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欽島死魚增多 律師建議留證據準備持久戰
發表于 2017-11-10 16:19
來源:中國廣播網 發布者:中國廣播網
評論:0
瀏覽:1483
分享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渤海溢油事件發生后,作為山東煙臺長島北部最大的生態漁業養殖島大欽島,最近陸續出現魚類莫名死亡,養殖戶質疑與中海油漏油有關。記者調查發現,島上確實存在部分魚類死亡情況,但對魚類死亡原因,各方眾說紛紜。專家表示,即使是因為溢油造成的魚類死亡,漁民索賠也不會一帆風順。
山東大欽島死魚增多 律師建議留證據準備持久戰
今年相對比較嚴重的死魚
位于煙臺長島北部的大欽島,距離蓬萊19-3油田40海里左右。7月8日上午,大欽島鄉小浩村養殖戶老高正要把曬好的魚網拉回家。說起自家魚的死亡,他認為都是溢油害的。老高是去年才開始用網箱進行生態養魚的,一共兩個網箱,放了六七萬尾黑魚、黃魚。按照計劃,明年就可以賣魚了,一斤黑魚能賣28元左右,一斤黃魚能賣到40元左右。現在,長到五六兩的魚突然大量死亡,老高的心情可想而知。為了減少損失,老高正準備換網。老高懷疑,網上可能沾上了油,導致自家魚死亡:“明天就打算換網,感覺網上老是浮著一層油。原來的時候半年才換一次網,這次換網還不到三月。就是把網箱上的魚網換下來,放在太陽底下曬曬,用皮帶把上面的臟東西敲打敲打弄下來?!?/span>
大欽島鄉政府一位工作人員認為,每年這個時候,都會有魚類死亡的情況,屬于正常現象。而小浩村的漁民老肖說,每年這個時候都會有魚死亡,但今年情況相對比較嚴重。前兩天雇人去網箱撈死魚時,長島漁家樂一下子就撈出了兩三百條。近段時間以來,這種情況每隔幾天就會上演:“以前也死,每年這個時候都能撈出來死魚,但一次最多也就幾十條。今年死得特別厲害,得有往年的十來倍,肯定是感覺有點不正常?!?/span>
由于魚類死亡時間與臺風“米雷”的登陸時間相近,很多人又把魚類死亡的原因懷疑到了“米雷”身上:“黑魚的魚鰭都非常硬,很容易相互扎傷,現在一個網箱理能放三四萬條魚苗進去,放得太多。刮臺風的時候,就會造成死魚?!?/span>
一旦自己養的海產品因油污死亡 找誰賠償
和養殖戶遭遇到的困惑一樣,對于魚類莫名死亡,大欽島鄉政府也有些疑惑,據了解,目前已有漁業專家來此采集死魚樣本進行檢驗。雖然渤海溢油事件塵埃未定,山東長島、大欽島死魚猛增尚未找到根源。但是漁民們最想知道的是,一旦自己養的海產品因油污死亡,找誰賠償,能不能拿到賠償費?
評估 申報 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專門受理海事問題的上海凱正律師事務所律師羅本建提醒漁民,即使是因為溢油原因造成的養殖損失,索賠起來也并非一帆風順。當務之急是要注意保存證據,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你確定他漏油了,基本上可以推定在附近的養殖戶肯定會遭受損失,前提只要確定有這么一個漏油事故。后期還是他的損失的一個證明問題,長島旅游攻略比如說需要一個評估,和他自己的一個申報,漁業管理機關做個評估,這個是比較有可信度?!?/span>
即便保存了足夠的證據 依舊面臨著很多困難
羅本建說,即便保存了足夠的證據,長島漁家樂旅游依舊面臨著很多困難,如何定損就是最大的難題:“難就是說你的養殖量不是說他的第三方可以知道的,一般是養殖戶自己知道有多少魚,可以讓別人相信你這個是真的,這個問題有一定困難。”
據了解,這是中國海事案件目前普遍的狀況。曾經發生在2002年末天津港附近的“塔斯曼海”號油輪泄漏污染案件,法院經過六次開庭審判,在案發兩年后才作出判決,漫長的審判拖得當事人身心疲憊,受害者也僅拿到了相當于索賠額10%的賠償款。去年,大連發生油污事件,給當地造成嚴重的損失,但至今社會各界無法獲知中石油對直接利益群體的賠償和對當地生態環境的補償。對于這次溢油事件,羅本建斷言,現在影響還未全面顯現。尤其是海底溢油,與海面溢油更不同,取證更困難:山東長島旅游“這么短的時間內,他的影響會不會全面顯現出來了呢?”,“肯定不會的,這個打撈工作是不是很成功?對水體的污染是不是會持續,現在通過公開渠道都無法了解到的,但是一般的情況損害時不可能立刻就結束了,海底漏油這個取證一個就是公開的報道,這個也是可以作為證據的,你漁民自己取證,拍照、錄像都是可以的。”
?
国产麻豆videoxxxx实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