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起落波音737大型客機的長島機場直通北京和香港;兩個10萬噸級郵輪港口開通國際國內海上航線;大小黑山至北長山的連島大橋工程將南部5島實現“同城化”……隨著煙臺長島國際休閑度假島建設已經國務院批復、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列入《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長島一系列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開始啟動。
山東長島縣城市基礎設施直通“國際化”
近期,長島爭取到了蓬(萊)長(島)大橋列入省“十二五”發展規劃。對此,長島縣主要領導認為:“長島發展的核心在于一個‘通’字,不僅是政策層面上要‘通’,還必須是基礎設施和城市環境上的‘通’,不通,則國際休閑度假島建設的瓶頸難以突破。長島旅游地域條件特殊,只有以“通”的新發展理念,按照具有國際化標準與功能的要求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建設,才能打造既能吸引國內外人士來島休閑度假,又能使當地群眾享受優美舒適生產生活的宜居宜游環境?!?
要“通”首先在于面向國際“海陸空”交通。海上開通至天津、大連和日本、韓國、新加坡國際海上郵輪航線,建立相適應的郵輪港、旅游港和大型船舶集群;陸上建設南北長山大橋、大小黑山至北長山連島工程和環島觀光路,建設蓬長大橋,推進渤海海峽跨海通道項目;空中建設大黑山島737機場,各島建設直升飛機、水上飛機場,開通至北京、上海、香港和濟南等地低空航線,形成“海陸空”三位一體交通網絡。目前,投資2.4億元建設了中心漁港、陸島交通碼頭、游艇碼頭、貨滾碼頭等8處港口,投資4.2億元新增客貨運船舶28艘,總運力由4000噸增加到8萬噸,投資1.67億元南北長山大橋規劃設計通過省發改委審批,大黑山島機場正在規劃設計。
要“通”長島漁家樂也在于高標準城市建設與國際接軌。聘請國內外一流設計單位和知名專家,編制城市總體規劃和風貌規劃等,建立供水、供氣、供暖、公交、醫救、信息咨詢、排污和垃圾處理等設施,與中外500強等企業合作,完成南長山島、北長山島、廟島、螳螂島高端開發,完善環境、岸線、市場等城市管理體制機制,使每一個城建項目都成為獨具特色的旅游吸引物。現時,已引資3.1億元進行舊村改造和小區開發,投資1.1億元建設城區集中供氣、供暖、污水垃圾處理等設施,投資7200萬元實施岸線拆遷改造、城市美化亮化和植樹造林,投資7.9億元建設長園賓館、蓬達度假、悅海假日和游客中心等服務設施,新建在建星級酒店9家、長島漁家樂旅游其中四星級以上酒店4家。
要“通”還在于電力、淡水和物流“三通”。實施蓬長、北五島、西三島電網改造,構筑全域雙回路輸配電網絡,建設風力發電海水淡化一體化國家示范工程,按50萬人供給能力滿足大規模開發開放供水需求,利用天然深水良港和區位優勢發展物流航運業,加快建設以南長山島為基地、輻射其他島嶼的物流集散和配送中心。已投資6400萬元敷設長砣海纜,投資2.47億元雙回路供電網絡改造列入省三期農網改造項目、山東長島旅游今年開工建設,投資2800萬元建設鄉鎮海水淡化設施11處、改造供水管網30公里,正在設立島外蔬菜、肉類等商品供應基地,著手建設鄉鎮物流終端,規劃建設南、北長山島和廟島、小黑山島、小欽島加油站,增強10個居民島各項供應保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