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秋季,是候鳥從北方到南方過冬的季節,也被稱為候鳥遷徙。這個時候在一些遷徙地,會有大量的候鳥在空中飛翔,非常壯觀。這樣的美景不僅吸引了很多攝影愛好者,山東長島同時也讓一些不法分子看到了發財的捷徑。
候鳥又飛到長島,是他們30年守候候鳥遷徙線
候鳥遷徙 遇上“攔路虎”
這些本來應該自由飛翔的候鳥,有的被人端上了餐桌,有的被人用籠子圈養。長島旅游我國三條主要的候鳥遷徙路線中,其中一條就經過煙臺長島縣。為了保證候鳥的安全,每年的遷徙季,都有一群人在為候鳥保駕護航。
煙臺市長島縣森林公安局刑事治安科副科長張恩健說:“我們每天早上五六點鐘,全縣分了好幾個中隊,我們這個中隊就分管這一片,這一片主要就是有兩個經常下網的地方,因為這個地方是個制高點,然后我們就在這先看看有沒有網?!?
張警官告訴記者,捕鳥人會在樹林間拉起一張大網,把過往的鳥兒攔下并且纏住。他們每天的任務,就是在山上進行巡邏,拆除這些攔路虎。
攔路“巨網” 連蟲子都飛不過去
在山上巡邏了大約2個多小時后,民警在一處非常隱蔽的地方發現了一張拉起的大網。
煙臺市長島縣森林公安局協管員朱年成說:“這種網一般都在林子中間放,長島漁家樂這種網眼非常細,這種一般蟲子上去都出不來,鳥更出不來了?!?
值得慶幸的是,這張網放置的時間并不長,還沒有鳥兒被困。這種隱蔽的網具,如果發現不及時,就會成為候鳥殺手。
朱年成告訴記者:“我們如果發現網上有鳥的話,我們第一時間看看鳥是死是活,如果是活的話,我們會第一時間進行救助和放生?!?
民警對這些非法的網具進行了拆除,并且帶回隊中進行焚燒處理。
這些布置的網具都非常隱蔽,尋找起來特別費勁。而捕鳥人也很警惕,行蹤不好掌握。咱們常說,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為了打擊非法捕鳥的行為,也得從銷售這頭嚴查。今年遷徙季,當地的森林公安就通過一個冰柜,破獲了一起非法捕鳥的刑事案件。
“冰柜藏鳥” 牽出偷捕“黑手”
民警通過走訪巡邏,發現范某有捕鳥、訓鳥的嫌疑。經過多方查證,在范某家中發現活體鳥3只,在冰柜里發現冰凍鳥類死體6只,長島旅游攻略其中5只是雀鷹,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只是紅腳鸮,同樣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隨后,在范某的指認下,民警上山收繳了范某的作案工具。
我國刑法對非法捕獵、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行為,有著嚴格的處罰標準,犯罪嫌疑人范某也已經被采取強制措施,等待進一步的處理。為了清網護鳥、打擊非法捕獵,民警們每天都要在山中進行摸排和檢查。
煙臺市長島縣森林公安局民警范先濤介紹:“這些下網的,一般早上早,都是兩三點鐘,我們一般都是四點以前,我們都要上山,四五點鐘,正好是鳥類遷徙時期,我們都要堵住他們?!?
守護候鳥者 一干就是三十年
今年已經54歲的范先濤,在這個工作崗位上已經干了30多年,長島漁家樂旅游和非法捕鳥人員斗智斗勇對于他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巡邏間隙,范先濤給記者講起了他和鳥兒的故事。
范先濤介紹:“10年以前吧,在長島這個山上,看見一個蒼鷹,讓網把腿纏住了,拿剪子,把那個線都剪斷,一放飛,不愿意走,在天空還盤旋好幾圈,好像是感謝咱的意思?!?
范先濤告訴記者,雖然還有幾年他就要退休了,但他會一直把候鳥保護的工作繼續下去。他說現在提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他們的工作就是保護長島的環境,讓子孫后代們也能看見鳥類遷徙,還一個自然美好的環境。
除了清網護鳥、打擊非法捕獵,還有很多人在用自己的方式為鳥類保駕護航。愛護鳥類,還應該從了解鳥類、熟悉鳥類開始。接下來要說的這位,同樣是候鳥的守護者,不過他的方式不太一樣。
環志:給候鳥帶上“身份證”
范強軍是長島縣候鳥保護環志中心站的工作人員,從事候鳥保護已經有30多年了。每年的這個季節,他都要對途徑長島的候鳥進行環志,這也是他一年中最忙的時候。
范強軍說:“環志就是用國際通用的一種金屬環,你看我手里拿著的這只鳥,根據它的腿的粗細,佩戴它合適的環,佩戴在小腿部位,下一步干什么呢,下一步開始記錄?!?
每一個金屬環上都有一個唯一的編號,把金屬環佩戴好以后,將金屬環的型號、編號以及候鳥的種類、雌雄、年齡進行登記,然后把信息匯總到全國鳥類環志中心。
范強軍介紹:“他們把我們每一只鳥的信息,進行電腦輸入、存檔 。這個鳥就和人上戶口是一樣的,它就有身份了?!?
佩戴金屬環的候鳥可能會在全球各地被其他環志站發現。一旦回收,專家們就可以通過這些數據,判斷候鳥的遷徙路徑、飛行距離、飛行高度、壽命以及適宜生存的環境。
范強軍告訴記者:“今年我們環志,利用36天的時間,環志各種鳥類達到4000多只。所以說,我們通過環志可以看出來,現在我們長島的生態環境確實好了?!?
捕鳥者到護鳥者的轉變
記錄并見證著,范強軍的這項工作,對保護候鳥有很大的作用。但在30年以前,他卻和候鳥保護扯不上半點關系。
范強軍告訴記者:“這個地方可以說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鳥也是老百姓餐桌上的一樣美食。小的時間,和大人趕個熱鬧,山東長島旅游大人上山去捕個鳥啊,小孩在后面跟著?!?
上山捕鳥不僅可以改善家里的飲食,還可以將補到的鳥換成錢來貼補家用。
范強軍說從1982年,長島被山東省命名為省級自然保護區,就是要求長島,整個一個縣,禁止捕鳥。1988年,長島被提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保護法》也在同一年制定。范強軍也是在這個時候,完成了從捕鳥者到愛鳥者的轉變。
范強軍說:“應該說我一生,從害鳥,說句不好聽的,捕鳥,到愛鳥,到護鳥,到一個鳥類科研人員。這個過程,我是延續下來了,我總覺得,愛鳥,護鳥,搞好鳥類保護和宣傳,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我還要傳幫帶,要把我所了解的,把我所掌握的,鳥類的知識,要繼續的傳下去?!?
讓我們向每一個投身于候鳥保護、環境保護的工作人員致敬,正是有著他們每天辛苦的付出,我們才能看見更多的鳥兒在天空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