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戰區陸軍駐山東長島大竹山島海防旅告別63年喝不上直飲淡水歷史”
在中國版圖上,許多地區都缺水。我國海島超過1萬座,大多數因淡水匱乏不適宜居住,有常住居民的海島不足500座。淡水資源嚴重稀缺的現實,給海防部隊官兵的生活帶來極大不便,也嚴重制約了部隊戰備訓練質量。
飲上干凈水,用水不斷線,一直是一些駐高原、海島部隊官兵的期盼,也是各級組織解難送暖的重點。今年夏天,好消息傳來——駐守在渤海深處大竹山島的北部戰區陸軍某海防旅,長島旅游在地方專家支持幫助下,打出島上第一口淡水井,改寫了守島官兵“靠天喝水”的歷史;
為提高駐海島部隊自補能力,北部戰區陸軍某海防旅為邊遠海島——大竹山島打出一口深197米的淡水井。至此,駐守這座“四無島”的海防官兵徹底告別長達63年喝不上直飲淡水的歷史。手捧清冽的井水,官兵們喜不自禁——
“盼了幾十年,告別用水難”
“出水了!有水了!”7月下旬,渤海深處面積僅1.46平方公里的大竹山島傳來喜訊:經軍地協力鉆探,島上打出一口深達197米的淡水井。長島漁家樂至此,該島守防官兵長達63年喝不上直飲淡水的歷史宣告結束。
大竹山島地質復雜,該井從選點勘察到鉆探作業,歷時半年多,軍地通力協作,采用先進勘探技術,最終讓海島官兵有了直飲水源。駐島海防5連連長賈遠方手捧清冽的井水,邊喝邊感慨:“盼了幾十年,告別用水難!”
大竹山島“無淡水、無航班、無耕地、無居民”,長島漁家樂旅游是名副其實的“四無島”,受地理條件影響,小島淡水資源十分緊缺。以往,島上的物資給養全靠艦船補給。然而,海上氣候多變、風大浪高,每年“斷航”和“不能通航”的情況時有發生,守島官兵常常缺少物資供給,飲水難問題尤為突出。面對艱苦生活環境,官兵們苦中有作為,連年創佳績。
自部隊1954年上島以來,守島官兵一直求水不止。從登陸艇送水到蓄水池儲水,再到海水淡化設備制水……上級想方設法幫助守島官兵解決用水難題,但島上官兵用水一直十分“吃緊”,連隊每天采取“限時限量”供水,有些戰士一盆“洗漱水”能用上一整天。
海島缺水的日子,也是各級領導機關最牽腸掛肚的日子。
一年冬季,因寒潮大風天氣,海上持續一個多月無法通航,小島斷了物資補給,淡水也用完了,官兵們只能靠收集雨水艱難維持生活……后來,山東長島旅游上級投資在島上修建多個新型儲水池,保證充足的淡水儲備,使用水難題得以緩解。
上世紀90年代末,當時駐島海防團專程請來地質專家,為守島官兵探測水源。專家們說,地下是有水的,只是水層太深。官兵們說:“只要有水,就是刨也要把水刨出來!”團里為此撥出一筆???,請來專家打井,這一挖就是上百米深,但鉆頭沒打出水來。
前些年,上級為小島配備了新型海水淡化設備。后來,團領導請來專家對凈化水進行化驗,發現水里含有多種有害礦物質,長期飲用容易出現腸胃功能紊亂。
“前些年島上官兵飲水,山東長島漁家樂主要靠登陸艇送?!辟Z遠方說,正常情況下,登陸艇每周可送一趟水,每次運輸淡水50噸,但一旦遭遇惡劣天氣,島上官兵“用水告急”情況時有發生……
“一定要打出淡水井!”為從根本上改善海防官兵生活用水條件,海防旅將“切實提高守島部隊自補能力”擺上重要位置。今年初,他們在戰區陸軍黨委機關的協調幫助下,邀請戰區所屬某預備役給水工程團的3名專家上島勘察,經過反復論證,最終選定了鉆井位置。
隨后,該旅又協調一支地方勘探隊上島施工作業。期間,專家們多次現場論證,擬定鉆探方案。然而,由于大竹山島地質巖層較硬,鉆探作業進行得并不順利。
功夫不負有心人,就在官兵們決定放棄繼續打下去的那天,仿佛是突然之間,井底噴涌出了一股清泉!
就在記者發稿前,大竹山島又傳來一條喜訊:幾天前,經權威部門專業檢驗,井水水質各項指標均達標,可以直接飲用……如今,長島旅游攻略戍守大竹山島的海防官兵再也不用為水發愁了。
更多長島旅游資訊:去長島旅游網 www.www-999l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