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隍城,山東半島最北端的一個島嶼,東臨黃海,西靠渤海。鎖鑰京津的內長山要塞區某炮兵營扼守在此,威名遠揚的“渤海第一哨”矗立在島上最高峰安樂山。
中國邊海防巡禮之山東長島北隍城島
問道“渤海第一哨”,記者先看到的是一份倡議書:各位戰友,重建‘渤海第一哨’是大家的心愿,聽說因條件艱苦地方施工隊都不愿意接手,我倡議大家發揚‘老海島精神’,用自己的雙手……
一營教導員俞立煌介紹,年初,因“渤海第一哨”崗樓年久成危房,營里決定原址重修。聽說要在懸崖峭壁施工,所需大型建筑機械、長島旅游車輛等都無法進入現場時,許多建筑公司婉言拒絕了這項工程。最后,一家公司雖表示同意,前提是所有建筑材料要部隊自己運送上山。
倡議由一連上士班長張力發起,不到3天,所有官兵都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官兵們說,連接島上前后兩個自然村近千米長的軍民合用坑道,當年就是老海島們用手一寸寸挖出來的,眼下這點困難算得了什么。
于是,老鐵山水道又一次見證了重現當年老海島戰天斗地的場面。300多噸水泥、沙石等建材,全憑官兵訓練之余用肩膀和雙手運上山坡,許多戰士身上磨破了幾層皮。
哨所竣工那天,負責技術施工的地方工程人員不由感嘆:長島漁家樂這群兵也太能吃苦了,真怕是沒啥事能難倒他們。
他們哪知道,北隍城的官兵,一個個像扎在島上的顆顆鋼釘。踏上這個小島,責任和使命把他們澆鑄在這里,形成堅不可摧的堡壘。來自四川的上等兵徐利平說,這里離人間仙境蓬萊閣并不遠,兩年了還沒下島去看看,但比起一家三代的守島人好多了。
他說的是剛從軍校畢業,主動申請到北隍城的排長蘭天。蘭天的爺爺參加抗美援朝大小戰役20多次,回國后來到北隍城劈山鑿石修國防工事再立新功。父親蘭東升島上出生島上入伍,訓練執勤樣樣是榜樣。2005年,蘭天高考雖落榜但有出國留學的機會,他主動放棄毅然入伍到島上當兵,兩次榮立三等功,長島漁家樂旅游被保送到南昌陸軍指揮學院。如今蘭天成了新時期傳承“老海島精神”的形象代言人。
徜徉營區,“將軍樹”、“不老松”的一枝一葉皆寫滿了愛島建島的動人故事,“銘史墻”、領航雕塑等新景觀,則激勵著新海島們續寫海上傳奇的新篇章。
站在竣工一新的哨所旁,老鐵山水道的繁忙盡收眼底。遠海,汽笛聲聲,一艘艘國際貨輪徐徐駛向煙波深處。近岸,海鷗翱翔,駐地漁民悠閑地在小舟上撒網垂釣。
這樣的場景,或許就是官兵像鋼釘扎入海島,最終熔鑄成海上堅強堡壘而無怨無悔的真正動因所在。他們的境界,正如營區那棵粗壯無花果樹下,一位老將軍的題詩所言:歷經滄桑多少年,根深葉茂遮滿天。只結碩果不開花,山東長島旅游愿留香甜在人間。
更多長島旅游資訊:去長島旅游網 www.www-999l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