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山東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推進長島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煙臺市委、市政府印發推進長島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展《實施意見》,并召開推進長島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展現場辦公會,支持長島創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旅游度假區、軍民融合發展示范區,打造藍色生態之島、休閑宜居之島、軍民融合之島。
山東長島新藍圖敲定 設省級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
實施“大戰略”:
創立全國海洋生態文明“長島樣板”
長島作為全國14個海島縣之一,是山東省唯一的海島縣,生態環境優良,氣候舒適宜人,素有“海上仙山”之稱;全年途徑候鳥達320多種、120多萬只,享有“候鳥驛站”美譽;是國家級重點生態功能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長島旅游海洋公園和中國十大最美海島,自然資源具有多樣性、稀缺性、代表性,整體生態優勢得天獨厚;擁有百年漁俗、千年媽祖、萬年史前和億年地質等豐富的特色文化資源。從某種意義上講,長島是“美麗中國”“美麗山東”的代表和標志。
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長島的保護發展,主要領導親自深入長島視察調研,要求長島堅定不移把“生態保護作為第一要務”,明確指示要對長島功能定位、保護開發等進行專題調研,研究提出具體支持政策措施。省市兩級調研組赴長島實地調研,形成專題調研報告,提出了針對性很強的對策建議,在此基礎上,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了《關于推進長島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使長島的保護發展進入省級決策、上升為省級戰略。省委、省政府決定設立長島省級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推進長島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展,其重要目的就是要在全省乃至全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樹立起標桿長島漁家樂、打造出樣板,為建設“美麗山東”“美麗中國”塑造亮點、趟出路子、創出經驗。
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長島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和市委、市政府推進長島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展《實施意見》,明確要求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提出要嚴格保護、盡快修復海島海洋生態;實施陸島交通碼頭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現代化綜合客運樞紐建設,在資金補助方面予以傾斜;構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建設長島生態旅游度假島,支持創建國家5A景區,省級、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推進長島旅游基礎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對鄉村旅游重點項目給予資金支持;加大對長島的財稅金融保障力度;加強長島教育發展,將長島列入省地方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專項計劃實施區域;鼓勵各類人才和干部扎根長島、奉獻海島;創新管理體制機制,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把黨的建設貫穿長島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展全過程;設立省級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建立與長島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展相適應的管理長島漁家樂旅游體制和運作機制。
敲定“新藍圖”:
推出代表中國海島品質“長島典范”
市委、市政府推進長島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展現場辦公會強調,省委、省政府《若干意見》明確了長島“三區”“三島”的功能定位、目標任務和推進措施,市委、市政府《實施意見》進行了細化、實化、具體化,為推進長島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展,指明了工作方向、提供了行動指南。貫徹兩個《意見》精神,要按照“一年迅速啟動,兩年發力攻堅,三年全面完成”要求,弘揚海島創業精神,抓住機遇苦干實干,確保早見成效、快見成效、大見成效,開拓長島長島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展新局面,把長島打造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典范。
聚焦生態保護,創建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打造藍色生態之島。堅持高水平規劃,用世界眼光和國際視野,綜合考慮長島的功能定位、整體風貌、區域文化等多種因素,高起點編制《長島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展規劃》《長島城市總體規劃》等各類專項規劃;堅持全域化生態保育,同步立體實施“山海林岸灘城”“大氣土壤水質”等一體化系統治理,打造南北縱跨渤海灣“生態安全屏障體系”。堅持綠色化發展,嚴格落實海洋功能區劃,停止一般性加工項目進島落戶,禁止各類工業項目與填海行為,加快自然岸線騰退修復。
聚焦休閑度假,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打造休閑宜居之島。開發高端優質特色旅游產品,以全域爭創5A級旅游景區為目標,以培育壯大旅游市場主體為重點,將自然景觀和文化資源融為一體,打造海上游、島上游、岸上游等“玩得好、留得下、記得住、叫得響”的特色旅游產品;加快提升全域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顯著提高長島旅游全產業鏈配套能力;著力推動蓬長旅游一體發展,探索和推進蓬萊與長島規劃建設、市場營銷、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一體化發展,有效形成區域內旅游資源最優化組合、旅游要素無障礙流動。
聚焦軍民融合,創建國家級軍民融合發展示范區,打造軍民融合之島。始終擦亮雙擁共建品牌,山東長島旅游彰顯長島先后七次獲得“全國雙擁模范縣”榮譽,發揚長島雙擁優良傳統,拓寬雙擁領域,進一步擦亮“共建美麗海島、同鑄鋼鐵要塞”的政治名片;推進軍民共建共享,重點在與國防和軍隊建設密切相關的碼頭、公路等交通設施以及信息網絡、供水、供電等領域加強軍民合建共用;積極爭取部隊在生態保護、岸線整治、老營房利用等方面予以人才、技術、對上等更多的支持配合,實現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軍民融合發展。
吹響“強攻號”:
揚起仙境海岸核心靚麗“長島名片”
市委、市政府召開推進長島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展現場辦公會,長島迎來了發展史上千載難逢的重大歷史機遇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時刻,標志著長島保護發展邁進了全新階段?!斑@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對長島軍民駐守海島、固防守疆的特殊關愛,是對長島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的殷切期望,為長島廣大干部群眾凝心聚力、勠力同心打造新時代美麗富庶和諧幸福新長島指明了前進方向。攻堅沖鋒號已經吹響,我們堅決為全市、全省生態文明建設貢獻長島樣板,山東長島漁家樂為全市康養勝地、文旅名城戰略實施貢獻長島品牌,以優異的成績向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交上一份滿意答卷?!遍L島縣委主要負責人激情滿懷。
勇擔使命,不負重托,全力扛起長島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展新使命。始終牢記省、市賦予長島在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先行先試、探索經驗、建設標桿的光榮歷史使命、重大政治責任,拿出一流的思想境界、樹立一流的目標定位、制定一流的工作標準,排出三年攻堅戰的時間表、路線圖、責任狀,堅決在全市、全省生態文明、綠色發展上做標桿、樹樣板、創品牌,確保到2020年高質量高標準完成長島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展目標任務,打造全省乃至全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典范、仙境海岸核心靚麗名片。
狠抓落實,加壓奮進,全力開啟長島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展新征程。圍繞總投資200億元的102項政策事項,今年先期開建總投資60億元的27項重點工程,打好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建設開局戰。按照國家公園標準,全面實施“山海林岸灘城”全域生態保育,打造全國著名的高端特色度假產品,發展信息化、裝備化、標準化、品牌化、科技化、現代漁業先導區,建設全市城市化高水準“長島版塊”,實施供水、供電、港航、交通、能源、教育、醫療等基礎設施和民生項目,提高軍民融合發展基礎條件。
凝心聚力,擔當實干,全力貢獻長島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展新作為。充分發揮主體責任,以市委市政府要求的“創新、一流、務實、高效、擔當”作風,以敢打敢拼的必勝信心、善作善成的實干本領、傾情傾力的拼搏意志,長島農家樂堅定不移地把省市戰略部署扎實高效地落到實處,在生態保育、基礎建設、產業升級、軍民融合、體制機制、社會民生等關鍵領域進行一攬子的改革創新、動能轉換、全面突破,勇做歷史眷顧的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以實際行動創造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新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