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島縣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推進長島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展重大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建設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生態旅游度假島的發展定位,因地制宜開展環境保護工作,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山東長島縣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長島自然風光優美,生物資源富集,是環渤海海洋生態屏障和生態通道,但同時,生態系統相對脆弱。多年前,受島內污水直排影響,不少藻類就曾遠離過這里。為了讓海島“容顏永駐”,2014年,長島縣開始積極探索建設小型地埋式污水處理站,長島旅游因地制宜解決“排污難”、“排污貴”等問題,海岸線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提升。長島縣市政市容管理局局長楊恩禮說:“2014年以后我們在10個有居民島一共規劃38處地埋式的污水處理站,目前已經建成18處,長島漁家樂處理規模200立方到1200立方不等。其他的20處計劃在2020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地埋式的好處它節約用地,方便水處理,不用再用泵,自然污水就流到地埋式里面?!?
長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以保護遷徙猛禽為主的重要海島自然保護區。近年來,保護區內開展風電項目建設,影響了保護區的功能。為此,從2016年起,長島縣結合環保部環境突出問題督查整改,抱著壯士斷腕的決心,對全縣80臺風機全部關停拆除,長島漁家樂旅游全面啟動保護區生態修復治理工程。長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李明說:“長島的風力發電是從1999年開始陸續建立,2016年的1月份國家環保部華東督察中心約談了自然保護區,然后陸陸續續開始風機拆除,2016年拆了12臺。2017年省環保廳也對我們自然保護區進行約談,我們決定把整個長島區域的風機全部拆除。山東長島漁家樂從今年的8月8號我們對全域風機全部關停,目前已經全部予以拆除,整個的拆除費用大約1千多萬。風機拆除以后,我們要進行風機場地的綠化美化和生態恢復,整個恢復起來也要3-4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