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以“仙境海岸 蔚藍煙臺 生態海洋 自在長島”為主題的山東省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專家行“煙臺·長島行”在長島啟動。60余名來自國家和省內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相關領域的智庫專家,將在為期3天活動中,針對長島縣海洋生態文明重點項目建設情況,結合當地具體政策、區位優勢及市場前景進行調研分析。
高層智庫專家長島“論道”支招海島生態建設發展

長島的探索與成果,引來眾多國內高層智庫專家的關注和探究?;顒悠陂g,專家學者將對跨海引水濟島工程、長島漁家樂南北長山環島慢行旅游服務系統、海岸帶整治修復、人工魚礁研發、漁民專業合作社、大黑山島地質公園,及半月灣、九丈崖、高山島、海豹礁、車由島、大小竹山島生態保護和海洋牧場綜合平臺建設等進行現場參觀調研。中國工程院院士、漁業生態水產專家麥康森說:“政府主導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有規劃、有執行,通過檢查發現問題所在,請專家為未來可持續發展提出科學的建議,這對于長島做好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有非常大的幫助?!?/span>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環所副所長、研究員常紀文,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鐘林生等8名專家,將分別進行《中央生態文明建設進展評估思路與煙臺、長島的努力方向》、《全國生態旅游規劃如何在煙臺和長島落地》等系列主題演講。專家認為,長島漁家樂旅游煙臺及長島作為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在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方面走在山東甚至全國的前列。近年來,長島以加快轉變海洋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搶抓“一帶一路”、“藍黃兩區”和山東省“海上糧倉”建設等一系列機遇,以修復海洋資源與生態、營造“海底森林”、實施人工造礁和苗種放流、推進深海生態立體養殖、發展海洋生態旅游等舉措,實現了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人與海洋的和諧相處。
在南北長山海岸旅游慢道信步放眼,水上是鷗逐船影的海洋牧場,灘上是波撫彩帶的茂盛藻類,岸上是松懸崖壁的靜幽畫廊。國家環保部環境規劃院環境政策部主任、研究員葛察忠說:“長島的優良生態在全國具有特殊性與珍稀性價值,這是長島賴以生存與發展的生命線和競爭力。長島建設生態型旅游度假島的實踐,在全國有著引領性與借鑒性意義?!彼J為,山東長島發展定位是建設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生態旅游度假島,優良的海島海洋生態是最根本最基礎的保證,山東長島漁家樂應借助獲批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的機遇來優化提升長島生態環境,既為加快生態旅游度假島建設提供強力保障,也為全國沿海地區及海島的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和轉型升級發展起到典型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