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它小,僅1.83平方公里,猶如“海中彈丸”。說它大,因“全國海島首富村”而聞名……長島縣南隍城村位于渤海海峽、長山列島的北端,200多戶,不足1000人口,經濟年收入2億元,漁民年人均純收入1萬多元。從蓬萊乘船,向北航程4個多小時,南隍城島映入人們的視野——湛藍的港灣,翠綠的山巒,紫紅的漁樓,爽朗的笑聲,長島旅游還有穿梭的機船和鮮靈的海珍……《西游記》、《鏡花緣》等神話和傳說都把這里描繪成超凡脫俗的世外桃源,而今南隍城島展示出一幅海上新漁村錦繡畫卷。南隍城奇美在哪里?村黨支部書記李勝平說話直爽:“因島制宜地科學發展,建設現代生態新漁莊。”
渤海深處看"桃源" 山東長島南隍城村建現代生態漁莊
“生態南隍城”——讓漁村富裕起來
要感悟南隍城島的美,自然要看海,而看海就得先到船上聽漁民嘮“養海吃?!钡泥尽?
五月春汛海鮮肥。搖擼駛舢舨進入養殖海區,眼前的情景讓人爽心悅目,一排排筏纜上的浮漂球隨波微動,水中茂密又墨綠的海菜在一晃一晃地反著光,深吊著的蝦夷貝養殖籠清晰可見。漁民宋永波擺弄起這些“寶貝”來就關不住話匣:“水底層還養著鮑魚和海參呢!搞立體生態養殖確實有賺頭,俺這100畝水域光去年就掙了360多萬元,海區單位面積生產效益比常規增加5倍!”
老宋道出奧妙:這些年,村兩委引導漁戶搞立體生態養殖,在水的上層掛繩養海帶,中層吊籠養蝦夷貝,底層播養鮑魚、長島漁家樂海參和蝦夷貝,適當控制貝藻兼養的密度,逐步探出“上中下水層綜合利用,多品種立體共存”的生產模式。水上層掛養和水底增殖的海帶、裙帶菜、紫菜等10多個品種海藻,減緩了風浪,凈化了水質,消除了富營養化現象,增多了海區浮游生物,降低了筏養海膽和蝦夷貝的死亡率。同時,利用上層海帶釋放出的氧氣,為中層的海膽和蝦夷貝生長提供條件,海膽和蝦夷貝排放的二氧化碳和排泄物可以肥水供藻類生長,繁茂的藻類又為底層的鮑魚、海參和蝦夷貝輸備充足的餌料,海區上中下層存在的物種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食物鏈,在保持生態平衡中提高了復養指數和單位經濟效益。
如此“招式”,給南隍城村帶來的不僅是不盡財源,更有不斷提升的精品化、科技化、產業化和品牌化的生現代態漁業理念。按照縣里營造100萬畝“海底森林”總體部署,新建的五個海珍品增養殖場,投資50余萬元利用石頭、水泥托、汽車輪胎等進行海底環境改造新增水下藻類600畝,投資300萬元購進150萬頭海參苗進行了底播,適當增加了“海底森林”藻類密度和海參存養量。同時,通過規范生態養殖操作技術,長島旅游攻略合理縮短養殖周期,形成鮑魚、海參、海膽、蝦夷貝、海帶和珍魚等生態漁養結構,陸續投資1200多萬元,與國內13家水產院校進行技術合作,引進蝦夷貝、雜交鮑魚和深水網箱養魚等國內外養殖新品種和新技術,建成“全省名優新水產養殖示范基地”等3處養殖科研基地,成為全省第一個“現代化漁村試點單位”,去年漁業收入超億元。
南隍城村還把“生態經”念得“島內花開島外香”。利用本島皺紋盤鮑為世界鮑魚類極品的原產地優勢,建設“中國鮑魚第一島”,建成國家級“種質資源保護區”和“鮑魚良種繁育中心”,被農業部授予健康養殖示范區稱號。同時,借助南隍城取得的無公害產品、產地和山東省水產品著名商標的優勢,在前年8月參加了北京人民大會堂“保質量、保安全、助奧運--山東省十大漁業品牌推介會”,“南隍城牌”海參、鮑魚等產品分外引人注目。近兩年,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和農業頻道專門為南隍城制播了《一品鮑魚》等海珍品生態立體養殖系列專題片,產生“南隍城”品牌效應。
家家住上別墅樓的鄉親心里有桿秤:是村兩委讓漁家人賺來了“生態錢”!
“秀美南隍城”——讓漁村魅力起來
南隍城雖為漁村,但走進了它便感受到這里是一個海島小城。
漁村的風本該是漂流海腥的味道,撲面而來的卻是花香的氣息和漁家的熱情。白天,幽靜的海面倒映著綠樹紅樓,渡輪笛響;夜晚,迷離的燈光撫掠著重巒長灘,人群熙攘;廣場,浪漫的樂曲跳動著年輕人的舞步;庭院,鮮美的海味漂溢著游客們的歡聲;海灘,忙碌的漁民搬運著海參和扇貝;街道,多彩的花叢漫步著老人和孩童……
老漁民宋傳玉扳著手指對筆者說:“過去俺們漁家是人活在塢(木帆船)里,家安在窩(海草房)里……那日子苦??!如今好了,村支部不光給鄉親建了一個安全港,還補貼1億2千萬元給群眾蓋起260多棟別墅樓,建起了衛生院、海水淡化場、市級示范幼兒園、教學樓、敬老院、購物中心,還有縣城南隍城村學生公寓,長島漁家樂旅游每個村民每年能享受2600元的10多項福利待遇,俺老少爺們有福氣呀!”
鄉親們夸贊不已,黨支部成員們只認準了一個簡單的理兒:是黨員,就的真心實意為群眾辦事牟福利。
南隍城島遠離大陸,地域生活條件較差。但村班子對解決群眾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從不怠慢打折扣。兩年來,爭取上級的政策和資金扶持,統一規劃了鄉村道路,主要街道硬化達到100%。投資96萬元,將靈山以西至東菜園1.5公里的水泥道路修復硬化。如今,全村60歲以上男女老人的生活補貼由每月150元分別增加到350元和280元,每年用于村民的養老保險和福利發放達300余萬元,投入資金50100元,參保率為100%。在村中心地帶成立了一處老年人活動中心,購置了彩電、飲水機、麻將、象棋、撲克、報紙、雜志等適合老人的文化設施,為老年人增添了娛樂休閑場所,并新上了一臺彩色B超和一臺X光機,添置治療床位數量,群眾看病不再難。120萬元用于淡化水項目建設,全島軍民實現了24小時供水,孤島告別了吃苦咸水歷史。
生活質量提高了,環境美化層次也要跟上去,讓鄉親過上“城里人生活”。村支部引導黨員和群眾,保護具有海島生態功能的自然景觀、生物種群和人文資源,通過水下“海底森林”和島上綠化美化的海陸兩個大造林建設生態文明島。黨員帶領漁村群眾,今年出動1000多人次,建設漁村“海陸花廊”,水下培育“海底森林”1萬多畝,海域一直保持國家一類海水標準,自然棲息230多種貝藻魚蝦;陸上補植樹木1萬多棵,庭院栽花2萬多株,招引200多種鳥類。同時,進行屋檐接水和攔山蓄水工程,投資30多萬元建設2600立方水體的蓄水平塘,建立規范的生活垃圾場和生產垃圾場。村里號召群眾參與“高素質人住進別墅樓”活動,實施綠化、美化、亮化、硬化“花園式村莊”工程,建起了健身廣場,健身器材總數達25套,并籌資成立了鄉村一體的文化站和漁村文化大院,兌現“村民買書,村委報銷”政策,引導漁民科學消費和文明生活,小島一派“樓靚書香花滿村”景象,成為首批“全國文明村”。
群眾滿意的生活幸福之美和海島環境之美,使南隍城村真正擁有了魅力風貌!
“平安南隍城”——讓漁村和諧起來
從寧夏來南隍城島旅游的楊女士感觸頗多:山東長島旅游“在島上特有安全感,夜晚中的漁村寧靜溫馨,白天里的鄉親豪爽質樸,這里山好海好人更好,我們就像到了自己的家一樣踏實!”
自小從漁村長大的黨支部書記李勝平,深知只有海島平安和諧,鄉親才能安居樂業,游客更能心中坦然。他常同班子成員開“碰頭會”,研究實施相關舉措,以此凝聚漁村發展合力,為營造群眾良好的生產生化環境。
“漁村要平安,支部要當先,要讓群眾把黨員當靠山”。村黨支部從組織建設入手,完善創建標準和考核辦法,加強對漁村“兩委”的監督、指導和服務,健全完善村組織建設長效機制,促進社會主義新漁村建設各項任務落實。黨支部書記帶頭堅持漁村兩委成員一崗雙責,做到黨的工作和分管的經濟工作兩不誤,并嚴格實施“兩公開一監督”和民主集中制,定期召開村“兩委”會議、村民代表會議,商議與公開村里產業結構調整資金投向、重大建設項目安排等事項。同時,進行黨員示范崗和黨員幫帶群眾發展生產等活動,使海上搞生產與陸上搞經營的黨員根據各自工作環境和群眾需要,零距離面對面地“全天候”幫助漁戶解決生產生活急難,兩年里陸續為村民及時辦理海上搶險、購置物資、產品銷售和外來雇工報酬及生活飲用水等大事要事80多件。2008年以來,由于受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市場影響,蝦夷貝價格有所下降,黨支部派專人四下上海,五上大連,了解市場價格行情,聯系新老客戶,全面打開銷售渠道,全村蝦夷貝銷售收入達4000多萬元。
“海島地域特殊,要做到平安和諧,就要根據實際搞創新?!崩顒倨浇榻B說。黨支部把黨員干部教育和群眾性教育相結合,開展“人在島上心不散,船在海上航不迷”主題活動,通過“十星級文明家庭”評選,倡導明理誠信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12”汶川地震災害后,黨員帶頭多次捐款,群眾積極響應,三天內全村捐款達15萬多元,升華了黨員群眾的大局意識和整體觀念。海島軍民有60多年“小島一家人”雙擁傳統,村里常年堅持支援部隊建設,逢至端午、八一、中秋、春節等節日,鄉親都為駐軍送去魚、肉等慰問品,與官兵同臺喊漁家號子扭漁家秧歌,村班子成員看望退伍老兵,贈送紀念品,與子弟兵結下了“同住鋼鐵要塞,共建海上明珠”深厚魚水情誼,駐軍官兵在感受到第二故鄉的溫暖中,全力參與海島“軍警民平安聯防”,共同打擊海上盜竊,維護島內治安,形成“山頂有哨、海里有艇、碼頭有卡、陸上有警”24小時立體動態監控防范網絡。同時,提高人防、物防、技防建設層次,加強對外來務工人員和重點人群的排查和管理,重點進行治安管理、安全生產、業務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訓,杜絕了各類重大盜竊案件和刑事案件的發生,未出現民眾越級上訪。
合上采訪筆記,不禁想起著名散文家楊朔曾在他的名篇《海市》中祝愿海島漁民富庶安樂:“這真實的海市并非別處,她就是長山列島!”如今,人們的美好期盼正在南隍城島變成現實,一個富裕、美麗和和諧的現代生態新漁莊灑脫地浮現在渤海之上。南隍城村先后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創建文明村工作先進單位”、山東長島漁家樂被省授予“文明單位”和“先進基層黨組織”、被省愛衛會授予“省級衛生示范鄉”、被煙臺市委、市政府授予“小康明星村”和“先進基層黨組織”,村兩委班子成員也先后獲得“全國鄉鎮企業家”、“山東省模范”和“山東省新長征突擊手”等各種榮譽。
南隍城村科學發展的新風采,讓人們領略和記住了渤海深處富美和諧的新“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