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旅游景點大全濟南市把民宿業發展作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在全省率先出臺《關于加快推進民宿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以及《濟南市民宿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和4個配套標準(條件),構建起了“1+1+4”的民宿業發展一整套制度體系,破解了審批和管理瓶頸,促進了民宿業快速健康發展,有力地助推了泉城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為行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民宿業作為旅游發展的重要內容和新熱點,是推進全域旅游發展的重山東的旅游要抓手,是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渠道,也是促進文化和旅游消費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濟南市優化布局,加強管理,促進文旅融合,全市民宿業得到較好發展。隨著城市品質的提升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全市民宿業規模小、品質低、經營不規范、政策保障不足等問題日益凸顯。其中最為關鍵的問題集中在民宿產品較多,但品質規模較低、民宿行業需要相對應的政策來提供支持和保障兩方面。
隨著旅游日益常態化,游客對旅游產品的需求不斷提高,民宿產品越來越受到青睞,民宿市場需求廣闊。但民宿業數量少、規模小,特別是地域文化特色不突出,檔次低、同質化嚴重;除此之外,隨著民宿行業的發展和民宿市場的擴大,民宿業不僅需要相關制度對其進行規范和約束,也亟需政策為其提供支持和保障。由于缺乏政策保障,民宿業在辦理消防、特種行業、衛生、食品等許可時無章可循,還存在土地滯障、資金保障、聯審聯批等問題。作為一種新興業態,國家、省、市對其沒有統一的入市門檻,“開業無依據、經營即違法”的現狀一直制約著民宿業快速健康發展。面對全市民宿業發展現狀,亟需深化制度創新,破解審批瓶頸,助推民宿業快速發展。
“放管服”破解審批管理瓶頸
民宿合法經營需辦理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食品經營許可證和特種行業許可證,并經消防安全檢查合格后按照旅館業標準辦理,程序繁瑣、難度較大。在充分調研基礎上,濟南市以市政府文件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民宿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和《濟南市民宿管理辦法》,明確了民宿申辦條件、聯審程序、經營規范、行業發展、監督檢查等內容。相關制度標準的出臺,破解了審批瓶頸。民宿業審批按照市級指導、區縣聯審的原則,由民宿業主提出申請,村(居)委和鎮(街道)簽署意見,區縣聯審辦公室牽頭組織審批相關單位,按照相關配套標準(條件)聯合受理、聯合審查、聯合踏勘、一表式審批,并將結果一次性告知業主,業主根據核驗結果辦理相關證照。審批流程的重塑從制度上確保了民宿經營在證照蓬萊長島辦理上有據可依,全面破解了民宿業許可證辦理難題和“開業無依據、營業即違法”的難題?!豆芾磙k法》作為全省首個地級市出臺的民宿業產業政策,被載入《全國民宿發展產業政策匯編》。
為推進民宿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濟南市修訂完善《濟南市旅游管理條例》,明確全市民宿產業發展管理職責,并成立市、區縣民宿發展綜合協調領導小組,搭建民宿業協調管理體系,負責全市民宿發展重大事項的決策及相關問題的協調處置。各區縣負責對民宿業經營進行事中、事后監管,落實日常監督管理及屬地監管責任,開展執法檢查、協同監管,規范民宿經營。消防部門負責提供民宿業消防安全檢查標準,公安、生態環境、衛生健康、市場監管等部門負責創新管理舉措,加強分類指導。成立濟南市旅游民宿協會,積極引導民宿經營者資源共享、行業自律、誠信經營、有序發展。
除此之外,濟南市還不斷加強政策引導,完善民宿業的政策支持體系?!秾嵤┮庖姟肪图涌焱七M民宿業發展提出了發展目標、工作任務和保障措施。加強用地保障和支持,優先利用農村存量集體建設用地和農村閑散地發展民宿經濟,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自營、出租、入股、聯營等方式依法使用集體建設用地發展民宿業,要求各區縣每年安排一定數量的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用于保障民宿項目建設。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市級財政連續5年每年安排2000萬元民宿業發展專項資金,用于扶持民宿集聚區、精品民宿獎補工作,對經評定符合相關標準的民宿,給予一次性資金扶持獎勵;對國內外民宿知名品牌,一次性最高給予100萬元獎勵;對民宿集聚發展示范區,一次性最高給予500萬元扶持獎勵。鼓勵民宿企業積極參與會議、公務接待、職工療休養等采購項目。強化金融服務,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拓寬民宿企業融資渠道,支持推出符合民宿經營特點的保險產品。
需求帶動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濟南市出臺的民宿業各項制度長島旅游使民宿業達到了建設有標準、管理有規范、審批有機制、政策有保障的發展要求,釋放出了支持鼓勵民宿業發展的強烈信號,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引爆了市場對民宿業的投資熱情,社會資金迅速聚焦民宿業,提升了市場對文化和旅游業特別是民宿業的信心和熱情,同時也引起了相關文旅產業的消費熱潮。以首批5家89個民宿授牌“泉城人家”民宿為例,授牌后全市各大特色民宿一房難求。在國慶節期間,重點監測的8家民宿入住率達到95%以上,申請參加聯審的民宿達到30余家。截至目前,濟南市新增民宿120個、床位2000張,全年預計累計接待游客120萬人次,帶動文化和旅游業收入達到7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5%和15%。民宿業的發展豐富了旅游產品消費供給、提升了旅游消費體驗、延長了文旅產業鏈條、帶熱了旅游休閑消費,有力地促進了濟南市文旅產業快速、健康、有序發展。
各項制度的出臺促進了一批特色鮮明的精品民宿打造發展,盤活了鄉村的旅游資源,整合更多的鄉村綜合資源向外推介,也為豐富的民間資本開拓了新的投資空間,形成了區域產業融合、服務品質提升的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推動全域旅游發展。章丘區、長清區、萊蕪區等以鄉村旅游帶動全域旅游發展的區縣,整合當地優勢資源,圍繞鄉村旅游、休閑農業、民俗文化等內容,將民宿業與旅游景區、農副產品加工、餐飲服務、休閑養生等相關產業深度融合,將全市景區(點)、民宿連點成線、連線成面,打造出長清區齊魯8號風情路、章丘區五彩山村、萊蕪區齊長城一線五村、南部山區泉鄉慢谷等鄉村旅游集聚示范區,形成了“民宿+景區”“民宿+文化”“民宿+設施觀光農業”等主題的休閑鄉村旅游模式。章丘區和長清區參加首批山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評定,并創建成為首批山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
借力民宿業發展,餐飲、住宿、觀光農業、休閑養生等產業不斷豐富,增強了各社會主體參與農村發展的渠道與創富積極性,帶動了鄉村居民創業就業、增收致富;對原有民房改造提升,打造民宿,盤活了鄉村閑置住房,鄉村建筑得到保護和復興;與民宿業相匹配的生態環保產業得到發展,改善了農村生態環境;吸引了一大批創業人才返鄉創業,打造出石子口石養山居、安子峪等精品民宿,激活了鄉村的創新活力;蓬萊長島漁家樂承載了山東快書、山東琴書、阿膠、鼓子秧歌等優秀傳統鄉村文化,提高了鄉村社會文明程度,鄉村文明煥發出新氣象;增加了鄉村集體收入,夯實了鄉村基層組織,確保了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安定有序。(張鑫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