稱為“海上仙山”的美麗的長島!
去年和朋友一路歡聲笑語,從蓬萊乘船半小時就到達長島。頭頂潔凈無暇的藍天,四面是浩瀚美麗的大海,哦,它可真是個上帝的安琪兒!一切都那么靜謐,那么柔美,那么舒展,那么……
我們安排在長島漁家樂--這是當晚要下榻的地方。漁家的小院和農家的小院是那么的不同。這里海風的味道代替了農家泥土的味道,腥腥的,咸咸的,到處彌漫著。藍天、碧水、陽光和純凈的空氣,還有小巧的院落,小巧的瓦房,小巧的簡潔的客房,顯示出漁家的熱情、平和、富有、樸素。漁家的老板娘也方言濃重,聽起來是十分親切,讓我們感到這里的一切,分外地寂靜、祥和與優雅,跟在家沒什么兩樣的感覺。長島真是個避暑的好地方,山水相依,如詩如畫,無論多熱的白天,到了夜晚一定是涼快的。嗯,在此休憩,一定是愜意地無比!
放好行李,洗了把臉,我們去了林海公園。不止一次來過林海,有林有海,故以之名。它位于長島的一個山巔,是個極養人的一個地方,據說連那太極真人張三豐也來此采過氣,所以留下了一座八卦亭。臨海的一個山頭,矗立著一座9.7米高的建筑──黃渤海分界碑,順著箭頭所指,極目遠眺,果如其說,此線左右兩邊海的顏色涇渭分明,而且隨線,島下蜿蜒伸出一長截名位長山尾的灘陸,看來這山還真有點靈氣。長島的另一特色就是七個山頭立著七座風力發電機(我喜歡稱它為風車),全島的供電就靠這七個風力電機。此時,我們的身邊就有一個,七個風車,就象七個巨人,守護著這島,這?!?/span>
順著沿岸的石階往下走,一路都是山水相伴,一邊是山,一邊是水;一邊是剛,一邊是柔;一邊是靜,一邊是動??芍^風景優美,轉眼間,就又來到了海邊,舉目望去,登海云梯,369步臺階,又陡又峭,觸手可及,心里有了丁點地害怕,朋友說好比賽,看誰先攀登上去,我們就像大笨熊一樣,累得“呼哧呼哧”直喘,小孩好厲害哦,第一個就爬上頂峰。呵,這個369步臺階啊,我開心地笑了!369步臺階,終于被我們征服了,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悠然而生,美麗的大海啊,就在我們腳下,我們欣賞著自己,崇拜著自己,也快樂著自己!
第二天一早,我們首先來到了九丈崖,車子還未到目的地,就看到了那些高而險峻的崖壁,如同刀劈過一般,險、秀、美溶于一體,美妙與無倫比;海灘上不見一粒沙,全部都是一些各種奇形怪狀五顏六色晶瑩剔透的鵝卵石,大的,小的,圓的,棱的,不知不覺被這些可愛的石頭所吸引,如同美玉,又宛若琥珀,隨便拾起來一顆,就舍不得再丟下。我知道,這是夫的最愛了,貪心的夫和朋友揀了許多許多,背兜背著的,手里捧著的,呵,直到沒地方裝得下,才戀戀不舍的收手……
出了九丈崖,我們又來到了望夫礁,望夫礁迎風而立,不同于九丈崖的奇險,更多的是柔美。形狀像一婦女頭戴圍巾,懷抱嬰兒,故而得名。這里還有一個傳說的傳說:有一年臘月二十八,一位漁夫被迫出海打漁,突遇風浪而一去不返,他結婚多年餓妻子悲痛欲決,整天抱著未滿月的孩子站在海邊,希望有一天奇跡出現,她的丈夫能平安歸來。但是很多年過去了,親人沒有回來,她變成了不動的石像佇立在那里。成為了舊社會千萬個愛情忠貞、命運凄苦的漁婦的縮影。而可能也正是這個故事賦予了望夫礁無限的靈氣,看著她,讓人心中充滿溫柔,感動不已……
近中午時分,朋友又找來了快艇,我們一行人乘快艇20分鐘后,便來到了寶塔礁,因為礁石的形狀酷似寶塔而得名。遠望寶塔礁,景致更是叫絕,巍然像一座挺立的巨塔!它高約21米,直徑約5米,由石英巖和頁巖交替疊壓而成,千百年來經過風吹雨打和海浪侵蝕,橫向頁巖內縮,從而將礁石分成幾十層。特別當烈日炎炎躍上塔尖時,整個寶塔籠罩在一片紅霞之中,美妙絕倫,我稱此景為--浮圖映輝!真應了大詩人李白的詩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無論從哪個角度,且變換不同的位置去欣賞,都會領略出不同的天然妙韻,不禁為自然力的偉大而贊嘆著!好勝的兒子攀到礁的一半,我在遠處就擔心起來,喊他注意安全,別掉海里!夫則忙著為兒子拍照……
這次長島之行,我們一行是沿著蓬萊八仙的足跡,登船渡海,尋訪“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美麗的長島,九丈崖的巍峨與奇異,釣魚島的獨立與安詳,月亮灣的美麗與寧靜,林海(尤其是那369臺階)的蜿蜒與陡峭,寶塔礁的威儀與壯觀,還有那漁家樂的朦朧與別致……特別是二十幾年的老友相聚,大家吃住都在一起,像一個大家庭一樣,真是別有一番情趣,那一刻,真就希望時間的指針能夠停下來……
美麗的長島啊,讓我和朋友一起盡情享受了陽光的沐浴、呼吸了森林的氣息,感受了海浪拍礁的風采……放飛了久違了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