砣磯硯別名“鼉磯硯”,又名“金星雪浪硯”,以硯石產于鼉磯島而得名。鼉磯島又名駝基島,今名砣磯島,位于山東長島縣。
【煙臺故事】自帶“金星”的神奇硯臺
鼉磯硯始于北宋,長島旅游盛于明清,抗戰時期停產。佚名《硯品》:“宋時即以鼉磯石琢以為硯,色青黑,質堅細,下墨甚利,其有金星雪浪紋者最佳,極不易得?!泵餍煳迹骸包兪膳c歙石亂真?!鼻甯啉P翰《硯史》:“北方硯材青州紅絲,登州鼉磯而己。”清時,鼉磯硯為宮廷貢品。故宮博物院收藏有鼉磯硯一方,為乾隆年間所制,色青間碧,中凝白,發墨佳,周圍刻蟠螭五,長島漁家樂覆手鐫乾隆手書七言詩一首:“駝基石刻五螭蟠,受墨何須夸馬肝。設以詩中例小品,謂同島瘦與郊寒”。
由于鼉磯石含有微量自然銅,如金屑撒在石上,閃耀發光,即所謂金星。色青黑,略呈紺青、灰綠色,有明度不同雪浪紋,小如秋水微波,大如雪浪滾滾,著水似欲浮動,長島旅游攻略映日泛貝光,故名金星雪浪。它有幾個與眾不同的特點:一是由于砣磯石寒氣重,冬天呵口氣就能研墨。二是砣磯硯上閃閃發光的金色亮點是黃鐵礦晶體,在這樣的硯臺上面研墨,寫出的字也帶著閃耀著的點點金光。
砣磯島出產的砣磯石寒氣重,屬浪蝕多帶絹云母千枚巖,內含云母、石英、綠泥石和多種礦物成分。早在北宋熙寧年間,人們就利用砣磯石制硯,距今已有近1000年歷史。宋代唐彥猷《硯錄》記載:“登州海中砣硯石,發墨類歙,文理皆不逮也”。
砣磯硯因為具有石質均勻、軟硬適中、資質嫩潤、研磨如油等特點,因而砣磯硯繼端硯、歙硯、洮硯、長島漁家樂旅游澄泥硯四大名硯后成為中國第五大名硯。清朝以后,因為制作工藝復雜,加上災荒、戰亂等歷史原因,砣磯硯的制作技藝幾近失傳。中日建交以后,一位日本訪華團成員提出要購買砣磯硯,于是“復活”砣磯硯制作工藝,使這種失傳幾百年的藝術珍品重新展現在世人面前,成為當地一件大事。1979年砣磯鎮成立砣磯工藝美術廠,中學畢業的喬旭玲進入砣磯工藝美術廠成為一名硯臺雕刻工,從此與砣磯硯結下了不解之緣。從十六歲第一次拿起刻刀,到現在已年過五十,喬旭玲為了家鄉砣磯硯的“復活”和發展已經默默耕耘了三十多年,她的努力和堅守沒有白費。如今在我縣砣磯硯已經擁有了10余個品種,從業人員從當初的幾個人發展到現在的二十余人,山東長島旅游年產值也達到了200萬元。
目前,省級非遺砣磯硯代表性傳承人喬旭玲的砣磯硯作品正在煙臺民俗文化大院的民間藝術展覽館展示和銷售。民俗大院(萊山區山海路96號天籟花園東)每周二至周五免費向廣大市民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