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駐山東記者蘇銳)記者近日從山東省日照市文化和旅游局獲悉,該局計劃從今年起,利用3年時間,在全市建設100處“非遺工坊”,重點在非遺生產性保護和文創產品開發方面下功夫,推動全市非遺項目實現生產性轉化。
長島漁家樂日照市“非遺工坊&rdqu山東省旅游景點o;是為非遺山東省旅游保護與傳承搭建起的聚合資源平臺,將重點從非遺項目傳承乏力、影響力不夠、生產性轉化能力不強等方面破題,堅持“政府支持、市場主導、各方參與”的原則。山東旅游線路“非遺工坊”擬依托黑陶、農民畫、民間雕刻、剪紙、皮影、草柳編等適合帶動就業、有市場潛力的非遺項目,利用當地非遺保護設施、傳統工藝傳習所、閑置場所或企業廠房等進行改造或新建,形成一個相對集中的傳統工藝生產、培訓、交流和展示空間。
“非遺工坊”的發展目標是依托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工作室或者加工基地建設,由傳承人自己運營,通過采取訂單式銷售、加工制造、開展各種特色體驗等形式,吸引大量市民和游客體驗和購買,成為集中展示、銷售非遺文創產品的線下平臺。日照還將依托“非遺工坊”打造非遺研學基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開闊到山東旅游學生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