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顯朝,男,30歲,長島縣邊防大隊隍城邊防派出所副所長,中共黨員,自2004年參加公安邊防工作以來,該同志就扎根在距離長島漁家樂最遠,也是條件最為艱苦的南隍城島,一干就是8年,一個人,一座島,八年孤寂的守島生涯,改變了許顯朝的生命軌跡,但唯一不變的是對這座島和群眾的熱愛與執著。9月18日,中央電視臺《走基層?勞動者之歌》播報了他8年孤守海島的事跡,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上萬名群眾網絡跟帖稱贊,數百封情真意切的稱贊信表揚。10月23日,他再次以特邀嘉賓的身份走進中央電視臺參加挑戰主持人大賽,面對主持人張琳的提問,許顯朝的話語憨厚樸實,但卻飽含著對這片土地的濃烈情感。該同志長年扎根海島基層,心系群眾,踏實工作,恪盡職守,甘于寂寞,樂于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先后被山東省公安邊防總隊授予“優秀共產黨員”,記個人三等功一次,被煙臺市公安局授予“全市優秀公安基層民警”、“全市公安機關信訪工作先進個人”,多次受到支隊嘉獎,為南隍城鄉的陸上、海上治安穩定及社會繁榮付出了極大的心血,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得到了駐地黨委、政府和轄區群眾的高度肯定和一致好評。
深海孤島愛民情——記山東長島南隍城警務室民警許顯朝
“群眾的問題能解決就好,我一個人累點不算啥”
南隍城島距離大陸33海里,乘船從蓬萊港到這里需要7個多小時,由于地域有限、交通不便,島上未設有其他政府機構,許顯朝的警務室就成了群眾唯一能夠反映問題的地方。“在這里,我不但代表著咱邊防的形象,更代表著政府的形象?!泵鎸θ罕姷膩碓L,長島旅游許顯朝從不推諉。漁民出海時間一般較早,為了方便群眾反映問題,他每天不到5點就會來到碼頭,現場記下群眾的需求和意見,利用白天漁民出海的時間及時幫助協調解決。每天傍晚漁民歸航后,他總要再到各個碼頭巡查一圈,依次檢查船舶固定情況,防止被風吹走。如果夜里有警情,奔波了一天的許顯朝則要立即出警,每到生產旺季,他常常每天只能睡3、4個小時。常年的海上生活和過度勞累,讓他早早便患上了風濕性關節炎,經常疼痛,但他每天天不亮仍然堅持來到碼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6月26日,臺風“米雷”襲擊長島,許顯朝提前兩天便守在碼頭,一遍一遍巡查,幫助船舶加固纜繩。凌晨1點左右,停靠在碼頭的70余艘船舶受大風影響,相互擠壓,部分小型船舶隨時可能沉沒。許顯朝立即將情況通報給各家漁民,并帶頭跳到搖擺不定的船中,冒雨幫助拖拽網具、轉移船舶。經過5個小時的連續奮戰,最終所有船舶無一受損,但他卻因為腿部受寒,兩天沒能下床。
“只要真心對群眾好,一個人也能管好一座島”
南隍城島有常住人口314戶929人,每年進島務工人員大約有1500人,由于環境閉塞,群眾文化水平不高,本地居民和外來務工人員時常發生糾紛,各類案件也層出不窮。面對紛雜的大小事務,許顯朝并沒有畏難發愁,山東長島旅游他始終認為只要自己掏心窩子對群眾好,為群眾做好事,用真心換民心,一個人管理一座島就不難。2009年,南隍城村村民唐某由于對村內住房福利不滿多次到省信訪局上訪,由于其女兒智力障礙,妻子肖某因間歇性精神病無法出海作業,家庭生活極度困難。為緩解唐某心中積怨,許顯朝多次帶著大米、花生油到其家中走訪,還專門從島外請來施工隊,幫助修補了漏雨的房屋,用誠心與唐某交上了朋友。隨后,他又爭取村委支持,幫助其借款在碼頭開了一家電焊鋪,為其妻子安排了看山護林的工作,使其徹底打消了上訪念頭,主動擔任了警務室的碼頭信息員。村內李某的兒子因盜竊被判刑10年,釋放后因找不到工作,又準備重操舊業,李少玉無奈之下向許顯朝尋求幫助,得知情況后,許顯朝隔三岔五便到家里做工作,耐心說服教育,并幫助其兒子在一家養殖場聯系到工作,一個月工資2000多元,使他穩定了心態。李某出于感激,與村內15名老人自發組建了護島隊,幫助許顯朝開展治安巡防。在許顯朝的真心付出下,群眾自覺參與治安管理的積極性明顯增強,集資30萬元建成了覆蓋全島和周邊海域的海島監控中心,長島旅游攻略5名年輕小伙主動擔任起警務室的兼職保安員,海島案件糾紛數量連續5年持續下降。
“閑著容易想家,還不如多干點,讓老百姓多點方便?!?/strong>
駐島八年,許顯朝出島回家的時間屈指可數,每年除了開會、考試等特殊情況外,他幾乎沒有離開過海島半步。今年已經2歲的孩子,見他的次數加起來不過五次。由于長時間不回家,孩子不認得他,只會對著電話喊爸爸,孩子一直認為自己的爸爸住在電話里。為減輕自己想家的痛苦,許顯朝努力地讓自己忙起來,對島上群眾的詢問和需求,他總是不厭其煩、事無巨細地積極提供幫助,直到群眾滿意。去年5月,村民史某、葛某在蓬萊讀書的兒子因參加高考急需二代證,但由于時間緊張無法回島辦理,許顯朝得知情況,利用出島培訓的間隙,專門乘車去學校采集信息,卻沒顧上回家看妻兒一眼。駐島部隊某部助理工程師王某的妻子隨軍兩年,一直無法在駐地落戶,難以享受隨軍補貼,許顯朝得知情況后,主動上門搜集證明材料,多次與縣局戶政科協調,最終幫助辦理了手續,王某夫婦拿著戶口本高興地要請他吃飯,被他婉言謝絕。南隍城供電所經常被山上流下的雨水沖擊,每逢陰天,許顯朝總會扛著鐵鍬上山疏通排水渠。去年9月,他及時發現并帶領群眾排除1處山體滑坡隱患,保全了上百萬元的供電設備,長島縣電業局領導專門坐船來到南隍城警務室向他贈送了錦旗。八年來,許顯朝把自己想家的時間,全部用在了為群眾排憂解難上,長島漁家樂旅游他用過的29本走訪日記上滿滿當當地記載著海島群眾的各類需求,累計為群眾解決各類疑難問題1000余件,2011年3月煙臺市舉辦“我身邊的愛民警察”評選活動,許顯朝憑借群眾的高度支持,成為長島縣唯一一名參選民警。
“我一個人過的再好,群眾過不好,我活的也不踏實”
由于氣候潮濕,土質較差,缺少淡水,南隍城島總耕地不到6畝,種植農作物十分困難,副食品和蔬菜都要從島外運,價格比內地高一倍多。在秋冬兩季,經常會因天氣原因停航,警務室連續數月得不到供給,只能清水煮面條、醬油炒米飯、饅頭就咸菜,許顯朝因此常年口腔潰瘍。面對艱苦的生活條件,許顯朝心里首先想到的不是改善自己的生活,而是如何讓島上群眾過上好日子。初入海島時,由于江鰩貝價格較高,引發漁民大量捕撈,但廢棄的貝殼對環境污染很大,許顯朝從一大連客商口中得知此類貝殼是絕好的海珍品飼料,入海則為海參、鮑魚提供棲息場所,遂通山東長島漁家樂許顯朝擔任了村支部副書記,從那以后,他對群眾的日常生產生活更加關注,每次探親回來,他總會扛回一大箱科技生產書籍,島上成立了“漁家書屋”,大部分資料都是他從島外帶來的。為避免單一產業鏈增大經濟風險,他主動幫助村里在淘寶網上開設了海珍品直銷店,并積極建議開辦了深海“漁家樂”、組建了釣魚協會和潛水協會,目前,全島已經建起了21家海珍品養殖單位,各類活動、住宿場所10家,2010年全島總收入突破億元。村里經濟條件越來越好,但許顯朝卻從沒用過村里一分錢,村委派來的廚師、養殖場送來的海參都被他謝絕,每逢因風停航,他總會把警務室儲存的蔬菜分給村里老人,自己卻啃著饅頭就著從家里捎來的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