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游世界。
愿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愿你在塵世中獲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海子
海子的這首小詩,塑在長島縣的一個雕塑下面,是對于長島人民生活描述的絕佳。這座小島四面環海,世代漁民在此生根發芽,坐海吃海,生活閑適。
而我們與長島的故事,還要用三天說起……
Day 1
Route:沿海岸線漫步八仙過海景點——蓬萊閣——吃蓬萊小面
火車轉客車,好不容易到了這座位居山東半島北部的城市——蓬萊市。長島縣屬于蓬萊市,以相距50分鐘的船程與之隔海相望。
去的那天恰巧趕上臺風,風浪過大,去往長島的船都停了航。我們臨時住了蓬萊的漁家,打算第二天再坐船登島。
漁家離得蓬萊閣等景點很近,順著海岸線走,海浪滾滾便是一個下午。大風天下海浪格外的洶涌,裹起來巨大的浪花仿佛隨時能將人吞沒。
每一座城市的海都不盡相同,煙臺位居北部,海水從北而來,溫度低,更是偉岸。
天色漸漸微醺,眾多的海鮮大排檔也開始了營業。這座小城的樓層不高,看樣子最高也不超過四層。
云低得很,好像伸伸手就能抓住。我們喝奶茶閑逛,海風并不溫柔,卻著實讓人眷戀。
被抓拍大笑到沒了眼,哈哈哈哈哈哈~
洗個澡…入睡了zzzz
Day 2
Route:乘船上島——入住昊客漁家——九丈崖——月牙灣
順著清晨的微光撫摸到被角,遠遠地船鳴聲就呼嘯入耳。我們聽到船聲開心到不行,終于可以去長島啦。
乘船上島這樣傳統的交通方式帶著它特有的神秘色彩,吸引著許許多慕名而來的游客。船艙很大,座位排的滿滿。
隨著風的涌動,船便開了起來。巨大的浪花跟隨著船尾,遠眺盡是海天一線。
不知疲憊的海鳥跟隨著船,也許是某幾只貪心的海鳥愛上游客手中的食物,而其他海鳥不愿分開,于是一起向前。
一艘巨大的船,周邊伴著成群結隊的長島漁家樂海鳥。船涌動泛起浪花,海鳥振翅仿若濺起的浪花。如此一看,甚是壯觀。
下了長島碼頭,好客的漁家人來接了我們。
長島昊客漁家樂
昊客漁家,正如名字一般好客。剛剛坐下,一頓地道的海鮮盛宴便乘上了桌。
煙臺的低溫海水成就了更為上乘的海鮮,他們個個肥美,肉質鮮嫩。漁家人精湛的捕撈技術常常讓他們滿載而歸,靠海吃海是上天給予他們的禮物。
漁家人制作海鮮并不會加入過多的佐料,單純的蒸、煮足以體現海鮮真正的鮮美多汁。趁熱輕輕一吮,再把上好的海鮮肉沾上調制好的佐料,咀嚼幾下,滿嘴都是濃郁的鮮香,卻一點兒也不腥。
說到來長島的原因,也是一個美好的意外。通過朋友介紹買了長島曉菲家自己曬制的海鮮產品,作為一名吃貨肚子被喂得很是“膨脹”。
恰好看到了曉菲姐發的長島照片,便按耐不住那顆渴望來這里的心。祖祖輩輩的捕撈文化,將這家漁家樂打磨得溫馨又樸實。
夏日的時光在這樣慢吞吞的小島上格外悠長,買票之后,我們前往了九丈崖與月牙灣。
九丈崖巍峨秀麗,登頂遠眺,寬闊的海面一覽無余,竟讓人生出“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的豪邁。
長島的海邊沒有細沙,全是鵝軟石與礁石。坐在礁石上發呆,就可以坐上一個下午。散漫與慵懶是這片島特有的氣質。
穿過涼爽的珍珠隧道,我們離開九丈崖去月牙灣。3公里的距離,我們倆最終決定圍著海岸線走過去。我們在海邊放歌、大笑,海風一次又一次吹飛了帽子,卻滿是快樂。
到達月牙灣天色漸漸微醺,月牙般的海岸線綿延,月亮就慢慢爬上了山頭……
天色沉的黑暮暮,依舊是行走回漁家,腳差點要沒了知覺。道路兩邊有些大排檔已經開始營業,人間氣味很是芬芳。
我突然想到了梁靜茹唱的《寧夏》,大概便是歌里的滋味。
“知了也睡了,安靜的睡了。”
Day 3
Route:逛村莊——乘公車——返程
第二天爬了大早,雖然依舊沒有看到日出……但也算是在清晨中拜訪了這座慵懶閑適的小村子。
村子外墻的紅磚惹人喜歡,跟海天相接的藍色融為一體,清新文藝。
各種花朵爭相開放,瓜果蔬菜盤旋在院子里,儼然一副歸園田居的滋味。
長島的公交車很少有人乘坐,它連接起南長島縣與北長島縣。我們坐上3路車,公交師傅特別可愛。開車前幽默地說:“準備好了哦,要起飛了!”
長島的居民大多生活慵懶與散漫,簡單的來說就是“佛系”。仿佛他們也與這座小島一般,與世無爭。
人們常說,這輩子要追求不平凡的人生。
實則,耐得住寂寞的人最不平凡。
返程的船比來時大很多,載人也載車。
因為天氣放晴,海鳥更多了,海水更是波光粼粼。
不相識的乘客也可能談論起來,我突然覺得這樣很羅曼蒂克。
我們也許不知對方從何而來,也不知道對方將要去哪。我們珍惜的只是面前交談的短短時間,并可能銘記一輩子。
長島,長情之島
這樣的慢滋味讓我心生歡喜
遇一人白首
擇一島終老
更多長島旅游資訊,請訪問 》》 長島漁家樂點評網 http://www.yjldp.com/