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山東省政府印發的《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對精品旅游產業的發展提出了明確的未來目標和定位。
山東省高青縣地處黃河三角洲腹地,北緯37°黃金緯度線上,是太公封地、田橫故里、儀狄之鄉、倪寬桑梓,鐘靈毓秀,人杰地靈。境內黃河、溫泉、農業等旅游資源豐富,濕地、湖泊眾多,自然生態環境良好。高青縣依托天鵝湖濕地慢城、在河之洲水上樂園、國井酒文化生態博覽園、御泉湯溫泉、農業嘉年華等旅游重點項目,形成了南部小清河歷史文化體驗游、中部北支新河溫泉休閑度假游、北部黃河慢城生態觀光游三條旅游線路,是山東省旅游綜合改革試點縣和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區。截至2017年,全縣共有4A級景區1家、3A級景區2家山東長島、2A級景區2家、1A級景區10家,旅游強鄉鎮2個,工農業旅游示范點13家,旅游特色村9個。獲得“中國健康養生休閑旅游名縣”“山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縣”等榮譽稱號。
作為高青縣旅游產業的牽頭部門,高青縣旅游局以推動全域旅游發展為主線,以推進旅游治理規范化、旅游發展全域化、旅游供給品質化、旅游參與全民化、旅游效應最大化為原則,全力推進全域旅游、旅游+、旅游投資、旅游消費、鄉村旅游長島民宿、旅游扶貧等各項重點工作,加快推進高青旅游產業健康發展,多舉措助力全縣新舊動能轉換工作。
編制實施“三鎮二園一帶”工程
依托豐富的溫泉資源,高品位建設國際一流富鍶溫泉特色小鎮;加速國井酒文化博覽園提檔升級,高起點打造國井小鎮;依托黑牛資源優勢,以打造中國“翰吉斯”為目標,高標準建設黑牛小鎮;深挖北緯37°優勢,利用19件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打造農業嘉年華產業園;加速天鵝湖國際溫泉慢城建設進度,建設中國最具特色的休閑康養濕地公園;挖掘黃河文化,依托安瀾灣景區地理優勢,打造沿黃地區獨具特色的黃河旅游休閑風情帶。
打好資源牌,深入推進文旅融合
發揮和放大“中國溫到山東旅游泉之城”的優勢,集中抓好以健康養生產業為主導,融合親水娛樂、休閑度假、生態宜居于一體的溫泉康養小鎮的開發,精心做好在河之洲、翡驪湯泉等項目的建設運營,把富鍶溫泉打造成高青旅游的引爆點、聚集點,打造中國北方的“休閑之都、康養圣地”。以天鵝湖溫泉慢城、艾李湖生態濕地、黃河安瀾灣等核心景區為依托,主打生態牌,做活水文章,把高青打造成京津冀滬地區以休閑養生、文化體驗、享受慢生活的特色旅游目的地。圍繞早齊文化發祥地的優勢,突出“太公文化”品牌,積極融入淄博市齊文化傳承創新示范區發展格局。
打好規劃牌,以高標規劃引領旅游業科學發展
聘請國內規劃能力強的團隊對高青縣旅游情況進行摸底考察調研,編制《高青縣全域旅游發展規劃》煙臺長島,編制出科學、系統、務實的規劃,為促進全域旅游突破發展打好基礎。推動建立健全規劃實施評估制度,推動規劃落地。推廣“多規合一”,將全域旅游發展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城鄉建設、土地利用、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等相關規劃,進一步優化旅游資源與其他資源的合理配置。鼓勵鄉村旅游資源優勢強、發展潛力大的鎮村或企業做好鄉村旅游發展的專項規劃,科學指導鄉村旅游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打好產業牌,促進景區提質增效
立足特色產業優勢,高端定位、高端規劃,加快國井、黑牛、溫泉等一批特色產業小鎮建設,打造動能轉換新引擎,推動優勢產業集約、集聚發展。開展精準招商引資,加強旅游項目策劃包裝;積極引進國內外戰略投資商、企業集團和旅游運營商落戶高青。積極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基金,健全政銀企合作機制,積極拓寬多種融資渠道,積極搭建富有高青縣特色的網絡招商推廣平臺。引進社會資本、金融機構參與旅游開發、實現旅游資源向旅游資本的轉化,逐步將高青旅游產業打造成加快經濟發展的新動能。組織旅游招商、專題推介活動,加大旅游項目在省內外的招商引資力度。加快推進旅游重點項目建設。實行重點項目聯席會議制度,強化旅游重點的調度,扎實做好全市“文化名城率先突破”旅游重點項目的投資考核認定工作。
打好鄉村旅游牌,圍繞鄉村振興計劃,突出全域旅游的打造
深入挖掘歷史文化、民俗人文、現代農業等鄉村旅游資源,鼓勵有條件的鎮村創新開發特色項目,拓展旅游的休閑游憩、文化、養生等功能,打造集參與性、趣味性、互動性和知識性于一體的鄉村旅游產品。加快完善鄉村旅游基礎設施配套,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精心設計開發一批高端民宿、觀光農業、休閑度假等旅游體驗產品,助力鄉村振興。加大力度培育鄉村旅游龍頭企業,引進大企業對蓑衣樊村提升改造以及對駱家村、沙李村等鄉村旅游資源富集區域實施整體開發。持續推進旅游扶貧工程。結合連片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發展鄉村旅游聚集區。積極申請專項資金,支持鄉村旅游和旅游扶貧。實施鄉村旅游“后備箱”工程和旅游商品體驗計劃,在景區景點、高速公路服務區、主要交通干道等游客集散點設立農副土特旅游商品銷售店,加快農副產產品向旅游商品的轉化,增加農民收入。
打好市場牌,加快資源向資本的轉換
堅持文旅融合發展理念,整合資源優勢,發揮“一線四城”的品牌效應,著力打造一批示范效果好、帶動能力強的大項目、好項目。成立專業化運營公司,激活和優化各類旅游生產要素,引進社會資本、金融機構參與旅游開發、實現旅游資源向旅游資本的轉化,精準落子,帶活全盤,逐步將高青文旅產業打造成加快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加大省內外客源市場開拓力度。在鞏固市內旅游市場份額的同時,大力組織赴東營、濱州、濰坊、天津、河北等周邊城市開展高青旅游專題促銷,重點突破濟南、青島客源市場。針對不同客源市場開展專題營銷活動。加強與國家、省市主流媒體合作,擴大高青旅游影響力。重點做好“溫泉慢城,魅力高青”文化煙臺長島漁家樂旅游目的品牌、鄉村旅游及新業態的宣傳推廣。著力開展線上線下互動營銷,利用微信、微博、新聞客戶端開展政企聯動、線上線下聯動的新型營銷活動,提高高青旅游影響力。策劃百名攝影師進高青、拍高青、炫高青活動,開展千家旅行社進高青踩線,擴大營銷推廣的廣度和深度。大力發展智慧旅游,開發高青旅游營銷系統,及時發布高青旅游最新資訊、最新圖片、視頻、產品手冊等營銷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