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早六點到煙臺,煙臺籠罩在蒙蒙細雨中,出了車站步行20分鐘,到了長途汽車站,換車到了蓬萊,蓬萊的天有點陰沉。事先聯系好的漁家樂老板早已在碼頭等候,但令人沮喪的是海上起霧,碼頭剛好停航,只好在渡輪碼頭等待。天漸漸放晴,終于碼頭開始航運了,我們的長島之行也漸漸拉開帷幕。
船揚帆起航了,碧海藍天下,遠處的仙山時隱時現,海鷗時不時在海面掠過。相傳,很久以前,海中有蓬萊、瀛洲、方丈三座神山,山上瓊樓玉宇、玉器珠寶,滿目堂皇,吃了山上的果實還能長生不老,這神秘的傳說撩撥著人們的心弦。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為求長生,慕名來到渤海之濱找尋神山;公元前132年,漢武帝為了同樣的目的也踏上了這片土地,但他望神山而不遇,遂命筑一小城名曰“蓬萊”。于是,神話中的仙山蓬萊成為現實。
大概1個多小時的航行我們來到了長島。下船提前訂好的漁家樂老板已經在碼頭等我們了。一會就到住的地方了。扇貝和鲅魚餡餃子,著實讓我們飽餐了一頓。吃飯時根據漁家老板的介紹開始安排行程。長島有六個有名的景點,聯票是180元/人。當天下午,我們步行來到九丈崖。
九丈崖位于北長山島的西北角,西依珍珠門水道,北鄰國際航線長山水道,距長島縣城11公里。這是一組海蝕地貌的杰作---石英巖與千枚巖夾雜交疊的景觀。千枚巖風蝕后,脫落凹陷于崖體中,呈五彩色.很久以前的農歷2月2日,一條巨龍因觸犯了天條被天兵天將追趕到此,當它來到這里的時候,因無處藏身,非常著急,突然,它發現這里的石頭顏色和自己的皮膚顏色差不多,于是急中生智,立即盤在這巨崖之上,粗心的天兵天將沒有發現它,等它們追趕過去以后,巨龍便騰空而去,從此留下了這斑駁的痕跡,當地老百姓給此崖取名龍盤崖。(如圖)這里的山崖氣勢雄偉,君臨海邊;每一塊礁石都獨具風韻,特別的是龍舌垂釣,因一礁石酷似龍舌伸出海面而得名。
我們回到住處,又是一頓豐盛的晚餐等待我們,尤其是每人一只鮑魚,不過飯桌上煮熟的海蠣子就不如在海灘上的鮮了。
萬鳥島又稱車由島,海拔73.5米,面積僅有0.05平方公里,這樣的小島在煙波浩渺的大海之中,是一粒微小的沙粒,但它是成千上萬海鷗的家。每年四月下旬到七月下旬島上的鳥最多,而六月是海鷗的繁殖期,小海鷗出生后,要在島上慢慢長大,7月底8月初能飛了才離開海島。
我們的船在海面上拖出一條長長的浪尾,開始只是幾只海鷗跟著船飛,漸漸的海鷗多了起來,激動的人們開始撒出手中方便面和饅頭,逗引這些海面的精靈。船長告訴大家,還沒到地方呢,到了地方海鷗更多。幾個游客聽了趕快把最后剩下的半個饅頭藏在包里。我們的方便面也消耗了不少。海鷗越來越多,船停泊在海面上了,成群的海鷗歡騰雀躍,追逐著食物,壯觀!船長用一個細細的線拴了一個大蒜頭,帶了一個鉤子,趁著海鷗爭搶食物時拋在空中,一只海鷗上當了,咬住了鉤子,雖然努力在空中掙扎但還是被捉住。船上的幾位小游客問船長打算把它怎么辦,“紅燒!”,在眾位小朋友的一再央求下,船長終于放了那只受傷的海鷗。船返航的路上,起了一些風浪,站在船頭,船乘風破浪的感覺像坐免費的過山車。能夠如此親近風浪,拋卻煩惱,望著蔚藍的大海,人的心胸也變得開闊起來。
坐落于長島最北端的月牙灣又稱半月灣,沿著2000米的月牙長灘而建,看起來形狀極象一勾初升的新月。中午飽餐了漁家的包子,我們去月牙彎海濱游泳,當地人稱之為洗海澡.遺憾的是7月初的海水太涼了,但我們也收獲了不少海邊有特色的石頭。
晚上漁家又是一頓豐盛的晚餐,尤其是蒸海膽,味道鮮美至極。吃過完飯,有些微醉,我們決定到附近的月牙彎海灘上走走。朦朧的月色下,海浪在腳下呢喃,拋卻世俗的喧囂,心在自由翱翔。記憶中的老歌,在朦朧月色中隨風飄向大海的深處,飄向仙山鳥島...
由于當天的預報煙臺有暴雨,為了避免遇到來時的停航,中午匆忙吃過午飯,與漁家老板告別,趕到渡船碼頭,回到蓬萊,這時蓬萊已經下起了細雨。由蓬萊到煙臺后雨越下越大。原本計劃一游煙臺山公園,但暴雨中只能放棄計劃,找到火車站附近的“如家”連鎖店安頓下來,不甘浪費時間的我們又租了一輛車帶我們觀賞暴雨中的煙臺。滂沱大雨中的棧橋和煙臺海濱別有一番情趣。
旅游各項花費:
煙臺至蓬萊車票:18元/人,往返乘2;
蓬萊至長島船票:23元/人,往返乘2;
漁家食宿:180元/人/天,三天乘3;
景點門票:180元/人 (注:這是套票,包含六個景點,如果只打算領略風光就不必要買套票,因為各地風景區別不太大)
萬鳥島:200元/人 (是出海的船費,還是很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