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的發布會上提出,2018年,力爭煙臺全市海洋生產總值增長11%,煙臺市漁業總產值完成1100億元,比上年增長9%。漁民人均純收入2.7萬元,比上年增長10%。
山東煙臺將規劃昆崳山至長島濱海一線旅游專線
設計20條文化旅游主題線路
2018年,我市將探索建立總規模10億元的海洋產業發展基金,爭取落實上級政策項目資金3億元以上,做強海工裝備、海洋生物兩大產業聯盟,做大中集來福士、杰瑞集團、東誠藥業、煙臺港集團等海洋龍頭企業,爭創省級以上智能制造試點示范。
加快改造提升現代漁業、海洋文化旅游業和海洋交通運輸物流業3大傳統產業,做大做強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長島旅游海洋生物醫藥與制品業和海水利用業3大新興產業,創建2處科技興海產業示范基地,推進8處海洋工程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建設,加快推進中國海洋虛擬現實產業園、中集智慧漁場等重大涉海項目建設,打造具有示范和引領作用的海洋高端產業聚集區。
組織實施《煙臺市全域旅游規劃》、《昆崳山至長島濱海一線旅游專項規劃》,推進76個總投資2437億元重點旅游項目,設計20條文化旅游主題線路。加快發展港口運輸業,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4.12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75萬標箱。
創建“煙臺海參”“煙臺鮑魚”“煙臺海腸”區域品牌
打造海洋牧場升級版長島漁家樂,創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推進離岸海洋農牧化建設,掀起海洋漁業“第六次發展浪潮”,在長島開展深遠海智能化網箱示范,在萊州開展深遠海大圍網示范,全市建成海洋牧場管理平臺8處、各類海洋牧場示范區20處,總面積突破100萬畝。
重點培育10處“育、繁、推”一體化漁業種業龍頭企業,加快海參、名貴魚、海帶、扇貝等新品種研發及推廣,著力打造“水產種業硅谷”,建設我國北方重要的水產健康苗種供應基地。完善水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啟動快速檢測技術普及工程,開展產地準出試點,培育創建“煙臺海參”長島漁家樂旅游“煙臺鮑魚”“煙臺海腸”等區域品牌。
大力發展水產冷鏈物流,建設面向東北亞、輻射全國的區域性水產品集散中心、交易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支持遠洋漁業企業做大做強,配套完善漁港陸域服務設施和產業,建設2處綜合性漁港經濟區。建設10處省級休閑海釣基地和休閑漁業公園。
爭取長山尾省級海洋特別保護區升格
打造煙臺市海洋綜合管理平臺,山東長島旅游建設“智慧海域”。推進海域資源市場化出讓,提高經營性用海市場化出讓比例,強化圍填海計劃指標管理和漁船綜合管控,自然岸線保有率保持在42%以上。加強伏季休漁管理,推進“絕戶網”、涉漁“三無”船舶清理整頓專項行動,常態化開展“海盾”“碧?!薄白o島”大型海洋聯合執法行動。
確保全市海洋生態紅線區面積保持40%以上??偼顿Y8.6億元的藍色海灣整治行動項目全部竣工,整治修復岸線6.3公里,恢復濕地、綠地96萬平方米。全面啟動海島岸灘整治修復和生態島礁工程,山東長島漁家樂爭取長山尾省級海洋特別保護區升格為國家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