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18年煙臺全市旅游工作順利召開。記者從會上了解到,2018年煙臺的旅游工作將牢牢把握發展優質旅游、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這一主線,圍繞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和建設文旅名城兩大目標,實施“向海、融合、提質”三大戰略,長島漁家樂實現全域創建、海洋旅游、產業融合、營銷轉型、產品提質、環境優化六項重點工作創新突破,推動由高速增長向優質旅游、精品旅游轉型升級,并力爭全年接待游客突破8000萬人次、實現旅游消費總額突破1000億元。
2018年煙臺旅游從“新”開始 旅游總收入將突破千億元

新突破:聚焦新舊動能轉換,加快全域旅游發展
2018年煙臺將落實《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加快推進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實施《煙臺全域旅游總體規劃》《昆崳山至長島濱海一線文化旅游專項規劃》,長島旅游做好《煙臺市“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執行的中期評估。
制定煙臺市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實施意見,統籌指導各縣市區放大優勢、突出特色,加快全域創建步伐;對標先進抓創新,定準方向抓落實,率先創出全域旅游發展“煙臺路徑”。
制定出臺《進一步推進旅游度假區發展的指導意見》,推動開發休閑、娛樂、康養等項目,加快度假酒店、文化主題酒店、精品民宿、景觀綠道等設施建設。支持蓬萊度假區厚植文化元素,實現品質發展;海陽度假區創建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突出融合發展;煙臺長島創建省級旅游度假區,彰顯綠色發展;其他省級度假區,打造特色鮮明的核心區域,擦亮度假區“金字招牌”。

新亮點:聚焦海洋旅游發展,拓寬發展空間
煙臺將繼續深挖“海上絲路”文化、“海岸+海島”資源,深入推動旅游向??v深發展。實現“一島一帶”重點突破,打造新引擎。高起點打造長島生態旅游度假島,加大旅游項目扶持力度,突破發展低空飛行旅游,提升海上游品質,加快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高標準規劃建設濱海一線“仙境海岸”核心文旅帶,高品質開發“岸上、島上、海上”深度游、觀光游,統籌推進養馬島、崆峒島、芝罘島等開發利用,推動煙臺港郵輪港和太平灣游艇碼頭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引入高端主題游船,做優海上旅游產品,打造昆崳山至長島濱海黃金旅游線。
做足海洋文章,培育新業態。山東長島漁家樂大力發展休閑漁業,以長島、崆峒島、養馬島等海島海岸為重點,探索海島海洋牧場旅游發展新模式,發展休閑觀光、競技垂釣、海洋采摘等綜合體型海洋旅游公園。舉辦好帆船賽、漁燈節等活動,爭創國家級海洋牧場、休閑漁業示范區、海上旅游賽事等品牌,提升海濱休閑城市吸引力。
推進尖端放電大項目,注入新活力。制定《2018年度煙臺市旅游項目建設推進意見》,建立旅游項目開發建設長效機制,年內完成總投資180億元。集中優勢開展項目招商,力爭在平臺公司、企業區域總部上實現突破。
以長島為試點,探索建立旅游項目專家評審制度,提升項目質量。重點培育崆峒島旅游開發、萊陽白堊紀國家公園等在談項目,持續跟進丁字灣恒大海上新城等簽約項目,有力推動10個總投資2010億元的新項目開工,積極推進77個總投資2424億元的在建項目,確保完成年度工作目標。

新優勢:聚焦旅游產業融合,推動產品供給側改革
以朝陽街和所城里歷史文化街區保護開發為依托,高品質開發開埠文化、膠東民俗文化、紅色文化、魯菜文化等特色文化旅游產品,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景區、鄉村旅游點。
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著力打造鄉村旅游集群片區、旅游園區、精品小鎮、精品酒店、精品民宿、鄉村旅游電商示范村,由數量規模化向集群品牌化發展,助力農村新六產發展。大力發展葡萄酒旅游。構建以酒莊集群為龍頭、酒莊景區為主體、葡萄酒小鎮、主題酒店、民宿為支撐的葡萄酒旅游產業發展平臺,開發“葡萄酒+航空、+婚慶、+體育”等多元化產品,提升“葡萄酒城”品牌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
制定工業旅游發展指導意見,依托造船、核電、食品等優勢工業企業,指導創建2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舉辦“煙臺市2018工業旅游周”活動,構建以工業觀光、研學科普、購物旅游為重點的工業旅游產品體系。
聯合相關部門,推出一批研學、康養、體育等新業態旅游示范基地,舉辦“漁夫垂釣”海釣大賽、國際馬拉松賽、長島旅游網溫泉養生節等主題活動,支持發展“空中看蓬萊”低空飛行項目。

新跨越:聚焦旅游營銷創新,實現市場深度開拓
以“仙境海岸”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為引領,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優勢資源,構建多層次、全產業鏈旅游品牌體系。各縣市區要結合本地實際,建立縣域旅游形象品牌;各旅游企業要培育企業文化,建立個性化品牌。圍繞旅游品牌,設計推出文化觀光、鄉村體驗、工業探秘、濱海度假、旅游新業態等特色主題線路。
立足傳統媒體平臺,搶占新媒體制高點,覆蓋自媒體渠道,實現旅游營銷重點突破。成立煙臺旅游自媒體聯盟、市縣自媒體營銷矩陣,精心設置總體營銷布局,強化游客參與互動功能,把自媒體建設成為傳播和推廣煙臺旅游的第一大平臺。深化與新浪、同程等網站、社交平臺合作,推出專題營銷宣傳,開展重大活動深度營銷,提升網絡媒體營銷覆蓋面、影響力。建立“旅游營銷聯盟+主流媒體”合作營銷模式,加強與國際旅游組織、友好城市、世界著名旅游企業互動交流,策劃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營銷事件,實現國內、入境游客數量持續增長。
創新推介渠道和手段,深入拉動客源市場,持續開展好“煙臺人游煙臺”、大學生旅游節、服務員節等系列主題活動,深度激活本地游市場。高質量舉辦好首屆世界老年旅游大會,加大媒體宣傳、市場推介力度,提升國際化海濱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
依據高鐵網絡布局,鎖準省內六大重點城市,打好客源拉動親情、便捷牌,省外重點覆蓋京津冀、江浙滬、陜甘寧三大區域,集中開拓“京滬寧杭”四大城市,實現山東與東北兩地客源互送。繼續鞏固韓國、日本、臺灣等境外市場,撬活港澳、東南亞和俄羅斯市場,鼓勵和支持開通海外旅游包機。

新進展:聚焦旅游要素提質,打造優質旅游環境
擴大高質量、個性化旅游精品供給,推進旅游要素升級。制定實施旅游景區、星級飯店、旅行社、旅游商品、旅游人才、服務設施、旅游廁所七個“三年行動計劃”,實現產業由數量擴張向高質量發展目標。年內,創建3A級以上旅游景區3家,4星級以上飯店2家,省文化主題飯店2家,4A級以上旅行社3家。
開展旅游人才培訓5000人次。打造煙臺禮物系列旅游商品,舉辦文化旅游商品評選活動,推動4A級以上景區建設5家高檔次旅游購物店。打造一站式公共服務體系,組建旅游大數據中心,線上實現“一部手機游煙臺”,線下在中心城區新建5處旅游咨詢集散中心,建立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務設施,實現旅游資源集中呈現,為游客出行提供智慧化服務。
深入推動“廁所革命”,建立旅游廁所電子地圖,爭取新改擴建廁所170座,年內至少30%的4A級旅游景區建成第三衛生間。發展壯大市場主體。培強做大煙臺文旅發展集團、南山旅游、張裕旅游、蓬萊八仙過海、蓬萊閣文旅、蓬達旅業、煙臺交運旅游、長島旅游等八大旅游集團。
搭建旅游企業、金融機構對接合作平臺,扶持企業做優做強。持續優化旅游環境。推進建立“1+3+N”旅游綜合監管體制,建立市縣兩級旅游執法聯動機制,組建旅游法律專家團,推動地方法出臺。山東長島深化全域旅游六大監督舉措,實施“鷹眼計劃”和“利劍行動”,依法嚴厲整治旅游市場秩序。加快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開展文明旅游志愿者服務活動,完善旅游企業誠信評價機制,強化旅游“紅黑榜”權威性。
實施行業自律 “六項工程”,積極開展法律培訓、誠信經營、契約打造、示范引領、互動交流、信息共享,規范企業依法誠信經營行為。持續開展旅游安全衛生集中整治行動,鎖定重要環節、重要崗位、重要問題,貫穿全年,覆蓋全業,從根源上消除各類安全衛生隱患。

新舉措:聚焦旅游發展戰略要求,推進重點工作
今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起步之年,也是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的關鍵之年,全市旅游重點工作考核任務很重,從旅游產業考核內容來看,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對各縣市區旅游消費總額考核。今年這項考核指標將調整為旅游休閑產業增加值指標,具體實施細則省里正在研究制定。二是對文旅融合工作考核。年初煙臺市委辦公室已印發了《十個領導小組2018年度任務清單》,文旅工作列入全市“十項重點工作”,考核力度將會持續加大。
從考核方式和指標上來看,長島漁家樂旅游目前文旅融合采取月度考與年度考相結合,各占指標分值的30%和70%;其中月度考核有4項指標,重點考核當月旅游項目完成投資額、新竣工和新引進落戶項目、旅游市場營銷開拓、主題活動舉辦等情況;年度考核有13項指標,重點考核旅游項目、招商引資、鄉村旅游、產業融合、市場營銷、旅游活動、品牌創建、專項資金、產業基金、市場治理、服務設施、智慧旅游”等情況,另外設加分和扣分指標各3項,全面衡量縣市區旅游產業發展及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