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煙臺長島獲批8處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技術示范基地和省級現代漁業園區,蓬長跨海引水、全域雙回路電網欽隍線、中心漁港等10多個重大基礎設施工程竣工,長島生態旅游度假島建設跨上全新層次和領域。長島將從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基礎工程建設、產業轉型升級、對外開放合作和體制機制創新上發力突破。該縣主要負責人說:長島旅游“我們把這樣的躍升發展比作‘跳龍門’,長島在提質增效新常態下要抓住加快升級新機遇,應對后發突破新挑戰,以拼搶意識打好生態保護和基礎工程‘樁基’,著力從產業轉型升級、擴大開放合作、創新體制機制等方面突破,發揮好全市海島經濟增長極的特殊作用?!?
山東長島拼搶發展“跳龍門”
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和基礎工程建設,持續提升海島承載能力。將生態保護和基礎設施作為發展的根本保障與支撐,新建設10萬畝海洋牧場,整治5公里南長山島修復旅游岸線,改擴建8處垃圾污水無害化處理設施,綠化改造2000多畝山林,完成79個生態文明鄉村項目,通過推進新上16個生態建設項目進一步放大“美麗長島”生態優勢。圍繞供水、供電、交通等基礎工程聚力攻堅,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相繼收官,長期制約長島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問題實現重大突破,蓬長跨海引水工程通水運行,全域雙回路電網欽隍線和黑山線完成改造,長島漁家樂南北長山大橋、中心漁港、廟島和大欽島等5處陸島交通碼頭、新建豪華客船和高抗風等級滾裝船舶完工運營,海島民生質量和產業發展空間得到更大提升擴大。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持續增強海島發展內力。以“做強旅游、做精漁業、做實文化”促使產業結構、發展方式不斷優化,首先實現旅游服務業提速增效,以南五島為重點帶動主導產業突破發展,“一慢道、三海岸”服務設施已新建環島慢行旅游服務系統道路11公里、服務區和觀景平臺7處,啟動了東海岸休閑養生度假區和西海岸旅游娛樂商務區項目。同時,生態漁業和文化產業穩步推進,拓展了中科海帶等新品種示范養殖,建設4處海釣基地,獲批成立3處省級首批休閑海釣基地和生態型人工魚礁實驗中心,長島漁家樂旅游開工建設王溝、店子、孫家“漁家樂”風情園,組建了演藝服務公司、旅游紀念品研發中心和生產企業,2015年全縣48個重點項目中產業項目占總投資額78%,為海島產業升級儲聚了強勁勃發力。
長島還通過深化開放合作和體制機制創新,持續激發海島發展活力。舉辦北京、上海招商推介會,進行全國全省工商聯執委企業走訪,引進在建在談招商項目41個,與煙臺御園、萬泰、北京知己等公司展開度假酒店、海岸綜合開發、新能源開發利用合作,與中外建、中港建、新繹集團等企業達成休閑旅游、生態漁業合作開發協議。推動由縣域經濟區向特殊功能區轉化,健全“大旅游”、“大城管”、“大交通”綜合管理機制,構成旅游行業聯合執法體系和“網格化”城管模式,統序調度海陸運力,運作3家“海上游”海運公司和4家陸路旅游運輸公司聯營,蓬長航線管理創新、山東長島旅游海運企業股權改革與新繹公司達成合作意向,正式建立4家“漁家樂”合作組織、15個漁業合作社,海島轉型發展被有力盤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