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淚花
來自渤海深處北隍城島的報道—“兵媽媽”的淚花
“媽媽,又到八一建軍節了,
帶您零距離走近蔡依琳 工作與生活如何大不同
中國報刊廣告推介年會 新浪會員登錄UC聊天
兒子很想你。轉眼我復員二年多了,真想再喝一口您熬的黑魚湯……”,“媽,我打算今年仲秋節去看您,還要帶去兒子剛娶的媳婦……”。長島旅游瞅著寄來的山東沂蒙山紅棗和安徽黃山的茶葉,還有江蘇、遼寧和湖北等地的上百封來信,李來英面前立刻浮出一張張兵娃娃的笑臉,一種不盡的情懷讓她眼里盈出幸福的淚花。
長島縣北隍城島是渤海深處的一座孤島,駐守島上的戰士們都喊山前村黨支部副書記李來英是“兵媽媽”。海島長大的李來英打小就崇敬解放軍,從父輩對戰士的情感中感悟出戰士保衛海島的偉大,幫戰士洗衣服,給戰士縫被褥,年復一年養成了長期擁軍的習慣。1974年,李來英剛當村婦女主任時,就給自己做了個擁軍記錄本,連隊里小李什么脾氣,小鄭愛吃啥,小劉家里收成有多少,她把官兵的事密密麻麻地記得忒細。她說:“來島上當兵的戰士才有十八九歲,在家里還是個孩子,長島漁家樂在外面可就不容易了!咱島上人不心疼誰心疼,俺不光年輕時當戰士們的大姐大姨,將來還要當戰士們的媽媽!”
小島遠離大陸,四周一望全是海,在大風天里遇上急事讓人心焦火燎。95年3月,海上一連刮了8天7級大風。那夜凌晨1點多鐘,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了李來英,駐軍二連王連長滿頭是汗道:“我愛人宮外孕大出血,村里的男人都去外地遠洋捕撈了,實在找不到人……”,李來英立馬跑到大隊部打開擴音器,喊醒了1003號漁船的船長和婦代會成員,趕赴大欽島部隊醫院接軍醫。海面惡浪撲天,讓人看了膽戰心驚,在這般天氣出海要冒生命危險?!盀榱私夥跑姷募胰?,咱們不能含糊!”李來英帶著姐妹們駛船在海上闖蕩了5個多小時,把軍醫接到了北隍城島。但病人需要手術,駐軍衛生所不具備條件,唯一辦法就是把病人送往大欽島醫院。李來英一揮手,帶著姐妹們把病人抬上船,再一次跟風浪進行抗爭。又有2個多小時過去了,李來英與姐妹們周身衣服都被冰冷的海水打透了,忍受著一陣陣劇烈的嘔吐,一直守護在病人身邊。大欽島到了,病人得救了,李來英因過度勞累和緊張,一下子癱倒在地上。王連長抱著李來英號啕大哭:“我們夫妻一輩子不忘您的恩德,您就是我們的親媽媽!”

快60歲的李來英最開心的事就是戰士們在她面前叫聲媽媽。2000年5月,楊副連長的妻子來島后,因水土不服和條件艱苦,引發小產,李來英聞訊把楊副連長的愛人接到家里煮雞蛋,熬小米粥,買各種水果,一個多月的伺候沒斷過。有李媽媽照顧妻子,長島旅游攻略楊副連長沒后憂,帶領戰士們參加團里比武得了第一名。今年6月,當李來英正惦記著小楊夫妻倆的時候,已調往外地任職得楊連長同妻子抱著有3歲的大胖兒子來認親。李來英摟著小孫子親不夠,高興說:“只要你們還記得俺這個小島上的老婆子,俺永遠是你們的兵媽媽!”
李來英身為村里的黨支部副書記,把“兵媽媽”當得更加親熱實在。每年春汛的第一網巴魚,她要送給連隊食堂;每年端午節的第一鍋粽子,她要遞到戰士手里;每年春節除夕夜的第一盆水餃,她要給來家里做客的官兵們留著;每一次戰士比武回來,她要給孩子們分發獎品;每一次戰士鬧情緒,她要跟孩子嘮嗑解思想疙瘩;每一次戰士復員返鄉,她要象送兒子出遠門一般難舍難離……。李來英這樣愛兵如子,因為她認準一個理兒:守島官兵吃苦受累是為了俺老百姓,俺就要掏心窩子把戰士當兒子親!
70年代末的洗衣機和電風扇,80年代的科技書和放像機,90年代的程控電話和微機,就連夏季訓練的手套,冬天睡覺的電褥子,山東長島旅游甚至教戰士學種菜的大棚塑料薄膜,李來英把連隊急需的點點滴滴都做得仔仔細細,帶動漁村鄉親給官兵捐資送物折計20多萬元,北隍城島得戰士誰不曉得“兵媽媽”李來英!
到北隍城島采訪,這里的軍民們都能說出一段李來英“兵媽媽”故事,都知道她給小島帶來了“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山東省‘三八’紅旗手”、“煙臺市擁軍優屬模范”、“煙臺市巾幗十杰”等一連串的榮耀。我們見到李來英之時,正是她離島赴濟南參加2004年“山東省十佳兵媽媽”表彰大會之日。要踏船離島,她請我們多留幾日:“俺得趕快回來,八一建軍節那天肯定有很多當兵的孩子來看俺這個媽媽哩,那親熱勁你們見了也會跟俺們一起熱鬧的!到時候俺敲鼓,大伙一塊扭秧歌樂呵樂呵!”
不知何時,李來英被來送行的戰士們簇擁在船中間。山東長島漁家樂我們發現她眼里又泛出富有激情的淚花,那表情顯得很神圣也特慈祥。呵,小島上的兵媽媽,我們記得您的淚花!我們敬慕您的淚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