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長島海上游,可追溯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發展至今,運營船舶經歷了漁船到快艇,到普通游船,再到豪華游船的升級轉變;運營航線從最初單一的萬鳥島航線,發展到現在的萬鳥島航線、大黑山島航線和砣磯島航線的多線路運營;航線產品由單一的觀光、喂鳥到現在的地質奇觀、生態資源、漁業景觀、八仙文化及海洋文化、海釣等相結合的綜合性旅游產品,憑借豐富的大海生態資源,長島海上游實現了一次次蝶變,現如今,已經成為長島旅游的一個“金字招牌”。
發現長島②|再增2條豪華游船,打響海上游"金字招牌"
新開辟猴磯島新航線
計劃于7月份投入運營
游船在大海中航行,船尾的螺旋槳打出一串串雪白的浪花,翱翔于天空的海鷗,紛紛展翅下沉,或隨著船尾,或伴著船舷,熟練地啄食著游客拋出或還在手中的食物……在煙臺長島的海面,這一幕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面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19日上午,在長島港碼頭,尋仙5號和尋仙6號游船正在靠岸裝修,以迎接旅游旺季的到來。作為高端游船,2017年6月份,這兩艘豪華游船投入使用,給游客帶來全新的游船體驗和感受,提高并豐富了長島海上游項目。
舒適的軟座,浪漫溫馨的裝修,船上海洋球池,船員故事體驗館,寬敞的甲板……相對于普通游船,這兩艘游船充滿了時尚氣息,長島漁家樂更加注重游客的乘船體驗。據尋仙6號乘務長梁議丹介紹,尋仙6號以桃花為主題,適合浪漫的年輕人,尋仙5號以“小小航海家”為主題,適合親子活動。
“在旺季的時候,一天開2-3個航次,每個航次大約需要3個半小時?!绷鹤h丹說,在三層的甲板上,都有一個尋仙臺,游客可以在此吹海風,喂海鷗,乘風破浪,感受大海的魅力。
因良好的體驗,這兩艘游船很受游客喜愛,旺季的時候,幾乎每個航次都爆滿,同時會根據季節的變化,調整海上游線路,比如5-6月份,海鷗較多,就會駛向萬鳥島、廟島航線,而在7-8月份,就會駛向大黑山島。
長島豐富的海上資源,長島旅游網也受到了旅游大鱷的青睞。作為上市公司北部灣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品牌,新繹旅游扎根山東半島仙境海岸,深耕海島旅游市場,攜手長島旅游集團,于2017年3月31日成立了長島旅游投資有限公司,在海上新航線開辟、海島景區升級、無人島開發、保稅商品購物以及海島民宿聚落整合運營等領域緊密合作,打造長島旅游的升級版。
“2006年,長島只有1家海上游運營公司,1條游船,99客座,年接待游客不足千人;而到2017年,長島海上游共投入14條船舶,達到2800客座,海上游項目共接待游客268519人次,船舶運行1574航次?!遍L島縣旅游局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近年來,長島海上游進入了高速提升階段,2018年,預計總投入16條船舶,在尋仙5號和尋仙6號兩艘豪華游船的基礎上,計劃再投入豪華型游船2條、共計456客座,普通型游船12條、共計2402客座,在原有萬鳥島航線、大黑山島航線和砣磯島航線的基礎上,新開辟航線——猴磯島航線,計劃于7月份投入運營。
打好“海上高爾夫”
加快傳統漁業向休閑漁業轉型
海釣,也被稱為“海上高爾夫”,是一項高端休閑運動,可創造更多旅游產值。南長山海域具有典型的暖溫帶季風氣候,山東長島漁家樂每年5–12月,水溫適宜,黑鮶魚、黑鯛魚、六線魚、牙鲆魚、鱸魚等魚類活躍,浮游動植物和底棲生物豐富,海洋初級生產力較高,極為適合船釣與路亞釣,每年吸引眾多海釣愛好者,“海釣”也成為長島海上游的一張名片。
在長島佳益海珍品發展有限公司,有一個特殊的監控系統,海底礁石和砂礫,魚兒歡樂的游動,擺動的藻類,泛起的一串串水泡……這些都通過海底監控系統,被記錄在一張大屏幕上。
“這是個游釣型海洋牧場,通過監控系統,可以隨時查看海洋牧場魚兒的生長情況,對水質進行實時監測。”長島佳益海珍品發展有限公司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去年,公司投資建設的長島縣首個海洋牧場多功能服務平臺在小竹山海域安裝投用,開啟了海洋牧場建設智能化、裝備化管理運營新模式,加快傳統漁業向休閑漁業轉型。
這個海洋牧場多功能服務平臺集牧場管理、船舶??俊⑺谋O測等功能于一體,采用光伏發電提供動力,可根據潮汐變化通過4根37米平臺鋼樁實現自行升降,為游客提供野生垂釣、潛水采捕、海鮮餐飲等海洋生態休閑體驗服務。該平臺的投入使用,進一步拓展休閑漁業產業鏈,增長和提高了長島休閑海釣產業的發展及檔次,帶動生態旅游度假島建設趨于高端化特色化。
“之前公司主要從事淺水養殖,目前在打造海洋牧場,進行深海域養殖,同時推動傳統漁業向休閑漁業轉型?!遍L島佳益海珍品發展有限公司肖經理稱,自2015年,公司推出海釣項目,目前公司有8艘海釣船,有海釣俱樂部和漁家樂等完善的配套設施,在旅游旺季,非常忙碌,“有些游客喜歡包船出海釣魚,有些游客喜歡到海洋牧場服務平臺上釣魚。”
肖經理說,隨著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海釣愛好者也越來越多,長島漁家樂旅游盡管沒有具體統計,但保守估計,每年接待海釣游客的數量,都在以至少10%的幅度增長。
近年來,立足海洋漁業資源優勢,長島大力實施漁業振興戰略,加快推進傳統漁業向現代生態休閑漁業轉型升級。全縣生態養殖面積達36萬畝,年出口海帶占全國70%以上,建設國內頂級扇貝加工流水作業線11條。累計建成海洋牧場24.6萬畝,獲批兩處國家級、4處省級海洋牧場,2處省級休閑海釣場,投放生態型人工魚礁800多個,安裝使用國內首座自升式和半潛式多功能平臺。
長島港陸島交通碼頭基礎設施
預計今年11月份全部完工
發展海島游,除了得天獨厚的海島自然資源之外,連接游客的海上交通尤為重要。18日下午,在長島港陸島交通碼頭施工現場,記者看到,施工現場插著一排排的彩旗,一臺挖泥船正在進行基槽挖泥工作。
長島港陸島交通碼頭項目建設內容為新建8個客滾泊位及8個客運泊位,總投資1.06億元,工程規劃填海形成陸域長267米,寬167米,面積4萬多平米。
“這個項目總投資1.06億元,目前南直立岸壁、西直立岸壁、北直立岸壁已經全部做完,陸域回填完成80%,完成產值60%。預計2018年11月30號,整個基礎設施工程全部完工?!敝薪ㄖ奂瘓F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常迎源介紹,目前,客運樞紐正在設計招標中,預計2019年年底整個項目可以投入使用。
據了解,該項目的建設可更好地滿足人民在出行、生產生活、旅游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為蓬萊長島兩地加快構建現代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和旅游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在產品升級方面,圍繞新舊動能轉換,以高端、高質、高效、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培育壯大旅游市場主體為重點, 長島小龐漁家樂將自然景觀和文化資源融為一體,重點開發海上游、島上游、岸線游、鄉村游、低空游等‘海陸空’深度體驗產品?!?長島縣旅游局局長宋祖德介紹,打造讓游客“玩得好、留得下、記得住、叫得響”的特色旅游產品,與此同時,釋放體育旅游品牌賽事活力,打造高端特色度假產品,全面提升長島旅游全產業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