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碼頭上的舞獅表演

領隊講解地圖和指北針的使用

戶外定向活動的起點
8月2日上午,參加內地及港澳地區“相聚長島歡樂營”的孩子們乘坐提供補給的登陸艇前往竹山島,在島上進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戶外定向比賽。期間參觀了駐島官兵的營地,受到官兵們的熱情接待。
在接近竹山島的碼頭時,駐島官兵在烈日下列隊歡迎來自祖國各地的小朋友。隆隆的鼓聲,舞動的獅子,讓平靜的小島立時變得熱鬧起來。盡管烈日炎炎,但這絲毫阻擋不住孩子們游玩的熱情,長島旅游我們也時刻被孩子們的天真爛漫感動著。路上領隊老師講解的野外生存技巧派上了用場,活動共分十個小組,每組3人,都配備了指北針、地圖、指卡等用品,按照路程的遠近每隔一分鐘發出一個小組,活動中不僅要克服炎熱的天氣、體力不支等現實的困難,還要隨時面對一些突發的情況,這都需要營員們的隨機應變,孩子們儼然成為一批批不畏艱難的探險者。在參加戶外定向運動的過程中,孩子們雖然一個個累得大汗淋漓,臉曬得紅通通的,但是沒有人喊苦喊累。我對孩子們的精神表示敬意,在我的想象中,現在的孩子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長島漁家樂缺乏一種吃苦精神,現實讓我改變了看法。
活動結束后,記者采訪了本次活動的組織者國家體育總局戶外定向運動協會的吳部長,據他介紹:戶外運動起源于西方,中國的戶外運動僅有20年的歷史,但是發展非常迅速。長島漁家樂旅游這一運動是運動員或運動愛好者憑借對地圖的識別和使用能力,依據組織者預先設計的圖上路線,借助指北針和地圖保證運動方向,在野外徒步行進依次逐一到達各個檢查點,然后用各個檢查點點標上的密碼夾,在隨身攜帶的檢查卡相應的位置上做標記,表示到達該點。運動員按照順序通過各檢查點山東長島旅游,最后到達終點,在準確記錄各檢查點的前提下,全程耗時最少者為優勝。吳部長說中國的孩子在創新能力、動手能力等方面與西方的孩子存在著差距,他舉行這次活動的目的就是培養孩子們勇敢頑強的精神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成為一個自強自立,具有個性和獨立見解的人。
在隨后的幾天,歡樂營的孩子們還要進行徒步北長山島、釣魚島上釣魚、趕海、體驗漁家樂、篝火晚會山東長島漁家樂、野外宿營等一系列的活動,祝愿孩子們在長島玩的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